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工作内容改变
当AI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我们的工作内容将如何改变?
我想从一个故事说起,故事的主人翁叫戴尔公司。可能现在大家都已经不熟悉这个公司了,它曾经是世界第一大PC(个人电脑)制造商。它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最早将PC销售方式进行了创新。在生产完成后,它发现很多公司不仅仅需要一台PC,而且需要1000台,还需要整个网络,更需要帮忙布局,连接其他设备,例如摄影设备与办公设备等。因此,戴尔公司最早划分出了几个部门,最重要的一个部门被称为大企业部,还有小企业部,最底层的是个人生产部。对于需要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客户,戴尔做到了一对一生产、一对一销售以及一对一服务。
于是戴尔产生了一个梦想,戴尔的梦想是什么呢?个人生产部也做到一对一,也就是卖一台PC给你,戴尔的梦想是通过一个虚拟团队来实现一对一生产、一对一销售及一对一服务的。这个虚拟团队有一个工头,其带领着10个工人,负责生产卖给你的这台电脑。销售是谁?售后维修由谁负责?当你遇到问题需要咨询时,寻找哪个电脑顾问?这些都由虚拟团队中的成员共同承担。因此,针对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每一台电脑的生命全流程都在虚拟团队的协作中得以完成。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是戴尔的愿景。当然,这个梦想在当时是相当遥远的。然而,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个梦想今天来看已经完全有可能实现,并且如清代风格的文化文物社群的例子一般,不再需要一个大公司、好组织架构与精心设计的流程来实现,而是个人靠着AI在社群中就可以实现。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将越来越脱离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特征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标准化生产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雷同。然而,现在我们已经迈入后工业时代,人们对分众化和差异化生产与营销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不再只在大卖场中逛,还在差异化品牌如Zira中找小批量生产的风格特殊的商品。人们追求的是小规模生产,甚至是限量生产,一个风格的商品小规模生产一两千件就结束,甚至限量生产几百件就结束。我们其实都在追求一对一生产、个性化消费及贵宾式服务。
如今,在信息时代与智能时代,一对一生产、个性化消费和贵宾式服务成为未来趋势。以戴尔为例,它的梦想是通过自组织的虚拟团队实现一对一的生产和服务。这种未来场景可以在各种社群平台中看到,每个社群都串联着一套价值链,让参与者在其中实现个性化服务。一对一的贵宾式服务中贵宾理财服务是一个好范例,现在想要理财专员服务的银行客户需要至少500万元的存款,但能不能想象有一天,在AI的协助下,每一个人,就像戴尔的梦想,都能享受贵宾理财服务?一个学生开了个户,只存了500元,银行就会给其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现在当然还不可能。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有没有可能实现?这就是一个场景,一系列特有的AI工具被每一个理财专员掌握,生产效率十倍百倍增长,这个梦想将会成真。
再以清代风格的文化文物社群为例,可能这个社群中有50000个人。今天我可以设计一个电脑鼠标垫,上面写着“朕知道了”;明天我可以设计一件中式衬衫,衬衫上有乾隆皇帝用过的龙纹。设计完成后,我就在社群中推出,并接受订单。有人要。于是一对一生产开始,有生产者用3D打印了之后寄给买家。
社群助力了这个过程,有人在那里专门做设计,有人既有兴趣传播知识又是消费者,有人既是设计者又是消费者,还有人是3D打印者,是生产者,甚至有人可以同时担任这三个角色。另外,有人在那里做营销,营销者开始把这些东西包装起来,发觉这个产品竟然也很受一些其他社群的欢迎,于是就小批量生产,让它走进更广泛的市场,甚至在百货公司中陈列销售。
我有可能一个人会加入很多个创意社区。我的职业不仅仅是做清朝风格的衣服设计,我也可能跑到一个建筑群里,因为我本来是建筑师,可以给别人画建筑设计图,把“样式雷”的风格融入别人的建筑。这种选择了很多平台去“创业”而不是找工作的人,将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
这个清朝风格的文化文物社群也可能会分化,本来有50000人,但渐渐地分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群,20000人在乾隆时期文化的子社群中,8000人专门做慈禧太后相关的。乾隆时期文化爱好者又分化了,3000人专门做乾隆历史相关的,4000人则专精于书画,等等。社群中有子社群,子社群还有子子社群。
这种几百人到上千人甚至10万人左右的社群,都是资料共享的,成员的资料是相互公开的,谁都可以用其训练自己专用的AI工具。这样的社群也可能是500人以下的子子社群构建起来的,一个清代故宫文物底下分了不同时期,时期底下又分了不同兴趣类别──历史、服饰、书画、文学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一个未来的一对一生产和服务的主要场景。
这种场景可以说是基于自组织的,在平台之上,大家自组织成各类小团队,因为要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各不相同,各类团队又会随时聚合,事成就随时散去,因项目而生,这是不是很像戴尔梦想中的虚拟团队?AI会为每个角色及每个团队提供资料收集、分析、预测、解释及决策辅助服务,也会把团队与团队智能地串成一张又一张的网络,从而对团队的协调与整合加以辅助。
这种网络式组织正是未来最主要的组织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