第18章 又摔伤啦
许磊吃过早餐,回到办公室坐下,他的右眼睛跳个不停。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他心头涌上不祥的感觉。果然老父亲来电话了,他大着嗓门说:“小磊,你娘又摔倒啦,把手摔坏啦。”
“她不是在家休养吗?怎么又摔了手?”许磊不解地问。
许大爷委屈地说:“她嘛,不是嫌我家务干得不干净吗?非要亲自动手,不小心摔倒了,你说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送医院呗,许磊说:“爹,您别慌,我回家送娘去医院。”
许磊对小王说:“我老娘摔伤了,我得送她去医院治疗,如处长问起,你替我说一下。”近期家里事多,他都不好意思跟处长请假了。
“好,您快去吧。”小王说,看着许磊急急出了门,他摇摇头说:“许老师这段时间撞上什么霉运?家人老是摔伤。”
驱车回到家里,已经是午后了,许大爷早早站在门口等他,许磊问:“爹,娘呢?”
许大爷指着房内说:“喏,躺在床上。”
许磊快步来到床边问:“娘,怎么样?”
许大妈指着右手腕说:“这里痛。”
“好,我们去医院。”许磊边扶边说。
“我不去医院。”许大妈一口回绝。
“摔伤了不去看医生,这怎么行哩?听话,我们早点出发。”
“我坚决不住院。”许大妈说,看来上次的住院经历给她造成了心里阴影。
“好吧,不住院,我们去镇上卫生院看看,如果不严重,就回家来。”
听儿子说不住院,许大妈答应上医院。她问:“唉!小磊,你还没吃午饭吧。”
“娘,我不饿,我们先上医院。”
新建的镇卫生院位于镇东头。许磊还是第一次上新的卫生院,,宽敞明亮,比起老卫生院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硬件设施不比城里的卫生院差,但不知道医生的医术如何?医生的医术不是全靠器械吗?新的医院,医疗器械也应该换上新的,这一点在新医院的简介上得到证实,说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全是新产品,但关键是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能保证也得看,挂号、检查、化验、取化验结果,这程序跟城里的医院一模一样,唯一的好处上医院的人不多,用不着排队、等候。结果很快出来了,手腕中度骨折,医生看着片子说:“不是很严重,要么住院治疗……”
还没等医生说完,许大妈坚决地说:“我不住院。”
医生看了她一眼,改口说:“那好,给你上石膏固定伤口,痛的时候吃止痛片,不过,三个月内不得动手干活,三个月后过来复查。”
“好,好。”许大妈满口答应,只要不住院就行。从卫生院回到家天色将晚,许磊想起接妻子的事,他立即给妻子打电话。
电话通了,叶茵不耐烦地问:“我都放学了,你在哪里呢?”
“我在老家。”
“你在老家干什么?”
“我娘摔伤啦。”
“啊。”叶茵惊呼,她接着问:“伤势如何?”
“还好……”许磊将治疗情况说了一遍,他接着说:“我回家恐怕很迟了,你怎么办?”
“你别急,我慢慢走回家,然后在外面吃晚饭。”
“好吧,你小心点。”许磊吩咐她。
许磊张罗好爹娘的晚饭,饭桌上许大爷说:“小磊,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爹,您说吧。”
“唉!”许大爷叹了一口气说:“你娘今年86岁了,我也90岁,我们也想再凑合几年,给你们兄弟减轻负担,可我们老了,不中用啦,你看你娘又受伤了,需要你们照顾喽。”
听爹这么一说,许磊仔细看了看爹娘,爹瘦了,满脸都是皱纹,耳朵也背了,不大声当面跟他说话他完全听不见。娘的背又弯了许多,满头白发,由于伤痛折磨,满脸憔悴。他们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六个子女,都这把年纪了,早应该享受清福啦。可子女天各一方都不在身边,许磊心里涌上一阵心酸,他哽咽地说:“爹,您说得对,我们好好商量商量。”
明天还得上班,容不得许磊在老家过晚,他收拾完毕碗筷,对爹娘说:“爹,娘,明天还要上班,我得回去,您们放心,我立即同大哥、二哥商量,找出您们养老的方法。”
“好,你快走啦,天黑了,路上小心。”许大妈吩咐他。
推开房门,房间里一片漆黑,难道妻子还在外面?许磊喊道:“媳妇,你在家吗?”
“我在床上躺着哪。”
许磊闻声走进寝室,站在床边问:“怎么?不舒服?”
“没事,休息一会儿。”
“晚上你吃什么?”
“在外面吃的麦虾面,你呢?”叶茵问。
“在老家吃了。”
“你娘好些吗?”
许磊叹息说:“年纪大了,好不啦,只能扛着呗。”
“是呀,年纪大了,最怕的是摔着,摔一次,精力损一次。”
“我爹提出要我们照顾他们,他们都这般年纪了,是到了该子女们照顾他们的时候啦。”
“你大哥七十岁了吧,还在外面打工,你二哥虽然退休了,不是被学校反聘吗?你又没有退休,如何照顾他们呢?”
许磊沉默了,妻子说的话一点也没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哪,坐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说:“你休息,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曾几何时,村里的年轻人都希望成为城市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这个愿望实现了。以前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后来因生源减少渐渐合并到乡政府所在地,再后来乡里也没了小学,直接并到镇上。总不能让年幼的孩子每天起早贪黑,奔走几十里路到镇上上学吧,最苦也不能苦孩子,家长们纷纷陪着孩子们到镇上租房子,边打工边陪读,家里条件好点的干脆到城里买房落户,成了城里人,城里的教育资源比镇上好得多。渐渐地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跑到城里去了。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老辈人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但这句口头禅被时代发展击得支离破碎,留在村里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老人,农村人口老年化现象日益加剧。老人们的养老问题突出,成了社会问题。
大哥为人忠厚老实,说话直来直去,所以干了一辈子装饰的活儿,依然是一个打工者,与他同时干活的师兄弟都成了装潢公司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有时说起来,他责怪爹娘没有给他读书,由于他没有文化,所以他只能打工。爹娘叫屈道:“那时老师跑了,学校解散啦,我们让你去上学,你不总是背着书包回来说:‘老师不见啦。’怨不得我们哪!”也许是小时候的事儿大哥记不得了,他听不进爹娘的解释,心里总怨爹娘只培养了弟弟们,害得他没有出息,至今一直打工。二哥是一名教师,二嫂没有工作,按理说二哥在家里应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出乎意料的是二哥在家里的地位最差,说出的话没有人当回事儿。大哥二哥家里都是大嫂二嫂做主,看来照顾爹娘的事只好由他挑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