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体裁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广人多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各地人民的劳动、语言和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民歌的形式上,就形成了各种格调的体裁和名目繁多的种类。从民歌产生的时代说,有历史歌、现代民歌、当代民歌;从思想内容上,有劳动歌、政治歌、生活歌、风俗歌、爱情歌;从题材说,有渔歌、山歌、樵歌、田歌、牧歌、船歌等;从地区和民歌形式特点说,有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苗族的飞歌、安徽的慢走牛、云南的调子等等,真是丰富多彩,万紫千红。
陕北民歌和各地民歌一样,也是体裁多样,曲调纷杂。正如陕北民歌所唱的:
信天游来调子广,
调子就有几大筐,
箩筐底下有个洞,
唱的没有漏的多。
这虽是一种夸张,但它确实说明了陕北民歌的丰富和曲调种类的繁多,尽管我们把它和一切民歌的体裁一样,概括为三大类:号子、山歌(信天游)、小调,但从民歌的内容、艺术风格以及演唱方式和作用着眼,各类又可细分为许多名目。
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包括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另有社火歌曲包括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包括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包括榆林小曲、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如洛川套曲、审录等。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每当社会制度变革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有了新的意义。
一、劳动号子
(一)劳动号子的产生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节奏而唱的民歌。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了它的歌唱以劳动呼声——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把劳动号子不叫“喝”,北方叫“吆号子”,南方叫“喊号子”,四川叫“哨子”。劳动号子是人类社会第一种诗歌形式,也是后来一切诗歌的源头之一。比如:《打夯歌》
嗨,哎嗨!哟,哎嗨!
哈噢,嗨呀呼的,挑呀么来着!
(绥德、米脂)
它尽管是一种劳动呼声或感叹词的反复,但它却密切结合了劳动者的需要和劳动本身的需要。这就是通过歌唱来减轻沉重的劳动疲劳,鼓舞劳动情绪,统一劳动动作,增进劳动效能。诗人黄孝声说得好:劳动打起号子,心中愉快身子轻、干劲足。他还说,号子打得好,举步齐、行动快,变弯抹角灵活,杠子起了闪,货如一条龙,步子大、舒服。古书中记载,早在公元前634年就有“今版筑役夫歌以应杵者”的情况,说明2600多年前,劳动人民筑台造墙时,就唱起劳动歌来统一劳动动作了。
(二)劳动号子的特点
劳动号子由于直接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所以它的曲调、节奏、气质、风格、语言以及歌唱形式都随着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其特点是:
(1)密切结合劳动,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每一种劳动号子和劳动过程都是紧密结合的。干什么活,唱什么内容,曲调情绪也都是与从事某一劳动紧密结合,让人一听,就会感到是在抬夯、打石硪或者是赶牲口、吆牛。
(2)一领众合,即兴创作
劳动号子一般为一个人领唱,大家应和。《淮南子·道应训》中曾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说明这种歌唱形式,随着劳动号子的产生就存在了。领唱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指挥劳动,或者鼓舞大家的劳动情绪。领唱与合唱的交替进行,可以促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加强统一行动,同时还可以利用间歇,调节劳动和呼吸,又可以使领唱者即兴编唱。
领唱的即兴编唱,一般根据眼前景物临时创作,随编随唱。比如,领唱者看到前面来了一位姑娘,便唱:“一个姑娘身穿蓝,(合)嗨哟,嗨哟荷!剪发头来是瓜子脸,(合)嗨哟,嗨哟荷!”……还有用小调、小曲作号子的,这些如果和劳动节奏相吻合,并与劳动者的情绪结合,也能起鼓舞协调劳动的作用。
(3)常用衬词,或全用衬词
原始的劳动号子完全是劳动呼声,没有具体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劳动号子也相应地发展变化着,原来领唱者所唱的简单劳动呼声,为指挥劳动需要的唱词所代替。如:
(领)加劲干起来哟(合)嗨哟嗨哟!
(领)一夯夯往过排呀!(合)嗨哟嗨哟。
后来,劳动号子慢慢脱离了和劳动的直接关系,使这种合唱的劳动呼声也完全变成唱词,形成了独立的诗歌形式。例如:《船夫曲》
你晓得——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噢?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噢?
几十几道船上几十几根杆噢?
