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自学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资聪颖”中隐藏的秘密

有句古话叫“片饷证验”。这里的“饷”是指远行时带在身上、方便食用的干粮,类似干面包或是锅巴等,“片”则是碎片的意思,而“证验”则是“成为证据的经验”。因此“片饷证验”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仿佛亲自尝过一片干锅巴一样的经验”。“片饷证验”,这句话出自传授呼吸与冥想法的古书《龙虎秘诀》。

第一次尝试冥想的人通常都不太清楚究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看到冥想只是静静坐着呼吸的样子,便觉得无趣且累人,每个人都不例外。不过教导冥想的人却说,初学者本就如此,并建议他们即使不顺利也应该继续尝试下去。于是你带着“应该真的有点什么吧”的心情继续试下去,接着会突然之间遇到让你吃惊的时刻。无论是心情变得平静,还是脑袋变得清楚,都会是有点特别的经验。在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这似乎“还不错”,然后稍稍感觉到冥想的乐趣,真的只有一点点的乐趣。体会到这样一小点的乐趣的时候,就是直接品尝一片干锅巴的时刻。《龙虎秘诀》中提到,必须品尝到这样的乐趣,修炼才会有趣,而这就是“片饷证验”的道理。

学习也一样,一开始你肯定摸不着头绪,会怀疑:“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而一般人在这时通常会想,原来这就是学习,然后继续默默地做下去,接着突然有一天,会发生一些让你惊呼的事情。无论是突然记起课文内容了,还是突然会解题了,你都会在那一瞬间感觉到“原来真的可以”。而这就是“片饷证验”。从那时开始,你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信心。古书里说的“片饷证验”,就是“学习的初始”。但问题在于,在产生这种“做得到”的感觉之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现在,我们都知道只要开始独自学习,人人都能把书读好,不过如果只是嘴巴上说知道,却不打从心底相信这件事,那也是没有用的。

美国演员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曾在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上说道:“认为做得到跟做不到,两种想法都对。”为什么完全相反的两种想法都正确呢?因为如果认为自己做得到,这份自信便会产生实际能做到的能力;相反,若认为自己做不到,则会因为意志消沉而使能力消失。

因此,独自学习者如果怀疑自己,抱持“我真的没办法相信,我真的做得到吗”的想法,便很难体验到“做得到”的感觉,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好好试过,也正因如此我才会认为应该先告诉各位,其实每个人都能把书读好。这里有很多“做得到”的证据,想要做好独自学习,就是从真心相信下面这句话开始的:“学习是人人都能做好的一件事。”

没有人天生适合学习

学习是人人都能做好的一件事。尤其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是类似“在历史上留名”的丰功伟业,也不是明确的“大考满分、全国第一名”这种头衔。如果这里的学习指的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考取证件、通过升迁考试、累积人文素养等,那的确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事。不过,能百分之百同意这句话的人应该不多。我想肯定会有人认为“认真的确就会进步,不过……”,这些人深信世界上就是有无法超越的界线或是程度好到自己追不上的人存在。人们都认为每个人天生的才能本来就不一样,会认为每个人都有其极限与不同之处,且会用两个字来概括这种先天的差异:“资质”。

我们经常把“资质”两个字挂在嘴边。我经常听到别人说“那个人天资聪颖,但我很平凡”“这孩子资质很好,但就是不努力”“要是我也像他一样天资聪颖该多好……”之类的话。我在提供学业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人们是多么迷信名为“资质”的神话。人们认为要有好成绩就要有好脑袋,而且“资质”至关重要。即使有些人刻意不用“资质好、资质不好”这种说法,他们心中其实也抱持同样的看法。

在此,我将一般人对“资质”的看法整理如下:

一、有些人天资聪颖。

二、有些人资质没那么好,或是比较普通。

三、前两者都是父母遗传的,不然就是小时候就决定了的。

四、所以一和二都是固定的,不会改变。

五、能不能成为擅长学习的人,受到一和二这两个条件的高度影响。

实际上,人们认为的“资质”,其实就像计算机的“规格”。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储存容量是固定的,规格较差的计算机,玩游戏或上网的速度就较慢,也无法储存太多电影档案之类的资料,若不加额外的配备,那么基本规格通常不会改变。人的脑袋也一样,规格要好才能把书读好,是好是坏原本就决定好了,很难改变,这就是“天生的脑袋”的神话。

为此,在介绍独自学习模式之前,要先从理解“资质”神话有误开始。原因非常简单,错误的神话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若只是没有帮助那倒还好,事实上,人们对这个神话的认知,甚至会对学习造成危害。因为除了少数认为自己运气好、天资聪颖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才能、做不到。这样的认知会使一个拥有足够力量、能将固定在地上的木桩拔起的人,在一开始就放弃努力,像头被拴住的大象一样,明明能做得更好却画地自限。所以,无论你一直以来抱持怎样的想法,现在应该都能明白了,没有所谓“天生的资质”这件事。

