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1986年当正畸医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5/50000745/b_50000745.jpg)
第65章 证道成神
还没等宴会结束,陈老以身体抱恙为由,先行离开了。
宴会结束后,小拉向丁虎打听陈老身体的状况,只迎来丁虎无奈的摇摇头。
“陈老状态,不太好。其实院里已经下达通知,让陈老在家静养。”
“可是陈老不答应,门诊上不了就上上课,陈老总在跟我说,这一辈子都扑在口腔上了,放心不下我们几个学生,也放心不下秦都口腔医学院。”
“这不,我们学院接到通知,要求设计规范化诊疗以及手术流程。最近陈老可没少为这件事操心。”
说到这,丁虎顿了顿,他知道小拉跟团队合作做的那场颌面外科手术的消毒处理可以称之为当时最高水准。
如果这件事上,小拉能给予帮助,那将顺利不少。
但是,这件事丁虎又不好意思直说,毕竟在他看来,这件事会增加小拉很多负担,小拉是带着交流学习的目的来的,不是秦都外勤的人员。
而丁虎的思想斗争,没有表现在明面上。
宴会结束后,秦曼丽两人仍然是肩负起把小拉武朋送回招待所的任务。
而在路上,秦曼丽鼓起勇气问小拉。
“小拉,你这么优秀,一定有很多男生追你吧。”
“应该没有人追我吧,平时都在忙,没大注意这些事。”
“准确来说是天府学院没人敢追小拉。”
武朋从后面精准的补了一刀。
“我就觉得小拉还会格斗,英姿飒爽的多帅哇。”秦曼丽反驳道,同时脸上升起一抹红晕。
面对同样打不过的秦曼丽,武朋此时选择闭嘴不言。
回到招待所,秦曼丽在小拉屋子又跟小拉聊了会天,最后在韩广正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招待所。
对面的武朋此时拎着烧烤进了小拉的房间。
“那姑娘,好像喜欢你。”
小拉接过来香喷喷的羊肉串大口吃着。
“没有吧,你是不是感觉错了。”
“all right.”
武朋说完这句又拿出甑糕来给小拉。
“多吃点,这边不吃脑花,不然给你买点脑花补补脑子。”
“迷信。”
留下这俩字后,小拉开始埋头苦吃。
武朋在一旁咬着一串羊肉串,肉到嘴里反复咀嚼着,迟迟没有咽下去。
连着几天,小拉都在给秦都医学院的老师们上课,在把正畸这块知识梳理清晰后,还渗透着讲了一些关于颌面外科的内容。
虽然时间只有一周,就像速成班一样,但是这种概念性的东西对于这些老师来说。
就是具象化了未来发展方向。
这个打基础可不同,这些老师到现在这个阶段,病例积累量不少了,而且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十分夯实。
差的就是这一点点顿悟。
所以这几天老师们总是在这个状态下听课,就是又哭又笑。
有的是因为学到了新知识发自肺腑的开心,也有的是因为自己主攻的方向走了岔路,而难过。
其实小拉自己对正畸这条路隐隐有一个分层。
两百个病例以内,能够排齐整平大部分牙齿,矫正过程中遇到坑,需要寻求上级帮助才能解决。
对于功能和美学的平衡度掌握不够好。这种正畸医生称为初级正畸医生。
自己做的完整病例,在二百以上,八百以下。这种医生,他能规避大部分矫正的时候遇到的坑。
像拔牙容易失去支抗的会提前增加支抗,牙根与牙槽骨角度有问题会在一开始设计控根设计来减少牙根吸收的可能。
在追求功能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外貌一定程度的协调。这种功能与美学的比例,这个医生自己心里会有一个尺子来衡量。
在这个阶段,医生往往会发现,自己掌握基础的正畸技术可能满足不了现在的病例。所以会寻求更先进的技术。
其实这些技术在小拉看来反而不是刚需,力学是正畸的灵丹妙药。
这类医生都会归类到熟练正畸医生行列。
而再往上,手握八百以上正畸病例,同时,在某一种流派上有所建树。
可能在那个流派里,能做到最顶级的存在。
这类医生无一不是那个地区的正畸挑大梁的存在。
这类医生不单能处理很多顶级难度的病例,并且会自己研究些新的技术来使用。
这类医生可以称之为专家了。
但是成为专家,这不是极限。
在小拉心目中,正畸真正的极限。
那就是证道成神。
像安吉拉医生,发明安氏分类,研发带状弓,建立正畸学院。可以说是正畸学的奠基者。
这样可以称之为圣。
再或者tweed和begg这两位大师。
一位把方丝弓推广发扬光大,并且提出头影测量的基石,tweed三角。
另一位研究begg轻力技术,被当时戏称用舌侧扣就能把牙齿矫正过来。还根据自己的流派特点,推广使用橡皮圈牵引这种加力模式。
亦或者提出六要素的安德鲁森老爷子,也是他研发出来直丝弓托槽,把正畸这个学科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还有亚历山大,一手亚历山大矫正体系硬撼当时风靡的拔牙矫正思路。
口外弓玩的出神入化,把很多被下医嘱,不拔牙做不出来的病例,生生利用口外弓还有自己的技术体系,不拔牙就完成了病例,并且病例结束度十分高。
而且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个性化矫正这一思路,而在被人彻底认可,过去了将近二十年。
还有龙国的毛教授,提出的毛式分类,更契合国人的分类法。
还有未来的傅老,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龙国的正畸。
这些大家无一不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以自己所学之道,证道登神,影响着后代正畸的发展。
小拉也明白自己的上限,在原来的时间,她将将摸到熟练正畸医生的门槛。
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她脑海里大量的知识,让她成功踏足正畸专家这个阶层。
但是小拉也明白,她超出这个时代的诊断思路,以及矫正方式,都是她脑海里的知识带来的。
可是就算如此,小拉发现她所梦想的证道成神此时里她还很遥远。她甚至都想不出,怎么破开这专家和成神的分割线。
离得越近,就离得越远。
台下做的老师大部分都到了熟练医生的天花板,所以此时小拉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
相信不久之后,这些老师都能成为名震一方的专家,这也是小拉为什么要促成这个交流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