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扳噢?
我晓得——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噢!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噢!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杆噢!
九十九个艄公来把那船来扳噢!
这里虽没有劳动呼声,但它仍然传达出了船工们粗犷雄壮的声音和惊涛骇浪的韵调,使人具体感觉到黄河的绵长雄伟,同时体现出了船工们大气磅礴、坚韧不拔的感人形象,象征着中国人民浑厚、坚毅的性格。
(三)劳动号子的种类
不同的劳动带给了各种劳动号子以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劳动工种,表现在各种劳动号子的风格、节奏上也各有差别。陕北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大体有如下几种:
(1)打夯歌
陕北土石工程较多,修窑、筑坝都要抬夯、打石硪,因而打夯歌也就成为陕北劳动号子中较为普遍的歌唱形式。它的曲调一般较固定,节奏鲜明,单调洪亮、热烈而雄健。演唱形式无词的夯歌则多采用齐唱。有词的夯歌多为一领众合。如《打夯歌》:
(领)同志(这)们来(咳)都记(得)牢呀,
(合)嗨呀哈呀咳!
(领)封建(得)迷信(可)要打倒呀!(合)嗨呀哈呀咳!
(领)同志(这)们来(咳)加油(得)干呀,
(合)嗨呀哈呀咳!
(领)人力(这)一定(咳)胜过(得)天呀!
(合)嗨呀哈呀咳!
打硪歌和打夯歌都是伴随打地基时劳动者的歌唱,只是有时石硪扇得快些,因而节奏也就随着动作而加快。
(2)采石歌
采石歌是伴随抡大锤、撬石头时的劳动号子。它可以独唱、对唱或一领众唱。撬石头的劳动号子节奏较自由,往往有抒情成分;伴随抡大锤的劳动号子节奏缓慢而强烈,特别是起锤和落猛锤时,呼喝声洪亮而短促,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雄伟气魄。下面是流行在榆林的《采石歌》:
(领)嗨!甩开膀子抡起锤哟,咱把那大山当鼓擂呀!
(齐)嗨!甩开膀子抡起锤哟,咱把那大山当鼓擂呀!
(领)石工唱起那采石歌呀,(齐)哎哟,采石歌,
(领)声声都是火药味,(齐)哎哟,采石歌,
(领)咱为祖国采石忙,(齐)哎咳,采石忙,
(领)大干快上夺胜利!(齐)哎咳,夺胜利!
(3)吆牛调
吆牛调有碾场吆牛调、犁地吆牛调和踩场吆牛调。它一般都是指挥牛的吆喝声,并无歌词。如《碾场吆牛调》:
傲傲来来,傲傲来来,傲来来来,傲来来来来来。
因为牛拉着碌碡或犁、磨,所以节奏较自由,音调悠扬、舒展,基本上是一人独唱。
这里我们还必须看到,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劳动号子即是最早产生,也将是最早消亡的一种民歌体裁。因为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代替,所以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劳动号子就失掉了继续传唱的意义,而在生产过程中也就不再唱用了。但是,作为劳动人民伟大力量的一种艺术表现,它的艺术光辉是永远不会泯灭的。
二、信天游
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山野之歌,因此,神府一带又叫作“山曲”。它是陕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之一,数量最大,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之说。
(一)信天游的流传
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靠山西河曲、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宁夏盐池等邻近地区的信天游,由于受山曲、爬地调以及花儿的影响,别具风味。同时有些歌为几个地方共同所有。
