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茶熟香温时
重体验的中国艺术,将性灵的“度出”作为加入永恒的一种修行方式。
黄易(1744—1802,号小松,“西泠八家”之一)有一枚朱文“茶熟香温且自看”方印,章法疏朗,线条跌宕俯仰,颇有韵味。为人刻好一枚满意的印,还没拿走,匡床独坐,泡上一壶清茶,点上一炷篆香,拿起印来自我欣赏,荡着茶气,笼着香烟,此时印之好坏,身之拘牵,心之烦恼,人世间种种浮云狗马尽皆忘却,只有一颗真实的心在荡漾。茶熟香温且自看,人似乎借一缕香烟将自己“度出”了,度到一个没有烦恼和拘牵的永恒世界里。(图1-7)
图1-7 [清]黄易 “茶熟香温且自看”印
黄小松所刻这句诗来自李日华,李日华有题画诗云:“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54诗表达的境界与黄小松颇类似。前两句写其山水小景所画内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水面一舟静横,在浪花云影中,一人垂钓,钓出一天的寒意和清澈。后两句说画作好,求画人未拿去,搁笔自己“看”起来,香烟在他的面前缭绕,茶气在他的鬓边荡漾,他融入这温软的烟气中,糅进了画面的浪花云影里,也化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上国”间——这永恒的世界。
明末张灏在《承清馆印谱》自序中也说:“每于松涛竹籁之中,浊酒一觞,炉烟一缕,觉骤雨飘风之忽过,悟浮云野马之非真。而是二集者,未尝不在焉。”55张灏编《承清馆印谱》初、续两集,汇文彭、沈野、汪关、何震、苏宣、李流芳等二十二位印坛大家印于其中,把玩方寸世界的妙韵,他感到无上快乐。
艺术中有“焚香读易”的话头。欧阳修有《读易》诗说:“饮酒横琴销永日,焚香读易过残春。”56元杨维桢(号铁笛道人)《松月轩记》中说:“苍松夹径数百植,林下石床云磴,荫以重轩,时焚香读易其下,月夕则鼓琴,或歌骚,或与客啸傲赋诗,仰听虚籁,俯席凉影,俨若物外境也。”57目对生命的“残春”——人生须臾,生命不永,需要这缕清香,需要《周易》生生的智慧,带人作性灵的腾挪。(图1-8)
焚香和读易,都与时间有关。焚香,古人以为时间之隐语。俗话说,一炷香的工夫,形容一个时间片段。宋洪刍(字驹父)《香谱·香之事》卷下“百刻香”条说:“近世尚奇香,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58
篆香是用来计时的,又被称为“无声漏”,同于滴漏的功能。这种计时方式最初在寺院中流行。唐宋时流行的百刻香,诗词中多见,就是这种篆香。它将香料盘成篆字的样子,一般是用榆树皮粉作糊,加入檀香等香料,用金属格印制成盘旋状的线香,从一端点起,香灰留下篆形印迹,人们凭借香上的刻度和均匀的燃烧速度来计算时辰。唐王建《香印》说:“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59香印,说的就是燃香留下的痕迹。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以燃香来表达时间感受的例子。如秦观《减字木兰花》词写道:“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60炉中篆香慢慢烧尽,而相思之怅惘仍不得排遣。篆香,在这里表现时间的绵长。
图1-8a [宋]佚名 竹涧焚香图 26cm×20cm
图1-8b [宋]佚名 秋窗读书图 25.8cm×26cm
茶熟香温,焚香读易,由焚香说时间的刻度,咀嚼时间留下的残痕。中国艺术家由这时间之物,来说对时间的超越。缓慢焚香的过程,缕缕香烟的飘拂,香灰残痕的空无,利用这种种意象,将人们“度”出时间。
百刻香篆,将人盘绕,盘绕到无可盘绕处。香篆衡量时间,衡量到无所衡量之时。目的的追逐如香的灰烬,世事纷扰都归于眼前的青烟一缕,伴着午后的光影,更将人拉向渺不可知的天际,拉入无何有之乡。
宋徽宗《听琴图》,所画音乐场面就在香烟缭绕的氛围中。画家以极工细之笔入之,古藤上的每一朵小花,地下的苔痕历历、小草依然,乃至七弦琴的每一根琴弦,琴桌上的每一缕波纹,香几上钧窑香炉从缝隙中溢出的缕缕香烟,都画得惟妙惟肖。琴者似乎在弹《高山流水》的古曲,身旁香几上香炉飘出的缕缕香烟,充溢这静谧的空间,音声伴着香氛,直入听者灵府。而琴者身微倾,目凝结,吟揉提按,似乎也随之俯仰。琴者身后高松入云,寿藤缠绕,似乎将此声送入绵邈时空中。《听琴图》在香烟缭绕中,包含着度出时间的永恒追求。(图1-9)
