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讲历史,皇帝气死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刘彻:怪不得有一股熟悉的感觉,原来是故人之姿。

“多民族文化融合,甚至那群草原人还能当官?”

刘彻倏然瞪大眼睛,一想到能跟草原人共事,跟草原人同呼吸一处空气。

身子瘙痒难耐极其难受。

“荒唐至极。”

“汉匈不两立!”

“如此行径抛弃我大汉边陲子民又有何两异?”

刘彻愤怒拔出腰间佩剑,一剑削掉桌角。

“传令!”

“自朕以后,我朝子民、女子不可同匈奴联姻,不可同盟国匈奴讲和!”

“战至最后一刻!我汉朝铮铮铁骨岂可惧怕一无脑匈奴?”

刘彻蓦然睁开布满红丝双眼,血红双眸扫视群臣。

公孙弘急忙出列,恭敬开口:“臣领旨!”

……

“多民族文化融合?”

嬴政下意识反对。

如此一来,我大秦之人血脉要流淌一份匈奴之血。

“区区卑劣蛮夷,掳我百姓,灭我大秦子民家园,肆意屠戮,还好意思民族大融合。我呸!”

王贲愤愤然然,不顾形象当着众人面狠狠啐一口。

群臣皆惊,小心看向嬴政,见面色平静,又悄悄离王贲远了些。

私情较深之人心中已经开始祈祷王贲不要死的太惨。

王贲后知后觉,挠挠头不好意思:“陛下…臣情难自禁,一时失态,还请陛下处罚臣!”

嬴政微微颔首。

疑惑看了眼王贲周围。

刚刚还记得他们站位挺密集的,一会儿功夫距离这么大?

环顾群臣后,不由苦笑几分。

“寡人是什么人形巨兽么?尔等这么惧怕寡人。”

“寡人莫非是什么不世出之暴君?”

一番挑逗之下,紧张气氛骤然消失,嬴政轻笑:

“不过…这也不失一個法子。”

……

“民族大融合…几乎历朝都有被匈奴袭扰的困境。”

“和亲解决不了问题,武力也解决不了问题,同化也不行。”

朱元璋皱起略微发白的眉头,前朝无数人已经亲身实验。

汉武帝主张一战灭尽匈奴,后面却还被匈奴反击回来,反而自己穷兵黩武,迫下轮台罪己诏。

唐太宗以柔和兼武力驯服匈奴,后面国威沦丧,士气衰落,又开始作妖。

完颜构以俯首称臣为主线,最后结果不言而喻,死的更惨,姓都被人改了。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这群人还真是一大毒瘤。”

朱元璋微微一叹,派遣数次入草原北伐,每每大捷,终究有些尾巴扫不干净。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他看向朱标,充满希冀以及最深处的担忧。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朱标会用什么政策。

“也挺好…至少咱大明依旧昌盛。”

至少父慈子孝…

……

“太宗军事上达到孙子兵法完美境界,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政治上做到并驾三皇五帝唐以前以尧舜禹为楷模,唐以后以太宗。”

“经济没的说,文采上舟水同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铜镜理论举世闻名。”

“科技上不管是明光铠还是唐刀放在世界上屈指可数。”

“哲学上《贞观政要》教后世帝王如何做明君,其他人根本学不会,李隆基学了一半就开创了开元盛世。”

“不管是叶卡捷琳娜、伊丽莎白等等欧亚,大多只是太宗一個缩影版。”

………

曹操:这么完美?孤不得不承认是孤小瞧你了,没想到无数年过去竟然出现这等天纵之才,隐有孤当年雄风,要是喜欢人妻就更好了!

汉武帝:花了多大代价让一个人这么吹捧你,朕不服!

高洋:好完美,我好喜欢,李世民,你的尸骨可要遭老罪了!

……

李世民嘴巴笑得都合不拢:“都是虚名,都是虚名。”

“人生在世,岂能在意这些虚无缥缈之名头,你说呢无忌。”

长孙无忌笑眯眯点着头。

荧幕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句句中肯也是现实。

忽然一想,感到牙疼。

怎么会有这么优秀的人?

也是…不这么完美怎么会遇到我呢?

长孙无忌笑容可掬,笑得更加灿烂。

李世民狐疑,你怎么笑得这么开心?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夸的是你。

不知…他们又会有何感受。

抬眼,望见天空曹操等人飘过去的言论。

笑容一僵。

……

李世民:不是,太过优秀果然会遭认嫉妒,一个惦记朕尸骨,一個惦记朕是否热衷人妻,承认朕是你们偶像有这么难么?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闭着眼睛,荧幕中风速传来一句句话。

见他嘴角扬起的弧度越来越大,扶额长叹,突然有点丢脸是怎么回事?

……

嗤——

嬴政轻轻嗤笑。

“没想到还是個骚包。”

“看来全身上下无可挑剔,除了一些黑点跟寡人一样完美。”

“不对,寡人比他还完美,这天下是寡人亲手拿下来的。”

心底愈发期待起来荧幕会如何点评自己。

李世民都说的这么完美,寡人比他还要强,总不能不如他罢?

同一时间

刘彻脸都被气成猪肝色。

“小人得志,小人得志!”

“等荧幕介绍到朕,朕一定要好好的批判你。”

“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什么才是真正的汉认脊椎。”

毕竟汉人称呼都是因我汉朝而来。

……

“即便是完美如太宗不免都有一个完美的偶像。”

“可以说,一代军事水平近乎决顶,武功极强的太宗最后谥号是一個‘文’。”

“很大的程度都是因为此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宗死后几百年内,有一位皇帝同样起义,同样成为太宗。”

“两者经历相同却又大不相同。”

……

“太宗文皇帝?”

刘彻后知后觉才发现。

以军事水平著称的太宗,最后竟落下一個文皇帝称呼。

他偶像是谁呢?

以文为谥,定然崇尚其意,那为何偏偏是文呢?武不行么?

刘彻绞尽脑汁思索着,眸光不时看看缺角的案牍,看看天空、殿宇角落。

忽然,想到太宗说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浩瀚格局在面前铺展,一股熟悉感觉蓦然升起。

刘彻皱着的眉头悄然舒展,健硕身子骨悄然抖动,淡淡忧伤弥漫在眼底。

想到一位真正意义上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

“怪不得有一股熟悉的感觉,原来是有爷爷之姿。”

这一刻,刘彻忽然认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