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就曾通过实验让我们知道人的潜力有多么惊人。而我们也能透过这个研究中的几个要点,找到“为何必须独自学习”的强力证据。

一切都无关才能,而是练习的结果

无论在哪个领域,成功通常需要两个要件:“才能”与“努力”。才能是先天的,而努力是后天的。当你认为自己在特定领域成功概率较低时,让你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就是才能不足。若同样的情况放到学习这件事上,人们便会认为是“资质不够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成功所需的两个要件

20世纪90年代,安德斯·艾利克森主导的研究团队曾经在德国柏林进行了一个证明何谓“才能”的研究。他慎重地挑选了非常重视才能的领域,最后从各项艺术当中选了音乐。因为一个人在音乐与运动领域能否成功,都被认为与天生的才能息息相关。

由艺术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四个单科学院组成的柏林艺术学院,当时共有3600位学生,其中音乐学院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水平,皆获得各界的高评价。这所学校不断培养出足以代表德国的音乐家,在校生未来也大多会成为具备国际水平的音乐家。也就是说,柏林艺术学院拥有最适合进行才能研究的环境。

研究团队首先请教授选出有机会成为全球知名演奏家的学生,他们都是未来将成为超级巨星的顶尖演奏家;接着再选出虽不到顶尖程度,但仍能够成为职业演奏家的优秀学生;最后,学校里有一个班级,学生的目标不是成为演奏家,而是成为学校的音乐老师,研究团队也将他们纳入研究对象当中。接着,研究团队仔细调查了这群学生的学业成绩、大赛经历、术科分数等资料,以确认教授的眼光是否准确。完成调查后,研究团队将学生按实力分为最优秀、优秀与普通三个等级。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包括课程分量、练习时间、生活模式、音乐经历等,是资料极为庞大的“一切”。报告中密密麻麻地列出许多项目,其中包括学生的睡眠、饮食、课程、辅导、音乐成就等,团队请学生以15分钟为单位,记录自己每天做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之后,团队终于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

第一个共通点,是三组人开始演奏乐器的年龄都是8岁左右,到了15岁时决心走上音乐之路。没有特别早开始的学生,也没有人一看到乐器就仿佛有电流流过全身一般,感应到“这是我的天职”,这部分和一般学生很类似。一般学生也是在8岁左右进小学,15岁左右学生开始选择进入一般高中,还是进入观光、料理、动画等特殊专业的高中。

第二个共通点,是三组人每周都会花51个小时在学校课程、辅导等与音乐相关的正式活动上,这部分也跟一般学生类似。计算学校课程、下课后写作业、补习班或自习等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时间,会发现大多数学生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开始的时机差不多,从事音乐活动的时间长度也类似,但实力却有明显的差异,这不就是才能的差异吗?在此我要提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学生其实都非常清楚什么活动与提升实力息息相关,那个活动就是“独自练习”。

大家都知道必须独自练习实力才会提升,不过真正能做到独自练习的学生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独自练习非常寂寞。没错,每个人都想拥有曼妙身材,而不是松垮的腹部赘肉,也知道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少吃和多运动,不过真正能够付诸实际行动的人并不多。因为每天花90分钟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戒掉炸鸡、啤酒,晚餐改吃水煮的鸡肉和胡萝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独自练习就是这种“痛苦却能提升实力的活动”,而这三组人投资在这上面的时间截然不同。最优秀组与优秀组一周会花24小时独自练习,而普通组则只花9小时。每天的练习时间点也造成了差异。最优秀组与优秀组会在上午或刚过中午练习,而普通组则几乎要到傍晚才会开始练习。也就是说,最优秀组与优秀组会在最能专注的时间练习,而普通组则是在已经因为其他活动而疲惫不堪时,才会拖着步伐去练习。所有学生都知道独自练习是提升实力的重点,但却仍有执行上的差异,这就表示部分学生决定要多练习一点,而这些学生的实力的确更为出色。

而这里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就当普通组较少独自练习导致实力较差好了,可是最优秀组与优秀组的练习时间也一样,那两者之间应该就是才能的差异了吧?

研究团队仔细翻找庞大的资料后,终于找出了答案。其中的秘密在于学生的经历。

研究团队请每位学生写下开始学乐器之后每周的练习时间。演奏乐器的学生通常都会写“几岁的时候、一周上几天的辅导课、一天练习时间有多少”,团队便以这份资料为基础,计算这位学生迄今为止的练习时间,结果发现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截至18岁的累积练习时间,最优秀组为7410小时,而优秀组为5310小时,一般组则是3420小时。投资在练习上的时间,的确与实力息息相关,资料也显示,最优秀组与优秀组之间在累积练习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最后研究团队做出这样的结论:

一切都是练习的结果。普通组当中没有一个人的练习时间跟最优秀组的一样,也没有人练习时间只是普通组的水平,却好运地进入最优秀组。我们为了寻找‘才能’而开始这个研究,最后发现除了练习量的差距之外,并没有任何才能的踪迹。即便真的有才能存在,那它所扮演的角色也比人们想象的要薄弱。”