陆游《焚香赋》云:“厌喧哗,事幽屏,却文移,谢造请。闭阁垂帷,自放于宴寂之境。时则有二趾之几,两耳之鼎。爇明窗之宝炷,消昼漏之方永。”61焚香,是为了“消昼漏”,忘却时光,而“之方永”——达到无时间境界。焚香成为文人的“一味禅”。明陈道复诗云:“野人无事只空忙,一卷《离骚》一炷香。不出茅庵才数日,许多秋色在林塘。”62
图1-9 [宋]赵佶听琴图绢本设色147.2cm×51.3cm故宫博物院
咀嚼茶熟香温的微妙意旨,对把握中国艺术家追求永恒的心理脉络或有帮助。
第一,焚香强调时间的不可计量。金农说:“世无文殊,谁能见赏!香温茶熟时,只好自看也。”63临济宗师希运《宛陵录》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所以内见外见俱错,佛道魔道俱恶。所以文殊暂起二见,贬向二铁围山。”64金农这里以“文殊”来代替分别见解,说超越知识的智慧。他的意思是说,茶熟香温且自看,是真正的赏鉴之路,因为发端于真实的生命体验,荡却知识的寻觅,才会有一片香国。
第二,茶熟香温,说一种空幻境界。雪压竹窗,香浮瓦鼎,将人导入空茫中。北宋晁补之《生查子·夏日即事》词云:“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65正是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香气四溢,带着人作性灵的腾挪。陈洪绶《暂息》诗云:“不坐小窗香一炷,那知暂息百年身。”66一炷清香闲坐,影影绰绰,似幻非真,在美好体验里,“暂息百年身”——时间中挣扎的生命于此获得安宁。
《楞严经》卷五云:“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佛教中通过焚香的“无声漏”(时间性存在),来体会“无漏”(与“有漏”相对,说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的智慧。
佛教六根所对,谓之六境(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法)。茶熟香温,由色、香、味三境入手,谈一切分别法的空幻不实。茶烟荡漾,一炷清香,眼之于色,若有若无;香气缭绕,似淡若浓,鼻之于香,也在有无间;而舌之于味,清茗在舌,淡泊自在,说味中的无味。茶熟香温,香味妙色,三者皆归空茫,灭没时间计量,臻于无限境界。所谓味无味中得真味,香非香处入清空。
宋惠洪《寄岳麓禅师三首》其一云:“数笔湘山衰眼力,一犁春雨隔清谈。遥知稳靠蒲团处,碧篆香消柏子庵。”67看画中的数笔湘山,象而非象(所以说“衰眼力”),春雨绵绵中看远山,也在似有若无间。静室里独坐,伴着人的是缕缕篆香,偶尔还听到禅院里柏树子落地的声音(寓涵赵州“庭前柏树子”典故意),一切都在说虚幻,说从知识藩篱中的遁逃。
“无声漏”中“漏”出的“无漏”法,于香雾缥缈中得之。
第三,艺道中人说焚香,不光是摆设,而是暗喻体验的真实。如陆游《焚香赋》所说,“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68,所重在性灵腾挪。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序》有一段著名论述:
殊不知吾辈自有乐地,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尝见前辈诸老先生,多蓄法书、名画、古琴、旧研,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69
鉴古者,在一炷清香的氤氲中,缥缈于万古之间,不知人在何时,身居何处。鉴古不在悦目,而在悦心;不在古今,而在当下直接的感受。眼前的奇物,如篆香留下的历历灰痕,曾经摩挲它的人尽归虚无,只留下斑斑陈迹,供当下的人把玩。唐宋以来鉴古者有一不言之说:美的把玩,不可执着。美,在心,而不在目;腾踔于时间之外,又寓形于凡常之中。
第四,心斋习妙香,焚香是一种灵性修为。在焚香中“斋心”,体会静中的端倪,进入非时间境界。
沈周《雨中自遣》诗云:“生涯牢落髩苍浪,薄薄湖田岁岁荒。未惯向人成俯仰,自须随事作行藏。遥天积雨双沤白,细雨重林一鸟黄。心静日长无所作,瓦炉添火慢焚香。”70瓦炉添火慢焚香,使他产生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感觉。
沈周自题《幽居诗意图》云:“焚香净扫地,隐几细开编。取足一生内,泛观千古前。风疏黄叶径,霞发夕阳天。物理终消歇,幽居觉自妍。”71隐几焚香静读中,超越时间和历史,“洗京洛之风尘”72,感受饱满的生命在奔突。这位特别善于描绘静夜体验的诗人,在《秋夜独坐》诗中写道:“万事萦思独坐中,炉香深处性灵空。药如效世黄金贱,年莫瞒人白发公。疏竹画窗因借月,堕樵惊屋偶乘风。且来拂簟寻高卧,梦境浮生一笑同。”73岁月飘忽,性灵不居,一炉清香,带他作心灵的远行,飘过一切执着,直达永恒。他的意念在“炉香深处”。
