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安印象
我去过两次西安。
第一次是1994年的国庆节,在西安的大伯前一阵子生病住院,父母派我去看望,再一个是因为我没去过西安,借此机会可以到西安玩一玩。五叔家在铁路上班的堂哥带我去的。
10月1日早晨10点钟,堂哥带着我上了临汾开往西安的火车,这是一趟慢车,去西安需要8个小时。到了西安已经快天黑了。堂哥来过大伯家,他带着我很快就到了大伯家。伯父伯母接待了我们,家里只有老俩口和孙子,伯父家的两个哥哥不在这边住。大伯前一阵子生病住院,出院后在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康复了。大伯年轻的时候就在西安工作,很少回家,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家里他跟父亲的那张合影上。这次见到大伯,觉得他跟父亲长得很像。父亲兄弟7人,其中大伯父、三伯父和我父亲长得比较像,脸形瘦,身形也瘦,其他四伯,六叔、七叔比较像,脸形胖,身体也胖。看到大伯身体状态很好,我们都放心了。
第二天,堂哥带我去西安古城玩,我们先乘公交车去了西安最大的百货大楼。上车之前,堂哥再三提醒我把东西看管好,说公交车上小偷很多。上车后,我极小心,好在没发现什么小偷。我们去的这个百货商场在西安很有名,比我们当地的商场大很多,我们在里面逛了一圈没什么东西好买,就出来了。
西安既是国际大都市,又是一座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秦朝虽然建都在咸阳,可是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XA市境内,世界闻名的兵马俑、秦陵在西安的临潼。它还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唐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史称长安。
堂哥要带我去小雁塔,因为距离不是太远,我们步行去。西安的气候要比临汾暖和,大部分人还穿着短袖。我们步行一路,难免口渴,那个时候,路边摆着好多茶摊,非常便宜,一杯茶才几毛钱。要是口渴了,我们就找一个茶摊喝杯茶歇歇脚再走。终于到了小雁塔。因为堂哥来过西安几次,去过小雁塔,他只给我买了一张票,让我自己去逛。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它跟大雁塔成为唐代长安城保存下来最为重要的标志。小雁塔原有15层,现在保存下来有13层。进去游玩的时候,还可以从里面登塔观赏,我随着游人顺楼梯往上爬,越往上爬,空间越小。最后,只容一个人上下,我上去看了一下,就赶紧下来,好让别的游客也上去看看。
从小雁塔出来,堂哥说,这里离大嫂承包的商店不远,可以去她那里看看。昨天晚上,大嫂来大伯家接侄儿,我们匆匆交谈了几句,她就带侄儿回家了。我也想过去看看她。于是,我们就又开动11路汽车,步行前去。同样,口渴了,就近找茶摊喝茶歇脚,倒也别有一番惬意。
到了大嫂承包的商店,这个商店虽然比我们刚才去的那个商场小了一些,但也挺大,大嫂承包的是其中的一个柜台,售卖男式服装。大嫂看到我们,很是热情,把我们让进柜台里坐,关切地问起我和堂哥的情况。她听说我已经有了对象,就催问堂哥的对象谈得怎么样,可得抓紧。堂哥有些不好意思,不愿意再谈这个话题。我们就聊开了别的,大嫂很健谈,她说的是地道的西安话,西安的方言很有特点,口音跟我老家万荣方言有些像,只是说到最后拉个调调,显得有些俏皮。
我发现大嫂很会做生意,其间,有两位顾客看了衣服,都有些犹豫不决,大嫂三言两语就劝对方把衣服买了,我对大嫂的经商才能很是佩服。临来之前,我就听母亲说过,大嫂一直在做生意,特别能干,今天见了,果然如此。大家又聊了一会儿我和堂哥就告辞回大伯父家了。
10月2日,堂哥要带我去兵马俑。兵马俑在XA市临潼县,现在已经改成临潼区。我们打算坐长途汽车去临潼。长途汽车站附近,有许多中巴车在招徕生意,他们听说我们要去兵马俑,就劝我们上他们的车,说可以管来回,还是一日游,我们要是去了除了兵马俑,还可以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华清池等景点。我们听了,觉得这个挺划算的,就买票上了车。中巴车上有一名司机,一名导游,还有一个小姑娘,一共三个人。导游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非常热情,口才极佳,她说:“上了咱们车,咱们就是一个临时的集体,一个旅游团,我们这个车车号的后三位就是咱们这个团的名称,一会儿到了景点,大家游玩,我们在停车场等大家,大家一定要记住车号的后三位,一定要找到咱们的车。”在去临潼的一路上,她还给我们讲起了西安的历史文化,流传很广的“西安十大怪”等佚闻趣事。路过一个果品批发市场时,还给我们介绍这是全西北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还介绍了临潼特有的特产——石榴。果然,快到临潼时,我们看到路边摆了许多卖石榴的摊子。临潼的石榴非常有名,个头大,红艳艳的,石榴子颗粒分明,晶莹剔透,吃到嘴里汁水饱满,非常可口。那时候,临潼石榴不称斤,论个儿卖。回家之后,我一直后悔,当时没买几个带回来。
第一站先到了西安事变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着西安事变的一些史料,还有一个蜡像馆,里面有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人的蜡像。有不少人在跟蜡像合影,堂哥也鼓动我上前照相,我就在蜡像旁边照了张像。
出了西安事变纪念馆,我们又上了中巴车,前去下一个景点兵马俑。堂哥说他去过兵马俑,就不去了,给我一个人买了票,我跟随大家去兵马俑参观。
兵马俑世界闻名,据说,外国游客来中国最想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BJ的故宫,一个就是西安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死后的陪葬品。奴隶制时期,奴隶是奴隶主的附庸品,奴隶主死后,奴隶作为殉葬品要给主人陪葬。秦始皇改用陶俑陪葬,从活人陪葬到陶俑陪葬,这应该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成封建制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吧。
