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给咱拿下这老匹夫!

国子监。

此刻这里重兵把守,宋濂和十几位主考被关在这里。

房间里,一众主考面如死灰,唉声叹气。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凶多吉少了,恩科出现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实在是让他们百口莫辩,只得自认倒霉。

如果复阅的结果和他们的一样,他们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如果不一样,那他们的脑袋铁定是保不住了。

甚至那些被录取的学子也要受到牵连。

人头滚滚落地。

谁能想到,大明的首届恩科如今竟然要发展成为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案……

宋濂坐在座位上,闭着眼睛,神色平静,但心中其实一点也不平静,藏在桌子底下的手都忍不住微微发颤。

就像他和马皇后说的那样,他这个年纪了他不怕死,但是他不甘蒙受不白之冤,一世清明扫地,更怕影响他的后人。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是如此煎熬。

他已经快要熬不住了。

这时……

“宋大人!”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叫唤,紧接着,一个国子监的祭酒推门而入。

宋濂噌的一下睁开了眼睛,其他人也是连忙迎了上去,将祭酒团团围住,眼神直勾勾的盯着祭酒。

祭酒喘了一口气,这才道:“宋大人,众臣已经将所有考卷阅完,最终结果与录取的进士相差无二,所以,本届恩科所录取三十六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众主考闻言如获大赦,振臂高呼,有的甚至痛哭出声。

而宋濂整个人似是没反应过来一般,仍旧愣愣的坐在座位上。

“宋大人,我们得救了!”一个主考兴奋的对宋濂喊道。

“呼——”

宋濂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下一刻,竟是直接晕死了过去……

……

武英殿内。

朱元璋看罢复阅结果,沉默良久。

这个结果让他有些无话可说,百官复阅的结果和宋濂的他们一样,也就是说宋濂他们录取的三十六位进士没有一点问题。

但是偏偏就是这么的巧,三十六位进士全是南方人,就算是公正的又如何?北方学子岂会甘愿?北方各省岂会甘愿?

难啊!

越是这样越难啊!

原本只要狠下心来将宋濂他们推出来,便可以平息民愤,但是现在不行了。

该怎么办啊?

朱元璋一个头两个大。

朱元璋越想脑袋就越发胀,索性不再去想了,抬眼看向朱标,问道:“标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儿臣相信宋先生的操守,他不会徇私舞弊,所以儿臣也一直在苦思这个问题,儿臣认为,造成今日取仕窘境的,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宋元以来,北方战事频繁,即使是现在,蒙元势力虽然已经被消灭许多,但仍然盘踞在北方,对北方时长怀有觊觎之心,多次南下入侵,这使得北方仍时不时陷入战乱当中,而南方相对安定,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历来又是物华天宝之地,世家众多,又喜吟诗作赋,因此,被录取的学子大都来自南方,其实是正常的。”

“再者,此次恩科,北方学子需要千里跋涉而来,有不少学子甚至没有条件前来,而南方学子,特别是江浙一带,可以说就在家门口考试,参与考试的学子人数众多,南北方学子不仅比例失调,南方学子占尽天时地利,以逸待劳,成绩更好也是情理之中。”

“三者,黄河以北刚刚平定不久,那里的部分学子,恐怕仍然恪守前朝的君臣之道,对大明新朝心存观望,所以并不是所有学子都前来应试。”

“所以,儿臣以为,本次恩科上榜都是南方学子,虽然为历科仅见,但却不是没有理由的。”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而后却是轻叹道:“不错,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可恰恰因为这样,这件事情才难办啊,你说咱处置宋濂他们吧,那摆明了是冤枉他们,让他们背锅,不处置他们吧,北方学子又如何肯善罢甘休?”

朱标颔首。

评选结果一致,只能说明宋濂他们没有徇私舞弊,但那并不能平息北方学子的怨愤,到时候仍然会有流言会说,朝廷和宋濂他们串通一气,或者说宋濂他们在试卷上做了手脚等等。

上榜的全是南方学子,这是历史仅见,这个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流言蜚语,相信阴谋论,而不会去相信官方的说法。

这确实是一个难以两全的大难题,就像一张被子不够长一样,盖了头盖不了脚,盖了脚又盖不了头,此时南方学子和北方学子就像是头和脚,顾此失彼。

朱标想了想,道:“父皇,儿臣想出宫找一下杨先生,看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朱元璋点了点头。

上一次山东河南两省天灾,就是朱标去找杨炎商议出的法子。

杨炎总是能冷不丁的给他们以惊喜。

不知道这一次怎么样?

朱标刚转身刚走了两步,却突然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咱和你一起去。”

他在宫中苦思了一夜,并没有什么头绪,正好一起去见见杨炎,看能找到什么头绪没有。

杨炎看待问题的方式总是与其他人不一样,也许有什么头绪也说不定。

“来人!”

随着朱元璋的喊声,一个太监应声而入。

朱元璋道:“你去传咱的旨意,就说恩科之事明日再议,让奉天殿的大臣们都回去休息吧!”

安排完事情后,父子二人简单吃了点早膳,便一起往宫外走去。

又是在出宫的长长的千步廊上,他们又撞上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尚书钱唐。

钱唐刚刚阅完卷,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一听说议事取消就都溜回去睡觉了,而他是越熬越精神,正打算去找朱元璋商议一下该如何处置那些闹事的学子。

见到朱元璋和朱标一前一后往宫外走去,钱唐连忙迎了上去:

“臣,钱唐见过皇上,见过殿下!”

“不必多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并没有停下脚步直往宫外而去。

钱唐跟了上来,一边跟着一边问道:“皇上,殿下,你们又要出宫?”

又?

一个又字,让朱元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昨晚回宫的时候就是钱唐拦住了他们,不过昨晚事态紧急,朱元璋没有跟钱唐计较。

没想到今天钱唐又凑上来了。

朱元璋没好气道:“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钱唐道:“皇上,昨天北方学子闹事,已经有一部分带头闹事的学子被关押在刑部,请问皇上,该如何处置?”

“还有,今天仍有学子闹事,又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暂时不想理会这些烦心事,边走边道:“等咱回来再说。”

听了朱元璋敷衍的话,钱塘一张老脸忍不住就板了起来。

“皇上,昨天您和太子出宫一出就是一整天,出了那么大的事,却群龙无首,朝廷上下找遍了整个应天府都找不到您,现在您又取消议事,和太子急匆匆的出宫,究竟有什么事比现在恩科的事还要急?”

“如果是以前,老臣不敢管,也不会管,但是现在可是多事之秋啊,千头万绪都汇集到您二位那儿,一桩桩一件件都等着您二位拿主意啊!”

钱塘越说越激动,一张老脸涨得通红,鼻翼因为过于激动而张大。

朱标想要拉都拉不住。

钱唐上前一步道:“圣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闭嘴!”

朱元璋忍不住喝停了钱塘。

但钱塘仍旧梗着脖子,道:“皇上,您不让臣说,臣也要说,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如果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犯错,任由皇上不作为,那才是作为臣子的失职!”

朱元璋终于破防了,气急败坏的吼道:“毛骧,给咱拿下这老匹夫,等咱回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