由此可见,在人们认为最看重天生才能的音乐领域得出这样的结果,那么只是阅读、背诵、解答或说明问题的课业学习又如何呢?若将安德斯·艾利克森的结论中的“才能”换成“资质”,那真相就很明显了。

一切都是学习分量的结果。普通组当中,没有一个人的学习分量跟最优秀组的一样,也没有人学习分量只是普通组的水平,却好运地进入最优秀组。我们为了寻找天生的‘资质’而开始这个研究,最后发现除了学习分量的差距之外,并没有任何资质的踪迹。即便真的有资质存在,那它所扮演的角色也比人们想象的要薄弱。”

我们或许曾经看着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朋友,想着他因为“天资聪颖”所以才很会读书。学校课程、补习班、自习,在眼睛能看见的学习时间里,两人做的事都差不多,所以我们会认为,是资质的差异造就了成绩的差距。不过成绩好的秘诀其实不在资质。如果朋友和你度过一模一样的学生时期,但学习成绩却比你好,那就表示他独自学习的时间很长。如果你们独自学习的时间也差不多,却仍有难以追赶的实力差异,那就是因为那位朋友一直以来累积的学习时间很多。

这明确告诉我们一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学习就得到好成绩。反过来说,只要学习,人人都能把书读好。只要照着对的方法去做,那么人人都能把书读好。这里所说的“对的方法”,是指能够提升实力的学习方法。柏林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共同选择、直接影响实力进步的活动,以及用数据证实“累积时间与实力成正比”的活动,那就是独自练习、独自学习。

为什么要独自学习,还有比这更具说服力的答案吗?

不知道原来他读了这么多书

我有个长得很帅的大学同学,就职第一年便成为公司宣传手册的广告模特,在探访公司的电视节目预告当中还获得了一个单独的镜头。他在乡下长大,从小就过着自在玩乐的生活,所以也很擅长运动,曾经带领法学院篮球队在体育大赛上获得冠军,过着人人称羡的人生。这样的他有许多优点,其中让他在大学时期鹤立鸡群的优点就是聪明。

就算不特别去提他大学入学考试考了第一名,也可以看得出来他真的“天生就很聪明”。

大学二年级时我发现,明明我们上课时间学的东西都一样,他却能像唱歌一样,把每个判例的重点内容背出来。判例是法院的判决文,在法学中,法院的判决文对解读法律条文非常重要。其他人都还在争论“判例用的是肯定句”“真的吗?不是否定句吗?”时,他却能够侃侃而谈,说道:“是‘因为这样那样’,所以是在表达肯定的立场。”并立刻背出判例的重要内容。每次看到他这样,我内心都感到十分惊讶。

而让我觉得他非常“聪明”的契机,则是高中时的一则逸事。

他偶尔会跟我们谈起高中时的事,内容都是这样的:在自习时间偷偷跑到学校外面去玩、跟朋友打台球、把漫画放在抽屉里上课偷看……他真的不是在吹牛,大学时他的台球已经有职业级的水平,所以我想:“原来真的有‘天生就很聪明’的人,脑袋好的人真的可以边玩边把书读好。”当时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几年前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我们大学时认识的几个好友一起去旅行,开车路上经过那位同学的老家,看见路标指向他曾经就读的高中,我们问他要不要回母校看看,他的回答却让我们非常意外。他说不要,说因为高中时期的生活模式让他非常讨厌学校。除了平日要在学校自习到凌晨2点之外,周六还必须在学校自习到晚上11点,只有周日可以在家吃晚餐。升上三年级之后,一个月只有一天不用去学校,能休息的日子只有全国模拟考周的周日,以及中秋节和大年初一。他住的地区并没有太出名的补习班,所以这些时间他都自己一个人读书。

我实在没想到他竟然花这么多时间学习。我高中时也有自习时间,但只到晚上10点,周末很少会花时间专注地学习。客观来看,他的学习量要比我多上许多。那些偷跑出去、偷看漫画、打台球的活动并不是他高中生活的全部。当我想到这里时,我突然领悟了。

我领悟到原来问题并不在于聪不聪明;领悟到他之所以能将判例倒背如流,是因为他刻意花时间去记,不是只看一次就记住;领悟到高中三年级时读很多书的“惯性”仍然留在他身上,所以进入大学之后,他依然花很多时间读书。那一瞬间我突然懂了。简单来说,他并不是聪明,而是就算没人在看,他也会花很多时间独自学习。

没有“天生的聪明才智”。即便每个人的理解能力、背诵能力都不一样,但那些能力也并非从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一个人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在课业上展现出的能力就会越好,也会变得越“聪明”,但这并非先天决定的,而是人人都能培养出来的能力。其实我们现在认为的“聪明才智”,并不是配备已经固定的计算机,而是更接近由累积的学习分量锻炼出的“思考肌肉”,如同认真运动肌肉就会变壮一样,认真学习就会变“聪明”。因此我们该做的事情非常明显,就是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把书读好,并且增加独自学习的时间,以切实帮助自己提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