传统的信天游多是表现妇女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痛苦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情绪,也有表现在漫长孤独的旅途中脚夫们抒发艰难生活的苦闷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眷念,还有反映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表达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歌手们常常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即兴创作,出口成诗,于是优美动听的歌声信天而游,遍及山野乡村,因此,人民就把这种形式叫作“信天游”或“顺天游”。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信天游不仅表现为劳动人民个人的喜怒哀乐,它还紧紧地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革命、歌颂新生活的信天游。今天信天游已成为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最直接、最简便、最优美的艺术形式。
(二)信天游的特点
(1)信天游的歌词特点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
由于它的词是依声之词,受着乐句的严格限制,因此就形成了两句一节的稳定形式。它用比兴作为形象思维的手段,去选择生活,提炼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统一的艺术形象,这就是“索物托情”或“触景生情”。这两种传统的表达方法在信天游的长期发展中,已成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它一般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比兴的运用,自然巧妙,贴切精当,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篇幅可长可短,两行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例如《红军来了晴了天》:
鸡娃子那个叫来哟狗娃子那个咬,
当红军的那个哥哥哟回哟来了。
火红的那个公鸡哟窗台上的那个卧,
红军的那个进村哟好哟红火。
又做的那个饭来哟又熬的那个瓜,
把咱们的那个红军哟引呀回家。
山丹丹的那个花哟红呀红满天,
红军的那个来了哟晴呀了天。
这是由四段歌词串联起来的信天游,每段上下两句,一、二、四句都运用比兴,下句点题,前两段通过鸡叫狗咬烘托了红军进村时的红火情景,后两段表现了群众对红军亲切真挚的感情。再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红旗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把门儿开,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
围定亲人热炕上坐,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
满天的乌云风吹散,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千里雷声万里闪,
咱们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这首的内容比上一首更为丰富。作者以清新明快的情调、具体形象的画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歌颂以及军民之间亲如鱼水的关系。第一、二节,描绘了中央红军跋涉千山万水来到陕北时威武雄壮的阵容,红旗如海,刀枪如林,形象地显示出革命力量的无比强大。第三、四、五节则更具体地描绘出陕北人民对中央红军的热情欢迎与接待。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家万户敞开窑门,争抢着把亲人迎了回去。接着便是端出最好的食品——滚滚的米酒、热腾腾的油糕款待上宾的情景。“围定亲人热炕上坐”,我们也像置身在和亲人说长问短的热烈场面中,充分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革命情怀。最后三节,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和革命前途的无限光明。
(2)信天游是一种抒情小曲
如上所说,因为它是户外的山野之歌,环境空旷,又不受劳动动作的限制,所以它在曲调上的特点是粗犷奔放,悠扬高亢,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正如信天游所唱的“空窑里唱曲展不开音”。当然信天游也有缠绵、委婉、细腻、醇厚的曲调,像妇女们思念情人的调子多是如此。
(3)信天游演唱不受曲调的限制
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感情,可长可短,可快可慢,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不固定。
