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六记》其实有七篇

“还是你懂我!”

钱中书从书房内走出,不苟言笑对杨匠道。

他这个人严肃惯了,哪怕说感谢的话,都一本正经。

杨匠和他生活多年,早就习惯了。

她明白钱中书说的什么,指的是拒绝两位代表这件事。

“这些人太天真了。”

杨匠感慨万分道:“打压林爱民,就能达成所愿吗?”

“现在不是过去了,没有谁说一定要怎么写小说,而且必须遵照某种风格。”

……

她比钱中书更懂人情世故,所以看得更深远。

来的人不能说太坏,但是依旧有‘唯我独尊’的念头,那就不行。

这样不是和以前一样吗?

那是倒退!

杨匠不想从一个坑再跳到另一个坑。

况且虽然都是社科院的,她的丈夫钱中书,人的确也傲娇。

但对于艾晴、雁冰先生,依旧是有着尊敬的。

这些人想要推丈夫出来,和他们分庭抗礼,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们不会上当。

“说得是!”

钱中书同意妻子的看法:“我做的学问就是另辟蹊径,林爱民有几分我当年的风采。”

“想收弟子?”

杨匠打趣道:“可惜这位是写散文和小说的,好像对历史考证没多大兴趣。”

“我还懒得教呢!”

钱中书摆了摆手:“万一是榆木疙瘩般的家伙,凭白浪费我的时间。”

说是这样说,他眼神里黯淡,虽然一闪而逝,但存在过。

唉!

杨匠唏嘘不已。

她的丈夫学贯中西,依旧想收个能青出于蓝的弟子。

他不但要自身超越老师,还想在教授弟子方面,也超过老师。

太难了!

有几个人能跟钱中书的天赋相提并论呢?

林爱民的灵性是够的,不过这位不像是能耐得住性子搞学问的。

杨匠深以为憾!

“不过你的《六记》,其中一篇和林爱民相同。”

钱中书比杨匠更能看淡得失,转而关注她的散文:“还要再写吗?”

说这句话时,他也觉得有趣。

两人曾去过豫省,回了燕京后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妻子时常有追忆前几年生活的创作冲动。

当时杨匠提到沈复的《浮生六记》,就写了类似的散文,一直藏在角落里。

前段时间《广角镜》刊登了林爱民的《凿井记劳》,和她其中一篇,有七成相似。

太神奇了!

不过也比较麻烦,想仿照《浮生六记》,就必须有六篇文章。

七成相似,哪怕妻子以女性角度去对待,外人也会觉得有抄袭的嫌疑吧?

以他们夫妻俩的声誉,证明杨匠是早就写了的,外人也不会怀疑。

但没必要!

再写一篇就是了,他相信妻子的实力。

“为何要写?”

杨匠笑着摇摇头:“特立独行的不止你和林爱民,我也要来一次。”

“就是这六篇,标题都不用改。”

她语调激昂:“难道会有人怀疑我吗?”

钱中书释然。

也是!

他的妻子也是个不俗的!

《六记》散文早就定稿,那就不要再拼凑了。

“你打算发表到哪里?”

钱中书随口问了一句,很快醒悟:“《广角镜》!”

“你也懂我!”

杨匠握住他的手,声调温婉,却透着坚决:“林爱民能发表,我们也能。”

“咱们去找范镛!”

钱中书来了兴致:“免得那些苍蝇再来嗡嗡叫。”

“呵!”

杨匠脸上露出微笑。

也只有她的丈夫能这样评价那些人。

嗡嗡嗡!

除了会阻碍前进,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两人到了国文出版社,很快就见到了范镛。

“《六记》?”

范镛翻看了稿子,啧啧感慨:“杨匠先生的文字还是那么洗练朴素。”

“不过……”

他点了点那篇《凿井记劳》,语调凝重:“和林爱民的太相似了。”

“为何不再写一篇呢?”

范镛看向杨匠,提出疑问。

和林爱民的那篇散文有七成相似,一旦发表,肯定会引起争议。

他相信杨匠。

其他了解这对儿夫妻的人,也会相信杨匠。

但那些读者呢?

还有不乏有挑刺、心怀恶意的人!

“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钱中书面色严肃,替妻子解释。

范镛点了点头。

钱中书提到的是南北朝王子猷的故事。

【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这样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出行,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文学创作讲究一个灵感喷发,讲究一个随心所欲。

范镛能理解。

杨匠写出这六篇来,肯定是一气呵成。

再补个第七篇,味道就变了。

“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去办。”

他眼睛一亮,笑着建议:“我有个想法,《六记》散文其实有七篇。”

“妙!”

钱中书严峻面容上露出笑意。

杨匠也笑了:“范镛老师果然是范镛老师!”

他们俩瞬间明白了范镛的打算。

不过……

杨匠故作为难:“就不知林爱民他……”

“您说呢?”

范镛翻个白眼:“他不肯,他丈母娘也要他肯!”

丈母娘?

杨匠满脸好奇,属于女人天性的八卦之火开始燃烧。

范镛也不隐瞒,把林爱民这篇《凿井记劳》发表前后,以及和自己的交互,详细叙述一遍。

林爱民订婚,也曾给他送过大白兔奶糖,故而范镛知道。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范镛给出承诺。

送走钱中书夫妻俩,他立即打电话给方珍。

“什么?!”

方珍激动得差点儿说不出话来。

外界的纷纷扰扰,她一直有关注。

做协中有人要拿捏她的女婿,方珍是愤怒的。

但现在有了范镛的提议,她再没了担忧。

《六记》散文登七篇,拿林爱民的《凿井记劳》和杨匠的对比,一起刊登印刷。

这样那些说三道四的家伙,该乖乖闭上嘴巴了。

“好!”

方珍满口应承:“我现在就回去,找爱民谈这件事。”

她立即请了假,往家里赶。

“The boad is passing ___ the bridge。”

“答案有A.under,B:through,C:across。应该选哪个?”

“晽晽先说,若兰再答。”

……

开门的瞬间,听见林爱民正在给朱晽和林若兰出英语题,方珍暗暗钦佩自己。

医学科学院中属意林爱民做女婿,是这辈子做得最英明的一件事。

能耐得住寂寞的林爱民,能无视外界纷扰的林爱民,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林爱民,还能鼓动妻子、妹妹和自己一起进步的林爱民。

是这世间的珍宝!

朱晽之幸!

也是朱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