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家风与眉山少年
苏家的足迹很早就踏上了眉山这片土地。唐朝武则天时期出了一位宰相,名叫苏味道,后被贬为眉州刺史。苏味道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至苏洵出生,即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苏氏在眉山生活已有三百余年。
苏轼生长于此,受益于自曾祖父苏杲那时便形成的家风,可以大致总结出三条。
第一条家风,便是天真豁达、乐观淡然。苏杲是眉山苏家最有影响力的一支。为什么有影响力呢?并不是因为官做得大,也不是因为家产丰厚。相反,他身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家庭,在川蜀人士大举变卖家产前往汴京之时,也没有以低价大肆购置土地。但正是这种天真豁达、乐观淡然的家风,给他带来了好名声。
苏轼祖父苏序的天真豁达,表现在一件事儿上。苏序的二儿子苏涣高中了,朝廷差人送来文书、官服,还有上朝的笏板。按道理,这么大的喜事儿,苏家一门上下应该张灯结彩地迎接才对。可是苏序偏偏跟个没事儿人一样跑到郊外会朋友,还得官差去寻他。他收到官服等物之后,居然把吃剩的牛肉用放官服的布袋装起来带回家。这一举动实在是令人称奇。
苏序在乡下居住时,田地不多,全部种了稻谷。他用收获的大米换来易于长年存放的稻谷,储藏起来,有三四千石之多。后来遇到灾年,苏序就从仓库拿出自己的储备,先给族人,然后给妻子娘家人,再给佃户和穷人,让他们都安稳地度过凶岁。
苏序平易近人,没什么架子,交朋友无论贵贱。这一点一直影响到了苏洵。苏洵其实也是率性豁达、仗义任侠的人。而苏轼身上,不仅有侠义之气,更有一种淡泊、乐观的精神。他在凤翔,可以纵论文人画主张;他在密州,可以如少年,壮志凌云;他在黄州,可以亲自耕作,以渔樵为伴;他在海南,参与制作东坡墨,还险些送命。而且,在惠州的时候,乐善好施的他联合弟弟苏辙,为惠州修建了东新桥与西新桥。
第二条家风,便是读书求功名,不经商。苏序本人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也不曾当过什么大官,但他说过:“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在苏序的心中,他更希望子孙们努力读书求取功名,而不是通过经商而大富大贵。
苏序的期待在他的二儿子苏涣身上首先得以实现。苏涣二十四岁就高中进士,拉开了苏家打翻身仗的序幕。但苏洵就不一样了,他不爱读书,喜欢四处游历,也不管家,活脱脱一个玩家,直到他母亲去世后,才有所收敛。友人曾对苏序说,应该好好管教一下苏洵。可是苏序护犊子,眼睛一瞪说:“他既然会玩儿,那学习还需要旁人担心吗?”这样的家长实在太难得了。
庆历七年(1047),苏序去世,那一年苏轼只有十岁。多年后,苏东坡还常回忆起他的祖父。苏东坡的侠义、旷达、乐观、天真,似乎都受他的祖父影响。而且,作为一代文学大家,苏轼的文学创作数不胜数,可是在这么多的作品中,都不见一个“序”字。在遇到“序”字时,他都会借用“叙”或“引”这两个字妥善避讳。
第三条家风体现在具有爱国忧民的情怀。虽然苏序没当过什么官,但他心里却装着百姓,前面提到他会提前储备稻谷,以在灾年和周边百姓共渡难关,便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他告诉子女,一旦有机会为官,一定要爱国忧民。
苏轼的伯父苏涣为官清正,在担任永康录事参军时,碰到灾年,受命开仓放粮,深得百姓爱戴。
苏洵虽然没有做过实际的官,但他的《六国论》满怀对时局的忧思和对天下黎民百姓的责任感,为身处的世事而忧虑。他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实际上忧心的是大宋王朝。他切合北宋王朝的现实情况,痛心其屈辱的求和政策,满怀对当朝未来命运之忧。他在深沉的批判中,将前车之鉴与告诫流溢于字里行间。
因此,爱国忧民的情怀在苏轼的身上尤为明显,他一生坎坷,数次被贬,可是每到一处都能以百姓事为先:在密州拿出库粮收养弃儿,在徐州与百姓抵抗洪水,在黄州拯救溺婴,在杭州疏通西湖,在扬州取消了“万花会”,在海南传播文化与农业技术……
苏轼在礼部的考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阐明了他一生所遵循的以仁治国的思想。苏轼在步入仕途之前就有宽厚爱民的心,这一点他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