(三)信天游的分类
基本上分为高腔、平腔两类。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感情奔放的如:
1.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2.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把洋烟喝。
3.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好光(噢)景。
4.你妈妈的个打你呀不成你个才,为什么那露水地里穿红鞋。
演唱第一种类型(例1、2),宜用高腔;演唱第二种类型(例3、4),宜用平腔。高腔大多用假声,所谓“羊嗓子回牛声”歌唱,由于曲调奔放,悠扬高亢,加之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并富于变化,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平腔结构紧凑,节奏较整齐,旋律进行比较平稳。
信天游和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歌”,都属于山歌歌体,三者除了在体式、手法以及曲调的灵活性、演唱风格等特点上基本相同外,在语言手法上也有十分近似之处。比如信天游唱:“攮刀子公公死囚汉,水牛角婆婆门上站。”爬山歌则唱:“枪崩鬼公公挨马鬼汉,吊死鬼婆婆门上站。”又如信天游唱:“牵牛牛花红通通,露水夫妻一场空。”爬山歌则唱:“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山曲则唱:“冰凌(这)盖房雪打墙,为下个大闺女不呀久长。”再如信天游唱:“牵牛牛开花慢慢红,不估划牵牛牛开花一早晨。”这些句子彼此何其相似!其实这种情况是民间文学口耳相传,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必然现象。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具有相同之点,或者相似之处,但从民歌所反映的内容、语言,曲调的运用等方面的仔细分析,仍旧可以辨别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就以爬山歌而论,它虽然题材广泛,但没有信天游内容丰富完整,尤其是革命民歌部分。在表达感情上,信天游细腻,歌词婉转,富有色彩,爬山歌则含义深远,风格粗犷。在语言运用上也各有自己地区群众惯用的方言口语,如爬山歌中常用“拉拉溜”“漂哨”“孤哨”“搭摞”“恍肠惚刮”“强强价”等。有时为了押韵或表达强烈的感情,句末运用“嘞”“呀”“啦”之类的虚词,这些都是信天游里不曾有的。此外,二者都运用叠词,而爬山歌中则运用得较多,在曲调上两者都具有鲜明的各自地方的色彩和乡土情调,但是爬山歌的曲调名称都是以本地区的地方命名的,这是它与信天游在曲调上的显著差异之一。
三、秧歌歌曲
社火歌曲是陕北人民逢年过节闹红火时唱的秧歌、船曲、灯曲,我们把它叫作社火歌曲。
(一)秧歌
秧歌是北方流行的一种歌曲。顾名思义,它是插秧之歌。据古书中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可见秧歌最初产生于人民生产劳动,是反映农民田间劳动生活的。后来发展为民间娱乐的一种重要的歌舞形式,并且往往也作为迎神赛会的附属节目。清代《霓裳续谱》中就辑录有秧歌作品,所唱以故事曲最多,其他只是数数典故而已,像《正月里梅花香》《凤阳鼓凤阳锣》等。又据清人吴锡麟《新年杂咏抄》:“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说明秧歌自宋以来,每逢元宵节,农田乐——秧歌便在广场街巷表演了。随着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表演逐渐发展,有的“秧歌”便搬上了舞台。清人陆文嘉的《燕九竹枝词》中“早春戏馆换新装,半杂秧歌侑客觞”的文句,正反映了这种发展变化,从宋代《农田乐》的表演形式看,陕北的传统大秧歌、套子秧歌和它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现在一般人所讲的秧歌,是指陕北民间各种艺术表演活动,即扭秧歌、跑旱船、转灯、跑竹马、踩高跷、打霸王鞭、打腰鼓的总称。这些活动陕北人叫它“闹火”,其实秧歌一是指一种歌舞形式,一个领头打着伞,秧歌队扮成各种人物,手拿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在锣鼓伴奏下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过街秧歌是行进时的舞蹈,大场秧歌是集体的大型舞蹈,往往是变出各种复杂的队形和舞姿。