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1986年当正畸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HX托槽

“正好学院找人合作把新的一批直丝弓托槽做出来了,你去领一套吧。”

小姚连连点头。

“好,好,好。”

“这个直丝弓托槽老早就听说好使了,这下不用弯弓丝了。”

话音未落,赵老师便伸手敲了一下小姚的脑袋。

“弓丝还得会弯,直丝弓又不是不用弯丝了。”

“嘿嘿,知道,知道啦赵老师。”

小姚没有生气,揉着头很开心的往外走。

“石哥!走,咱去留资料。”

显然小姚一扫刚才的不满,对这个患者的效果也充满了期待。

“拉姐,我去申请的时候材料单就写直丝弓托槽就行么?”

“它有属于自己的名字,HX一代。”

“好嘞,我知道啦!感谢赵老师,感谢拉姐石哥!”

小姚说完拽着石定邦往外跑去。

“哎!等等,我还没吃牛肉呢!”

“石哥,等弄完我给你买一大包,时间不等人,走吧!”

石定邦的手最后还是没有捏住牛肉,就被拽着消失在小拉和赵老师面前。

“小拉,你看,这段时间,科室因为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段时间院里也把你的所作所为往上报了。”

“你猜猜,上面怎么说?”

赵老师笑眯眯的看着小拉。

“哎呀,赵老师,别卖关子啦,上面怎么说呀?”

“科技强国,正畸这一块建设我们也不能落下。过一段时间,上面会挑头出面,成立正畸专委会。”

小拉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在后世正畸专委会的成立是在1997年。

在小拉的影响下,提前十年就成立了。

“当然不是正式成立,是小范围的成立一个试运行的专委会。也算是探索这种可能性。”

“学院这边的委员名单往上推荐了,给你推荐的位置是常务委员。”

“毕竟你研究生没毕业,位置再高,不合适。”

小拉连连点头,常务委员是啥概念,主任委员,顾问,副主任委员,之后就是常务委员。

一般能获得这个位置的无一不是行业最顶尖的人才。

“那,赵老师,您知道主任文员提名有谁么?”

小拉对这个十分好奇,心中隐隐有个猜测。

“从米国西北大学学成归来,致力于推广方丝弓矫治,最近还带头完成了金属弓丝的国有化生产。”

“他被提名主任委员也是实至名归,他的成就比小拉你还要厉害呢。”

“赵老师,这是实话,我这点小成就,还需要努力呢。”

“可惜呀,如果他老师没有因病去世,那这次主任委员提名肯定就是他老师了。”

“没有他,在国内也没有正畸的发展呀。”

赵老师说着,脸上漫上些许忧伤。

小拉此刻印证了心中猜想,但是心里也不是滋味。

在正畸这条道路上,龙国走的十分艰难。

从提出毛式分类,尝试建立符合国情的正畸发展之路。

却发现,正畸这个学科,最核心的永远绕不开材料学的发展。

就只能采用精英策略,培养出一个人才,就送出国外学习再把知识带回来。

跟愚公移山相比,简单不了多少。

其实中西方人种差异特别大,所以很多在白种人适用的技术,回到国内就会水土不服。

HX一代托槽,就是小拉提供后世HX托槽的数据研发的。

这个托槽是天府学院收集了十多年的病例数据,来结合亚洲人牙齿角度特点去设计的。

哪怕是托槽粘接角度,从西方回来的数据也需要大量修改才能使用。

那个年代的医生学者就是这样一脚一个坑,生生在沼泽里让淌出一条属于国内正畸的道路。

小拉告别了赵老师,来到科里发现已经到下班点了。

看到小姚和石定邦正在忙乎给患者粘接托槽,粘的不亦乐乎。

就觉得不打扰他俩了,转身走出了科室。

被告知提名委员的小拉,今天决定给自己放一晚上假。

“今晚就不鼓弄文献了。”

揉揉隐隐作痛的头,向校外走去。

小拉买了两个麻辣兔头,打算自己吃一个,给张雯带一个。

正打算去街对面吃一碗小面,却看到前面一群人围着。

声音嘈杂,人群喊叫着什么。

随着小拉加快脚步,声音也逐渐清晰的传入耳朵里。

“这大爷晕倒了!来人搭把手!”

“快,给大爷送医院去!”

“这里天府医院近,送那!”

“去叫救护车啊!附近有没有公共电话!”

随着声音的清晰,小拉向前面快跑起来。

“都让一下!别动大爷!我是医生!”

小拉一声怒喊,用力推开面前的人群。

出于职业的敏感,小拉大声叫停人们移动大爷的行为。

对于晕倒的患者,没判断清楚发病原因就进行移动,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而她的举动也引起大家的注意。

“快,给这位医生让开!”

“别挡道!”

小拉在众人帮助下,成功来到大爷旁边。

此时大爷的状态特别不好。

嘴唇紫绀,呼吸急促,脸上挂满汗水,身子抖动个不停。

小拉很快就判断出来大爷是心脏病发作。

“大爷,你随身带药了么!”

小拉一边放平让大爷平躺,一边在大爷耳边喊道。

大爷艰难的摇了摇头。

“谁有速效救心丸!”

在场的众人连连摇头。

小拉解开大爷的上衣,试图让大爷呼吸平坦起来。

但是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大家离远点!”

“快去给医院打电话,要求急救,患者心脏病发作,车上需配备药物。”

旁边几个人听完连忙往外跑去找电话,也有人自发的开始疏散人群,给一会救护车到来留出通道。

小拉抚着大爷的前胸,试图让大爷呼吸平稳下来。

但是大爷喘气越来越喘急。

随着一口大吸气,大爷呼吸间断了。

小拉连忙附身听心跳,右手搭在大爷脖子侧面。

她没有丝毫犹豫,跪在地上,双手向扣。

绷直手肘,全身施力,跪着给大爷进行心肺复苏。

每次按压,都能看到大爷明显的胸骨下陷。

如果这时候拿尺子去量,发现下陷的程度十分精准到达了五厘米。

每按压三十次,小拉就会停下来,对着大爷抬头仰髁,进行人工呼吸。

随着小拉的吐气,大爷的胸廓明显扩张。

两次人工呼吸后,小拉会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一次,两次,三次。

小拉不知疲倦的按压,此时周围嘈杂的环境逐渐离她远去。

“大爷!加油!你可以的!”

“给我活下去啊!”

小拉一边按一边喊道,不知何时,她已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