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缔造了高武纪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林希棠的目光在那些稿纸上一行行扫过。

虽然是解题的草稿,但每一步推导都工整有序,字迹清晰,重要的步骤都做了特别标注,体现出解题者严谨的思维习惯。

他的手指轻轻点过每一个关键步骤,眼神渐渐明亮起来,演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种独特的秩序,像是在讲述一个层层递进的故事。

“第八步……”林希棠目光在纸面上停留片刻,又继续往下看。

方程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像普通的数学题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

它是一种“开放式方程”,不仅考察解题者的数学功底,更是对思维深度的检验。能解到哪一步,完全取决于解题者的知识储备、逻辑能力以及对整个数学体系的掌控程度。

每前进一步,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就会扩展一分,每一个新引入的概念都需要解题者将不同分支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林希棠的指尖在纸面上轻轻划动,跟着王烛的思路一点点推演,眼神变得越来越复杂,他教过很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不乏院士级别的人物。但这些学生在面对这个方程时,最多只能解到第十二步,即便是最出色的学生,也只勉强触及第十三步的门槛。

可是王烛……

林希棠的手指停在稿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二十二步……”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深深的震撼。

更令人惊叹的是完成这些步骤所用的时间。

林希棠的学生们解题时都是不限时的,可以慢慢思考,反复推敲,甚至有些人会在某一步上停留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而王烛,却用不到三个小时,就解出了比绝大多数人更深的步骤。

林希棠压下内心的震撼,继续审视那些推导过程,每一步都显得自然流畅,像是水到渠成,没有一丝多余的痕迹。

那些艰深的推导不像是经过冥思苦想得出的结果,更像是解题者顺着某种隐藏的逻辑,一步步将答案从深渊中抽丝剥茧般地“钓”了出来。

林希棠自己穷尽毕生心血,也不过解到第二十八步,比王烛多出的这六步,凝聚着他几十年的钻研与思考。

此时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演算过程,林希棠意识到,如果给王烛更多时间,完全可以超越自己的极限。

但这还不是让林希棠最震撼的。

更惊艳的是推导方式。

步骤不仅仅正确,更是带有一种独特的活力与创造力。

每个公式的引入,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精准,像是提前预见了下一步的需求。大部分学者在解这个方程时,经常会用各种复杂的技巧绕路,而王烛的解法,却始终直指核心,没有丝毫冗余。

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位画家在白纸上作画,每一笔看似随意,却都在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真是……强得离谱啊!

难怪时院士众人如此推崇他。

林希棠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步骤,缓缓直起腰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接着摘下老花镜,轻轻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

“真厉害。”林希棠转身看向王烛,带着由衷的赞叹。

简单的三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分量可想而知。

王烛放下手中的茶杯,笑了笑:

“林院士过奖了。我只是在您搭建的框架里遨游而已。创造这样一个体系,把数学的各个分支都串联起来,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的逻辑性,才真正厉害……”

林希棠看着王烛,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

“从这个方程里,你还看出了什么?”

王烛稍稍沉吟:

“既然解了二十二步,就从这些步骤里谈谈吧。”

“好。”林希棠坐得端正了些。

王烛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

“这二十二步里,我看到了至少四十三个创新突破点。”

林希棠眼神微微一亮,静待下文。

“第七步到第九步的推导过程,如果把其中的矩阵变换应用到流体力学,可以找到一种全新的气流控制方式。对飞行器的设计会有很大提升。”

“第十二步的张量分析,如果延伸到宇宙学领域,能够重新定义星体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太空探测器的轨道规划就能更加精确。”

“第十五步里的概率模型,用在微观世界,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原子核内部的粒子运动。能让现在的新能源技术更上一个层次。”

“到了第十八步,那个递归方程如果应用到神经算法领域,能让计算机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

说到这里,王烛停顿了一下:

“这些突破点之间还有内在联系。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每个节点都能相互支持、相互印证。”

林希棠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桌面。

“如果能把这些理论都付诸实践,”王烛继续说道:

“人类的科技水平将会出现质的飞跃。这不是某一个领域的进步,而是整个科技体系的升级。”

屋里一时安静下来。

林希棠看着王烛,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书房里沉默了片刻,只有窗外的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王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最后开口问道:

“林院士,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你说。”林希棠温和地看着他。

“这个方程……”王烛指了指书桌上的稿纸:

“为什么不发表在国际数学期刊上呢?这里每一个步骤的突破,都足以在数学界引起轰动。”

林希棠笑了笑,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他的银发上。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林希棠转过身,目光落在王烛身上:

“我不喜欢把这些成果拿到国际上去发表。那些傲慢的洋人,没资格掌握这样的力量,他们总是标榜开放,实则比谁都狭隘。”

林希棠缓步走到书桌前,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写满演算的纸张:

“我十分厌恶那群洋人高高在上的嘴脸,在最尖端的科技领域,我们从最初的技术封锁,到现在的并驾齐驱,靠的全是自己,是亿万群众的智慧和支持。那帮洋人凭什么说我们不行?真是岂有此理!”

王烛沉默不语,他理解林希棠的心态,从那个极其艰苦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