兵马俑的俑坑罩在一个巨大的玻璃建筑里,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俑坑的全貌,南边是一号坑,四面有斜坡门道。当然,游人只能在上面观看,不能下到坑里,一号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分别是二号坑和三号坑。跟一号坑比起来,二号、三号坑的规模小一点。有专家推算,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地下兵阵呀,一个奇迹。秦始皇统治时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长城,一个就是兵马俑。
兵马俑展区规模宏大,加上现场导游解说,耗费了不少时间,不过收获确实很大。在景区,我还买了一个秦代马拉战车的工艺品模型。
从兵马俑出来,车子又把我们拉到了华清池,那里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游玩嬉戏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神话的见证。不过,我听说,华清池并不像影视剧里拍的那么好,而且里面的水也干了,我就不太感兴趣,就没有去,堂哥也没有去。
等其他游客从华清池游玩出来,今天的游玩就结束了。中巴车送我们回家,导游逐一询问我们在哪里下车。车上有不少人要乘火车离开西安,导游就让司机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我们要回大伯家,中巴车把我们送到大伯家附近。
第二天上午10点,我和堂哥跟伯父、伯母告了别,坐上了回临汾的火车。短短的两天,我对西安的印象很好。气候宜人,空气干净。听堂哥说,在西安,白衬衣穿一周都不会脏。还有,西安有着西北高原特有的天高云淡的景象,在这里,感觉很舒适。西安是个风水宝地,景色秀丽,尤其是水质特别好。在西安游玩期间,我发现西安当地人的皮肤都很好,不管男女老少皮肤都很白、很细腻。就拿我大伯来说,就比我父亲白了许多。
我第二次去西安是2013年,是给母亲看病。2011年12月,母亲在我们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2013年,病情加重,右腿膝关节肿胀疼痛厉害,后来连走路都要靠拐杖。当地医院诊断时,又有了不同意见,我们都很担心,那一年的春节都没有过好。后来,父亲的一位同事给我们推荐了西京医院的一位骨科专家,我们决定让专家确诊一下,再一个看有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于是,2013年正月十六,我、我弟和我爸妈,一行四人动身去西安。这一次,由弟弟开车过去。2011年,弟弟考取了驾照,为了全家外出方便,父母买了一辆面包车。我们开车从临汾出发,一路高速,过了黄河,经过SX省的韩城市,最后到了西安。幸亏得到西安大伯家的悉心安排,我们顺利的在西京医院附近的酒店住下,准备第二天就去西京医院。
这次西安之行,让我对西安的印象有所改变。一来因为母亲的病,我们到了西安也没什么心情游玩。直到后来,母亲的病确诊,又排除了最坏的结果,我们的心情才有所放松。弟弟是第一次来西安,就利用这最后一天,我们到西安古城里游玩。再一个,这时的西安好多地方在拆建大兴土木,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尘土。我们在西安的几天,整天都是灰蒙蒙的。这跟我上次来西安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连我妈都说,怎么觉得西安还没有咱们临汾干净呢。
西京医院离古城区不远,跟前一次在西安城游逛一样,我和弟弟还是步行前往。
我们第一站是去西安的钟楼。西京医院在西安古城东面,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西安古城的东门。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共有四个门,分别是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我们就是从东门长乐门进的城。XA市政府出于对古城墙的保护,不让游人上城墙游玩,我们就在下面看了看。
西安古城里比较著名的景点是钟楼和鼓楼,在钟楼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钟楼和鼓楼距离不远,买通票更实惠,我们就买了通票。
资料显示,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984年),它的原址在今天西安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后来西安城城市发展东扩,钟楼整体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钟楼二楼的西墙上,嵌有一块石碑,上面有《钟楼东迁歌》,记录了钟楼整体迁移的过程。
钟楼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设计构造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造型美观、设计科学,就是放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钟楼里的大钟安置在西北角,逢年过节都会敲响,祈福平安。需要一提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口大钟,并不是钟楼最先的那口钟。最早的那口钟名为“景云钟”。景云钟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亲自为其撰写铭文。可惜的是,安史之乱中,钟楼化为灰烬,景云钟也废弃不用。直到明代在原址上重建钟楼,景云钟得以重新启用。奇怪的是,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当时还流传着“历世久远,神武有灵”,因为是唐代重器,不愿意被人挪动。还有“钟置于室内正好像是‘待瓮以呼’应该移到楼外”,等等。使得这口钟更神奇了,也给钟楼的历史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后来按照“景云钟”1比1的比例仿造的。
