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亡秦岁月二三事
秦二世元年(前209)秋,风云骤变。九百名到渔阳守边的戌卒,不堪忍受秦王朝的暴虐,在陈胜、吴广两位豪杰的带领下,揭竿举义,起兵抗秦。
陈胜他们的这把火,如同投在干柴堆里,大火从四面八方熊熊燃烧起来。
许多被秦灭掉的六国旧贵族趁机而起,先后建立了齐国、赵国、燕国和魏国。还有一些久蓄大志的豪杰也纷纷起来,拥兵自立。彭越起兵于昌邑,武臣起兵于赵地,英布和吴芮起兵于番阳,朱鸡石等人起兵于淮上,沛人刘邦率沛中子弟攻下了沛县城。在江东,逃亡于会稽郡的项梁、他的侄子项羽也已起兵,声势浩大,成为东南方反秦义军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项梁,战国末期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燕曾担任楚国灭亡前的楚军统帅,为人忠直,热爱士卒,善于用兵,多次挫败秦军,最后被秦将王翦杀死,楚国也随之而亡,楚国民众十分怀念他。项梁、项羽杀得会稽(今江苏苏州市)郡守殷通,树起了“反秦复国”的大旗,训练吴中子弟,积极寻找战机投身反秦战场。
韩信的家乡附近,作为楚民聚居地,反秦声势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南部大泽边徐县(县治没入洪泽湖中)人丁疾聚众举义,率领义军渡过淮水围攻东海。泗水南凌县(今江苏泗阳县城北)人秦嘉,率义军围攻东海郡守于郯,逼迫郡守投降,并进军占领了彭城。西边东阳县官吏陈婴也聚众两万人起兵。
古淮河
淮水是中国南北分界河流。秦国都城在西部咸阳,从淮泗口北上,将进入淮北的泗水、沂水和濉水地区,秦楚战争的初期主要在这个地区的泗水郡和东海郡展开。
这时,陈胜的部将召平来到会稽,假传陈王将令,封项梁为楚国上柱国(战国时楚国职官,位极尊宠),要项梁赶快率兵渡江北上同秦军展开决战。项梁、项羽的家乡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就在淮水北岸,于是项梁答应召平请求,带领八千吴中子弟,北渡长江,开始了打天下的日子。
项梁义军从江苏镇江过长江,北行大泽,西进淮阴县来了。有格局的项梁并没有急于渡过淮水,而是在淮阴停驻一月,收编了陈婴两万多东阳军。他的想法是,汇集淮泗和山东地区的反秦力量,联合西进灭秦。
令人费解的是,外面的战争如火如荼,淮阴怎么一点风声都未有所闻?
淮阴是北上南下的唯一咽喉通道,过淮阴的人和队伍一定很多。只有两年零五个月的秦楚战争,韩信却有近八个月时间在淮阴一动不动。平日挂着一柄宝剑,将帅情结特别重的一个人,如今风云际会,豪杰竞逐,怎么会无动于衷?原因只有一个,他在等待机会,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项梁将军正是自己属意的人物。
在向韩母墓肃立致意后,二十三岁的韩信带上那柄时刻不离身的长剑,跟随着项梁的队伍,离开淮阴,北渡淮水,投身到推翻暴秦的大革命洪流中去了。
此时义军正需要人,韩信没有能力拉上一支队伍,他的性格也不会有人愿意追随他,只是一人一剑投奔到项梁军中,但项梁对这位人高马大的淮阴同乡,颇有好感,也知道了韩信的一些身世,虽非作为特殊人才对待,也算恩遇,将韩信直接留在自己的警卫军中,担任侍卫兼仪仗兵——执戟郎。
项梁渡过淮水,迎来了四方响应。英布、蒲将军柴武以兵归属。居巢(今安徽巢湖)人范增、伊芦(今江苏灌云县东)人钟离眛、沛公刘邦等人,也纷纷前来投奔。在击杀了自立为楚王的景驹和秦嘉,攻取了襄城,这支以江东八千子弟为根本,合并整编后的项梁军已达六七万人。