小场是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小节目如《小放牛》《钉缸》《张连卖布》等。传统秧歌把大场和小场的表演合起来叫“套子秧歌”或“大秧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当时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改造了传统秧歌的伞头为手持镰刀、斧头的工人农民,把所有秧歌队员改为工农商学兵各界人物联合抗日,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并且在“套子秧歌”“大秧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第一个秧歌剧《兄妹开荒》,后来又创作了《刘二起家》《二流子当英雄》《夫妻识字》《赵富贵自新》《全家光荣》《七枝花》《拥军花鼓》等等。这些节目由于曲调优美、主题积极,常在群众中传唱,所以群众通常把这些表演的传统节目都叫秧歌。二是指秧歌伞头、跑旱船的艄公、转灯的领头根据固定的曲调即兴编的歌词,在热烈的锣鼓伴奏或独唱、对唱,或一领众合,边歌边舞。我们这里讲的秧歌,就是这后一种。
秧歌一般是四句一首的即兴创作,有时结尾加一句衬词,再重复一句。因为要伴和舞蹈,所以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通俗、生动、朗朗上口。一般是一韵到底,也可两句一韵,每句字数大多为七言,但也有八字、九字甚至十二字的。如:
太阳出来金灿灿,
陕北面貌大改变,
不愁吃来不愁穿,
千家万户笑开颜。
春风和暖艳阳天,
五谷丰登过新年。
锣鼓鞭炮连天响,
扭起秧歌放声唱。
进了大门仔细看,
窗子又贴了一对红牡丹。
众位乡亲都来看,
这是哪一位大嫂的巧手段。
(合)哎么依呀,
这是哪一位大嫂的巧手段。
(二)船曲
船曲是跑旱船时扮演太公或坐船的姑娘演唱的歌曲。特点和秧歌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有固定的曲调,有时也用秧歌的曲调。有四句一首的,也有六句一首的,有一段词的,也有多段词的。演唱时有丝弦伴奏,更加悦耳动听。下面是四首船曲:
我老汉今年(就)五十三哟,
祖辈(那)住在黄河湾,
不做工来不种田,
哎,
每日起来(是)把船扳。
人凭地来(就)虎凭山哟,
水手(我)靠的是小木船,
打烂木船是连本烂,
哎,
你看我扳船(就)难也不难。
正月里闹元宵,
大街上好热闹,
龙灯狮子跑呀,
水船后而摇。
船里边又坐一位花大姐呀,
实实生得好。
(女)我的(你个)哥哟,
我的(你个)哥哟,
你把我扳在我娘家户,
妹子不是(你就)亏人货,
二百(你就)铜钱送哥哥。
(男)我的(你个)妹哟我的(你个)妹哟,
哥儿我扳你不对。
船又(你)重来(哎就)水又深,
两脚(你就)发麻扳(就)不动。
(女)叫(了)一声哥哟慢慢扳哟,
扳得紧来么奴胆(的)寒,
天也(你)转来(哎就)地又转,
操心(你就)下河旋水湾。
(男)我的(你个)妹哟,
我的(你个)妹哟,
我把你扳在你家里。
你没个男人(你就)来问我。
码头(你就)家里寻哥哥。
正月里来闹元宵嗬,
秧歌的班子过呀来了,
哎,小妹妹听见了,
急忙就把个老奶奶叫,
老奶奶(就)知道了,
三脚两步往外跑,
哎嗨哎(石桑)嗨哟,哎哟哟,
挤挤攘攘好热闹,哎嗨哟。
(三)灯曲
陕北每年春节,群众有举行转灯活动的风习,就是在广场上栽纵横九排木桩成方形,每个木桩上都设一盏灯,称作“九曲黄河阵”。到了晚间,人人手持一灯,尾随秧歌队循木桩的甬道,游移到方阵中心,一是为了红火热闹,一是为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灯曲就是群众转灯时领头唱的曲调,内容多是历史人物以及迎顺接福之类。下面录两段灯曲。
正月里是龙灯,
玉栏杆上表分明。
张媒婆来在长街市,
张媒婆嘴又巧,
胡公子把亲招。
(哎嗨咿儿哟),
他把婚姻错配了。
秋风起,
秋风凉,
王三姐捎书到西凉。
平贵一见回家转,
寻奔寒窑把妻找,
过三关,
走庆阳,
夫妻相会在寒窑上。
现在转灯活动已不多见,而灯曲也为秧歌所替代。
以上简要介绍了秧歌、船曲和灯曲。这里还应该明确的是这些歌种在传统的即兴创作中,往往是见什唱什,漫无中心和目的。让我们看一看当年延安鲁艺秧歌队的即兴编唱吧:
闹起秧歌来贺年,
不为红火为宣传,
宣传庄户人脑筋开,
许多力量献出来……
见了商人、妇女又编唱:
买卖人看利别太重,
尺子要够秤要平。
妇女们能织布,
帮助解放军做衣裤。
这些即兴创作都有积极的政治内容,不只是单纯为了娱乐。现在农村闹秧歌,秧歌队还是发扬了这种传统,伞头的编唱既起到了娱乐作用,又收到了宣传教育群众的效果。几年前有个县文工团整年不下乡演出,群众看不到戏,正月农村秧歌进城到文工团大门上这样唱:
撑起伞抬头看,
文工团的演员面前站;
一年未见你们的面,
不该盛在家吃闲饭!