在钟楼,正好赶上一场名为“晨钟暮鼓”的仿古仪仗表演。我们赶紧找位置坐下来,整个演出也就十来分钟,非常精彩。因为还要去鼓楼,我们在钟楼上稍微转了转,就下楼前去鼓楼。
西安鼓楼距离钟楼大约几百米的距离,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9年)、乾隆四年(1740年)两次重修,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
西安鼓楼占地面积将近两千平方米,南北开有拱形门洞,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鼓楼主建筑为梁架式木结构楼阁,上下两层,重檐三层,在下面看上去,整座建筑雄伟庄严。鼓楼这边也有表演,因为刚才在钟楼已经看过了,我们就没有再看。
从鼓楼出来,已经到了中午,我们找了家面食店吃了饭,就准备去另外一个景点:碑林。据说,碑林也很著名,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处所。上次跟堂哥到西安没有去过碑林,这一次一定要去看看。
吃了中午饭,我们就动身去碑林,碑林位于XA市碑林区三学街,我们依然步行过去。上次来西安的时候,路边摆着许多茶摊。如今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那些茶摊退出了历史舞台,被各类饮品店、咖啡店、快餐店所替代,即使路边有小摊,也只售卖瓶装水和饮料。
我们买票进了碑林景区。碑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他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碑室7座、碑廊8座,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一共有12个展室。
我们重点看了第二个展室,这个展室里陈列的全是书法名家的作品。有我们熟知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家庙碑》,欧阳询的《黄甫诞碑》。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书法时,老师大力推荐过的。现在身临其境逐一观看,无不令人肃然起敬。更可贵的是,这个展室还有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刻制的王羲之的墨迹《圣教序碑》,这个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的是当时著名佛学家玄奘法师,还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无比珍贵。
我们又观瞻了其余展室,无一例外,全是珍品。
从碑林出来,我们看到碑林附近有一个古玩市场,就去转了转。这个市场的规模不小,卖什么的都有,纪念品、工艺品,也有一些被卖家称作古货的字画、瓷器、古币等。
我们在一个卖纪念品的摊位上看到摆着许多毛主席像。弟弟开车,我就给他挑了一个金属铸成的毛主席半身像,可以放在他的车上。因为当时我也在学驾照,弟弟劝我也买一个,我就挑了一个精致的主席像挂件。
在一个刻章的摊位上,我们还给女儿和侄女各刻了一个小名章。摊主很热情,让我们先挑选石材,还说,现在都是电脑刻字,很快的。他摊子上石材很多,颜色也很丰富,我挑了两块酒红色的不规则的小石块。店家拿上石块,又让我写下两个孩子的名字,让我们稍等片刻,便离开了。不多一会儿他就回来了,章子刻好了。我接到手里,这是两个阴文隶书体的名章,配上酒红色的石头,特别精致,弟弟看了也很满意。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可能是在拆建、修路,公交车不方便,我们等了半天也没有等上。弟弟说:“还是走回去吧。”是呀,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打出租万一让人骗了,给你多绕路花冤枉钱。于是,我们又“腿着”回去了。回到酒店,我的脚生疼,躺在床上一下也不想动了。
爸妈看到我们买的毛主席像和那两个小名章,都说挺好,问了价钱,妈妈说挺便宜的。回家之后,我把两个名章给了女儿和侄女,她们都很高兴。
这一次,我们在西安待了九天。来西安的第一天,我们一家去大伯家看望了大伯母,2000年的时候,大伯去世了,伯母已经八十高龄。在我们离开西安的前一天晚上,伯母和堂哥堂嫂们来酒店看望父母,大家见面分外亲热。说起家里的老弟兄,三位老人都是感慨万分。父亲兄弟姐妹八个,老大在西安,老二早夭,老三在老家务农,老四在垣曲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老五是我父亲,我们一家在临汾,老六在老家村里保健站当医生,后来跟随堂哥去了永济。老七原来是在老家县城上班,因为堂弟在永济工作,退休后,他和七婶要给堂弟看孩子,老家永济两边跑。老八是我姑姑,原来也在老家农村,因为姑夫是建筑商,在永济有工程。后来,姑姑一家也在永济定居了。可以说,父亲的兄弟姐妹长年不在一起,难得见面,见一次,大家都觉得特别宝贵。那天晚上,大伯母跟我父母谈了好久,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好在堂哥开车来的,很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退了房间,就动身回家了。
在车上,我一直在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来西安,希望西安能恢复到那种天高云淡、风景秀丽的样子。毕竟西安是西北最大的城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也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希望西安留给人们的印象永远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