历史是多么巧合,在项梁的旗帜下,秦汉之际最为关键的三个苏北人项羽、刘邦和韩信,就以这样的方式不约而同地登场了。
这时候项梁得到正式消息,陈胜、吴广等几个大泽乡起义领袖已相继死亡。他审时度势,接受范增的建议,恢复了故楚国,为迎合百姓,仍立楚王的后人熊心为“楚怀王”,陈婴为上柱国,与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范增为军师,与秦军展开决战。作为亲近侍卫的韩信,从此紧紧跟随着项氏叔侄,经历了楚军每一个重大事件,参加了每一次重大战斗。
项梁首先带兵冒雨攻克了戚县,进攻亢父,和齐国田荣、龙且二人合兵救东阿,大破秦将章邯,迫使章邯收拾败兵,退守濮阳。
在项梁的麾下,最充满活力、最受拥护的就数项羽、刘邦两支队伍。按照项梁的要求,他们放弃了濮阳,转而率军攻定陶,急行军二百多里,突然袭击雍丘,大破秦军。项梁则引兵自东阿向西进攻,又在定陶把秦军打得大败。
然而,一连串的胜利,众将士对项梁崇敬万分,使得一直谨慎的项梁滋生了骄傲情绪,自以为章邯秦军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踏破秦关已为时不远。于十月底,在一个“三月不见星”的暴雨夜,伺机报复的章邯,趁项梁麻痹,大破楚军于定陶,项梁不幸被秦兵斩杀!主帅一死,楚军大乱,大多数士卒在混乱中被杀,幸存者仓皇逃去!
项梁虽死,侄子项羽犹在。战斗中的韩信,虽侥幸逃过一死,但他目睹了将亡兵溃的惨状,他和他的战友们转归项羽,随即参加了楚秦钜鹿大战,发誓要同秦军战斗到底。
秦将章邯击破项梁之后,突然带着二十万秦军北渡黄河,转攻赵国。楚怀王熊心下令兵分两路,一路由沛公刘邦直接西进关中灭秦;一路由上将军宋义、次将项羽、末将范增统领二十万楚军,救援危在旦夕的赵国。可是,当宋义进抵安阳时,却下令安营扎寨,不敢前进,坐视秦赵相斗,并在连天的秋雨中,停留四十六天。在一次争吵中,被激怒的项羽一不做二不休,手起剑落,将宋义的头颅砍了下来,代替了楚国上将军职位,夺得了楚军指挥权。
楚人与秦人生死大决战的时刻到了,唯有用热血和生命来赌一把楚国的明天!
过了黄河后,项羽既激动又冷静,他传令军中:“砸碎釜甑,凿穿战船,只保留三日的粮食,如不能战胜,就只有死!”随着决战令的下达,已疯狂的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勇争先,叱咤风云,秦军惊骇万分。经过三天九次激战,杀死秦大将苏角,生俘王离,涉间自焚而死。秦王朝主要的军事力量被摧毁,扭转了整个战局,楚军大获全胜!二十五岁的项羽成了大革命舞台上的中心人物,救援赵国的所有诸侯军队都无条件归属其麾下,一战封神,他在反秦义军中的领袖地位也由此确立。
不久项羽断然渡河,挥军再击漳水的重要渡口三户,大败秦军污水之上。当秦军钜鹿大败后,消息迅速传来,秦廷上下十分震惊!暴怒的秦二世严责章邯的失误。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章邯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境地,走投无路的章邯率军遂向项羽投降。
遗憾的是,关于韩信在钜鹿之战中的活动,由于史书的失于记载,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可以肯定他不是武勇者,难有披坚执锐,搴旗斩将之功,还需要时间磨炼,收获的只是一个战士的成长、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