据说这一唱,开春文工团就整装下乡了。秧歌队来到县联社又唱道:
县联社的同志真捣蛋,
收来好蛋卖烂蛋。
鸡蛋打个稀巴烂,
看你们捣蛋不捣蛋。
显然这里把秧歌已当成一种批评的武器了。当然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当,但是它生动地说明即兴编唱必须要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不能像有的伞头信口开河,唱出些毫无意义甚至是低级庸俗的笑料。
四、风俗歌曲
在民间传统的风俗性的活动中所唱的歌叫风俗歌曲。歌曲一般都有较固定的套式,不允许有即兴式的创作。陕北民歌中的风俗歌有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
(一)迎亲歌
迎亲歌是举行婚娶仪式时唱的歌。在旧社会,这种仪式比较隆重,一般有十几个仪程。比如:起轿、接路、落轿、撒帐、拜天地、上头、送儿女、拜高堂、抢钱、拜席等等。曲调简单,歌词主要表达农民对儿女婚事的美好祝愿。比如《送儿女》这个仪程,婆婆唱道:
双双核桃双双枣,
双双儿女满炕跑,
坐下一板凳,
站起一格阵。
养女子,要巧的,
石榴牡丹冒铰的,
养小子,要好的,
穿蓝衫,戴顶子。
(二)酒曲
陕北农村旧习俗中,逢年过节,喜庆婚礼喝酒猜拳时唱的歌。它包括告坐、要酒、让酒、奉承、退酒等部分,这些部分是喝酒的规程,主要唱对酒主的恭维、祝福以及一些历史故事,如《杨满堂征西》《老爷挑袍》《古城会》《过五关斩六将》等。对酒则是一问一答,对答不上,罚酒认输。如《请酒》:
请酒划拳哎嗨哟,
大发财源那么咿儿哟,
因为吃酒结下门儿亲,
五金魁首那么咿儿请。
(三)祈雨调
旧社会由于人民受封建迷信的欺骗,认为老天主宰一切。每当天旱,便向龙王祈祷求雨,所以便有祈雨调。如《烧旱香》《游水》就是祈雨时人们跪在龙王庙祈告和抬上龙王游街时所唱的歌。例如《祈雨调》:
黑龙爷爷听,
(哎哟)黑龙爷爷听,
(咱们)请下山来,
黑龙爷爷听,
旱下那清风细雨救万民。
南无阿弥陀佛。
风俗歌还有流行在神木、府谷、延长、宜川一带巫神唱的神官调,主要是巫婆为榨取群众财钱,而装神弄鬼给人“治病”时唱的歌,它完全是宣扬封建迷信。这些歌大都盛行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它一方面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愚昧和无知,一方面也表现了剥削阶级对人民精神上的奴役和摧残,随着这些歌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消失,它们也将自然消失。
五、丝弦小调
陕北道情、陕北碗碗腔和神府二人台,是陕北的几种民间戏曲形式,还有小曲,由于它们和陕北民歌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不少曲调感情丰富,优美动听,群众爱听爱唱,所以人们把这些形式也视为陕北民歌的一部分。这几种形式,演唱时都需以丝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我们把它都并为丝弦小调。
(一)榆林小曲
自清代中期到现在300年间,榆林城内一直流行着一种坐唱形式的民间小曲,人们叫“榆林小曲”。由于演唱时不化妆,不表演,又不需要道具,因此又有“榆林清唱曲”之称。
明末清初,榆林不仅是蒙汉交易的重要门户,而且是军事要地,明清两代都派有文官武将镇守。“榆林小曲”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江南传至榆林。
榆林小曲多是反映市民生活的,不少是表现才子佳人和宫廷生活的,其中有些作品比较低级庸俗,诸如《五更鼓》《谯楼初鼓咚》《大叮咀》等,其实真正的榆林小曲据老艺人谈,只有二十几首。现在流传的有些作品如《走西口》《绣荷包》《小尼姑思凡》《小放牛》等,是后来吸收融入的一些当地民歌小调。下面是传统唱段《日落黄昏》片段:
①方见红日坠西山,
眼看那明月又照窗纱,
贪杯在谁家,
想他又恨他,
全不念奴家青春十七八。
②等得奴心思成如麻,
和衣靠枕碎银牙,
既然梦贪花,
不把奴牵挂,
手托上腮低声骂。
③何处你与人闲磕牙,
望穿那秋水不见还家,
快快回来吧,
奴与你捧茶,
咱二人拉上两句知心话。
④窗外边熏风阵阵刮,
对对飞蛾扑落灯花,
涟涟泪如麻,
洇湿香罗帕,
手拿上红绣鞋儿占鬼卦。
⑤门外边铁连环响几声,
想必是情人转回家,
开开门来瞧,
原来就是他,
却怎么哭接喜迎恼不下。
⑥进的门来衣衫宽下,
吃袋香烟喝杯香茶,
唱个《吊连环》,
郎君你是听,
小妹子十指尖尖扫琵琶……
