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什么是九宫格思维?

大家在前文看到的3×3分割的图其实就是九宫格。其中的横轴为时间轴,代表着过去的事实、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纵轴为系统轴,其中又以企业为中心(系统),将比企业大的环境定义为超系统,将比企业小的环境定义为子系统。

简言之,九宫格就是:

以纵轴为系统轴,以横轴为时间轴;

将横纵轴分别分割成3等份,由此就形成了9个格子。

这便形成了用于整理信息的框架。

九宫格的制作方法

画一个九宫格非常简单,就如前言部分所写的,像玩“○ ×”游戏一样用四条线(两横两竖)画出9个格子,并分别给每个格子命名即可。

其中,横向三宫格的3个格子从左到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将时间轴分为过去发生过的“事实”、现在的“状况”,以及对未来的“预测”,这样便很容易区分事实和推测,找出作为创意构思前提的过去的“事实”。

时间轴在制订项目日程计划以及进行人生规划等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相信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

而且,三个代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宫格叠在一起,便是九宫格思维的特征之一。纵向以相对大小或包含关系(系统)为标准来划分,将较大的集合体或环境放在上段,而将构成要素较少或较小的集合体放在下段[1](如图1-0-3所示)。

图1-0-3

由此,我们便可很容易地整理出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预测,或清楚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以及不可改变的部分。也就是说,这便于我们从宏观视角及微观视角进行思考。

九宫格思维的特点

九宫格思维的特点如下:

轴的设定(系统轴×时间轴);

将各轴3等分。

图1-0-4

①轴的设定(系统轴×时间轴)

首先谈谈轴的设定方法。“系统轴×时间轴”这个方法非常科学,也是它有别于一般商务问题解决框架的地方。

从科学性来说,“空间的三维(系统的一部分)×时间变化”确实为最佳方法。大家回想一下初中、高中时所上的物理课,脑海里是不是立刻会浮现用x-y-z轴表示空间及用t轴表示时间的画面呢?

事实上,世上一切基本可通过其(空间)大小和彼此关系等的“包含关系”及“时间变化”来呈现。所以,只需利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便可在无须改变基本标签属性的前提下,提升创意构思的再现性。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步入社会走进职场后,很少遇到这样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分析问题的情况呢?

其实只是表面上看不到而已,在大家熟知的3C或4P[2]等分析法的框架里,就隐藏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职场中,人们为了方便而用3C、4P等名称来指代这些框架。它们的本质也是通过“系统×时间”来划分。关于这些内容,本书将在第三部分详述。

②将各轴3等分

接下来将各轴进行3等分,将3种信息列出来,这是九宫格思维的另外一个特点。

不是简单地比较两者的差异,而是设定了3个空间,将3种信息罗列出来,这样便于补充背景信息,能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从已知的背景中产生创意或假设的过程。

而且,列出3种信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今后的信息更新和下一步的创意构思。

下面,我将把九宫格思维与传统的商业创意框架进行比较,从而对九宫格思维做进一步说明。

[1] 如图1-0-3所示,本书后文将以上段、中段、下段指代九宫格的三个横向三宫格,同时以最左列、中间列、最右列区分纵向三宫格。——编者注

[2] 3C即3C战略三角模型,由大前研一提出。4P为4P分析法,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宣传(promotion)。——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