书画高手文徵明也是一位灵性诗人,其《独坐》诗道:“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年光付书卷,幽事续炉香。”74焚香独坐,是他的“幽事”,香烟轻笼慢回,心意也随之沉潜往复,直有天高地迥、道味悠长之感。
明李流芳对此茶熟香温境界最是倾心。他有诗云:“茶熟香微冷竹炉,芙蓉的的向人孤。谁能蘸笔西湖里,貌出孤山宝石图。”75钱谦益说李流芳在南翔的檀园,“水木清华,市嚣不至,一树一石,皆长蘅父子手自位置。琴桌萧闲,香茗郁烈,客过之者,恍如身在图画中”76。
宋元以来文人艺术推重的永恒境界,常常要到茶熟香温中去观取。
54 [清]周亮工:《读画录》卷一,朱天曙编校整理:《周亮工全集》第五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55 郁重今编纂:《历代印谱序跋汇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56 [宋]欧阳修著,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卷十四,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593页。
57 [元]杨维桢著,孙小力校笺:《杨维桢全集校笺》卷六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2265页。
58 刘幼生编校:《香学汇典》,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59 [唐]王建:《王司马集》卷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 [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61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四九二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62 [明]陈白阳著,盛兴军、沈红、彭飞校注:《〈《陈白阳集》十卷附录一卷〉校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40页。
63 [清]金农:《金农集》,雍琦点校,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258页。
64 [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卷三,第40页。
65 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56页。
66 [明]陈洪绶:《陈洪绶集》卷八,第255页。
67 [宋]释惠洪著,〔日〕释廓门贯彻注:《注石门文字禅》卷十一,张伯伟、郭醒、童岭、卞东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26页。
68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四九二三,第168页。
69 同上书,第408页。
70 [明]沈周:《沈周集》(上),第146—147页。
71 [明]汪砢玉:《珊瑚网》卷三十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四九二三,第169页。
73 [明]沈周:《沈周集》(下),第593页。
74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卷六,周道振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97页。
75 上海市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嘉定李流芳全集》,第164页。
76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卷三上《李流芳传》,清顺治九年(1652)毛氏汲古阁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