小曲从韵脚、辞藻的讲究上看,显然多是出自文人之手,词曲结构也谨严完整,大部分是以几个短小的民歌所组成的联唱,曲调委婉细腻、含蓄、悠扬。伴奏只用扬琴、琵琶、筝、三弦,偶尔加京胡、月琴,完全是江南丝竹音乐的格调。它的演唱多在喜庆吉日,一般是一人独唱,或男女对唱。小曲在榆林传唱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本身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吸收了陕北民歌的营养,在词、曲内容和演唱风格上起了一定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人认为二人台的《挂红灯》《五哥放羊》《走西口》等也是榆林小曲,并把它编在《陕北榆林小曲》的集子里,这实在是无端妄为。二人台和榆林小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只要我们翻开《陕北榆林小曲》,念念词,哼哼调,就会一目了然。
(二)陕北道情
道情这个曲种全国各地差不多都有,仅就陕西来说,就有关中道情、商洛道情、陕北道情。关于陕北道情的源起流传,目前还没有定论。据郑振铎先生《中国俗文学史》载:“‘道情’之唱,由来甚久。元曲有仙佛科;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道语。……曲集亦有《自然集》等。到清代,仅存时俗所唱《耍孩儿》《清江引》数曲。《洄溪道情自序》而郑燮、徐大椿、金农诸家却起用复活了这个体裁,或创作新曲,或循旧调。”从郑、徐所作的道情看,他们主要是宣扬安贫乐道,无荣无辱。因此,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基础发生了动摇,像道情这样以劝世为主要内容和情调,就自然地销声匿迹了。
现在我们唱的道情,据民间老艺人说,是从山西临县、方山、柳林、离石流行到陕北佳县、吴堡、米脂、清涧、延川等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道情是由“道歌”发展而来。“道歌”又源于“道曲”,即道家为传播道教思想的曲艺说唱形式。当时道士怀抱渔鼓,手摇简板,口唱道曲而出游四方。后来传入民间,又吸收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其他文艺形式和内容,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刘炽同志也曾说:“道情属劝善的东西,道情受山西梆子和秦腔的影响。一种是东路道情,也叫新道情,一种是古道情,在清涧一带流行。新道情是由晋中带过来的,有气魄。”这一段话和民间艺人的回忆基本情况是吻合的。
道情分老调和新调,即刘炽同志反说的“古道情”和“新道情”。老调深沉、发作、节奏缓慢,新调则热情奔放。下面以《平调》为例,试做比较。
老调:
远照那个南山,
一朵云呀哎哎呀,
富的那个富来贫的哎哎嗨贫哎嗨呀。
新调:
太阳那个一出来呀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哟,
满山了红哎呀,
共产党救了咱翻了哟身哎哟。
前者沉静、幽雅、抒情、细腻,表现出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情景;后者激越、爽朗、明快、热烈,反映出陕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的欢悦心情。
道情的唱词长短交错,不拘一格,同时,多用“哎”“呀”一类衬词,有助于更好地发抒感情,深化主题。曲体多样,旋律优美流畅,各种剧情、各种人物都可以表现,尤其是它的发展潜力很大,它能广泛容纳陕北民歌、说书、碗碗腔等各种民间音乐,使之融为一体。许多腔调如《十字调》《耍孩儿》《凉腔》《梅花调》《太平调》《卖妙郎》《蒙头纱》《二流水》等既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结合运用组成联唱。像《翻身道情》《幸福的歌儿永远唱不尽》,其中都组合了几个曲调。这些曲调不仅陕北人民喜爱,全国人民也爱听爱唱,就连一些外国朋友也热情演唱、演奏它,可见陕北道情的艺术生命力是很强大的。
(三)神府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在神木、府谷、晋西北、内蒙古东南蒙汉劳动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从一些唱词中所道及的年代看,它可能产生于清代中朝,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二人台最初是坐唱形式的民间清唱,后来在蒙汉民歌、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歌舞的表演程式,便逐渐发展为由二人演唱的艺术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川一带就已有二人台职业班,一是表演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一是表演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发展很快,已不再局限于二人演唱,而是根据剧情需要,演员可多可少,现在已成为我国北方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二人台不管是民歌的表演唱,还是富有戏剧情节的小戏,由于它长期活跃在人民中间,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群众思想生活的艺术再现,所以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尤其是在语言上,具有生动形象、风趣诙谐的特点。
它的曲式主要以规整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曲调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伴奏乐器是扬琴、笛子、四胡以及简板、手锣、小钗、碰铃、四页瓦等打击乐,一般演唱节奏是由慢到快,当唱到末句时突慢收束,它以这种速度变化来突破一曲到底的单调现象。现在二人台早已突破这种局限,而且一个或若干曲调相结合,以适应剧情变化的需要。下面是大家所熟悉的《挂红灯》:
正月(那个)里来是新年,纸糊那个灯笼挂在(得儿)门(呀哎嗨)前。争巴儿咿八八儿争巴争巴争,哎,红花儿咿花儿红,张生(海)李呀生像亲呀哎海人嗨嗯哎嗨哟。风刮(那个)灯笼吐噜噜噜噜噜噜转,我和我的三哥(三哥三哥)过上(得儿)新(呀哎嗨)年,红花儿咿花儿咿花儿红花儿红花儿红,哎,绿个茵来哎嗨茵张生(海)李呀生像亲呀哎嗨人嗨嗯哎嗨哟。
旋律婉转圆润,情绪热烈欢快,许多衬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这种欢快气氛的表达,同时也突出了二人台所独具的地方特色。其他如《五哥放羊》《走西口》早已为人们传唱。
(四)碗碗腔
碗碗腔最早是由山西流传于绥德、米脂的民间音乐。顾名思义,早期艺人将点灯用的铁碗碗取下来,右手用铁筷子敲铁碗,左手打击檀板,左右手配合敲击,形成特殊的音响。白天艺人用晋剧唱傀儡戏,晚上用碗碗腔唱皮影戏。
碗碗腔原来曲调十分单调,后来艺人们吸收了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的许多唱腔,逐渐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艺术。下面是一首独唱《延安人民爱唱歌》:
延安的人民哎,那咿呀哈那哈,延安的人民爱唱革命歌,东梁上唱歌西梁上合。声声随着东风起,越唱心里越快乐,(就)心里越快乐。唱得那意志更坚强,刀山火海都敢过,唱得那胸怀更宽广,四化建设装心窝。革命歌越唱劲越大,改天换地英雄多,跟着共产党再长征,双手描画新山河。
碗碗腔现在除了清唱、合唱外,一些专业文艺团体还把它运用于小戏曲,深受群众欢迎。
六、大型套曲
大型套曲是指有故事情节、曲调多变的多段连篇的唱曲。陕北民歌中的套曲主要是洛川套曲和审录。
(一)套曲
套曲是流行在洛川一带的民间坐唱。它一般用一个曲调开头、结尾,中间插入一些小曲。套曲的曲调和眉户音乐极其相似,唱词多用衬词,演唱人数不限,多至一二十人。伴奏只用打击乐器,一般用假声演唱,中速缓慢,悠扬动听。下面是套曲中间插入的小曲之一《摘葡萄》:
姑娘想吃几颗酸葡萄,葡萄架搭得高,叫丫鬟搭上个板凳摘葡萄。左手缠住梢,右手摘葡萄,枝梢不牢闪了奴的腰,闪奴腰来倒把奴的花鞋掉,这才是为嘴伤身惹人笑。
(二)审录
审录是陕北民歌中流传最广、曲词最长的一部唱曲。唱的是妓女玉堂春和王金龙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语言通俗平易,曲调委婉忧愤,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悲剧境遇和她对王金龙忠贞不渝的爱情。目前根据子洲县老民歌手高忠山演唱的《审录》,共有六个部分,九腔十八调,演唱长达一个小时左右。下面抄录第三部分中的两段。
《苦莲花》:
叹了声苏三太得薄命,
可恨那三哥哥太狠心。
(你)贪了红颜女呀,
忘了奴的恩,
相思病害的奴实难撑。
《莲花落》:
但叫一声天儿哟,
这冤家为什么叫人心尖儿挂哟,
月儿弯弯照九州,
三哥哥欢聚奴还忧愁,
三哥哥身落在何方地,
家丢下苏三受忧愁!
审录的演唱自由,可以一人清唱,两人分角拆唱,演唱者可以立唱,也可以坐唱。据老艺人们讲各种场合均可演唱,如用“干货”的,即不用伴奏,在饮酒猜拳中演唱。也可用“半干半湿”的形式,即用打击乐作伴奏,在秧歌的小场中演唱。以上形式只能抽唱其中一两个唱段。正式演出,则要带“丝弦”演唱,演唱者手持竹板或四页瓦,伴奏乐器一般是笛子、四胡、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