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元璋大限将至!
“几百年的分裂,让南北方差距越来越大,都快没有归属感了。虽然说朱元璋和大明也有很多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有大功劳的人,说再造华夏不过分,燕云十六州丢了四百年,宋朝三百年硬是收不回来!”
“听起来确实很厉害!”萧然不是很了解,但是也服气。
“所以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是情有可原的,他们的经济条件差,教育资源也比不上北方。”
萧然恍然大悟,“明明是自己菜,怎么还闹事呢?”
萧然有点不理解这些北方学子了。
“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他们是当局者迷,没有人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大部分不都是自我感觉良好吗?大明时期的读书人,多多少少有点优越感的,能读书的都不是普通人。”
“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萧然思索怎么提醒朱元璋和朱允炆,好让这两个人注意到自己。
引起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注意,以后才能影响局势。
一方面现在的朱允熞年纪小,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存在感。
是刷存在感的时候了。
“你的小说切入点在洪武三十年,这个肯是要写的...”
听到开门的声音,萧然连忙挂断电话。
另一边的冷轩发现挂了,有点无语,“好端端的的这是干什么?”
萧然发现有人来,假装睡觉,怕小灵通出动静,萧然甚至是直接关机。
冷轩反打回去,发现已经关机了。
吕氏不放心,非得再来看看朱允熞。
看到吕氏,玉舒有点害怕。
“允熞如何?”
“殿下说想休息,不让打扰,奴婢在外面候着。”玉舒压低声音说道。
吕氏看到床上熟睡的儿子,也没有打扰。
点点头走出内殿。
......
乾清宫
躺椅上的朱元璋头发花白,脸上布满褶皱。
这些皱纹见证了他多年的操劳和忧虑,也反映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慧。
他的眼神依旧锐利而深邃,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坚定的意志,即使年迈,他的目光依然能够穿透人心,让人感受到他的威严。
身边的宫女太监对朱元璋还是畏惧不已。
王景弘走到朱元璋旁边小声说道:“皇上,皇太孙求见!”
听到朱元璋来了,朱元璋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让允炆进来吧!”
朱元璋没有去文华殿,直接到了乾清宫见朱元璋。
“孙儿见过皇祖父!”
朱元璋露出慈爱的笑容,招招手,“允炆,不用如此,就咱爷孙,来坐皇祖父旁边来!”
王景弘连忙搬来凳子,放在朱元璋旁边。
朱允炆也没有客气,“是,皇祖父。”
“之前你说允熞出事了,现在如何?”
“回皇祖父,四弟在枯井旁边玩,不小心掉进去,好在发现及时,没有什么大问题,御医说额头受了点皮外伤,更多是惊吓。”
“那就好!那就好!”朱元璋也就放心了,朱标也就五个儿子,朱雄英还夭折了。
朱元璋不想朱标剩下的四个儿子有什么闪失。
“皇祖父放心,没事的,等缓两日孙儿带四弟来看皇祖父。”
“好好。”
对朱标的几个儿子,朱元璋是有特殊感情的。
“科举阅卷应该快出结果了,允炆你盯着点,科举停了这么多年了,不能出问题。”
“皇祖父,孙儿明白。”
明朝立国之初,科举制度尚未完备。
洪武二年、三年曾一度举办过乡试、会试,但因为效果不甚理想,故一度暂停,十几年后才正式恢复。
“不知道这一次能为你选出来多少人才。”
“应该又是南方学子多,不知道今年北方学子能不能多几个。”朱允炆也知道北方学子就是干不过南方的。
“想来是要多些的,这么多年了,北方的经济这些也恢复了不少。”
“这些都是皇祖父兢兢业业的结果,没有皇祖父就没有蒸蒸日上的大明。”
朱元璋笑了笑,知道这是吹捧自己,但是听着很舒服。
朱允炆说的也没错,大明现在的局势,朱元璋居功至伟。
“这是无数大明子民一起努力的结果,咱没有那么大能耐。”
“你去文华殿看看,咱想休息一下。”
朱允炆连忙起身,“那孙儿就不打扰皇祖父休息了。”
“允炆,你是皇太孙,很多事情都可以酌情处理,拿不定主意的再来找咱。”
听到朱元璋放权,朱允炆心里大喜,“是,皇祖父,孙儿记住了!”
朱允炆走出乾清宫,意气风发。
就等着登上皇位,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文华殿里面,黄子澄,齐泰早就等着了。
文华殿位于文楼东侧,是皇太子日常办公的地方。
为区别皇帝与皇太子身份之差,文华殿上覆绿色琉璃瓦,门扇上只有七十二颗门钉。
朱标病逝之后,大明储君是皇太孙朱允炆,文华殿自然也成了朱允炆的。
......
朱元璋抬手,旁边的王景弘连忙搀扶着朱元璋。
“去坤宁宫!”朱元璋淡淡说道。
旁边的太监连忙把袍子给朱元璋披上,初春很冷,需要多穿点。
马皇后不在之后,坤宁宫也没有住其他人。
这是皇后的宫殿,洪武一朝只有一个皇后,那就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没有第二个。
太监推开坤宁宫的大门,搀扶着朱元璋进去坤宁宫。
扶着朱元璋走到马皇后的画像前坐下。
朱元璋摆摆手,宫女太监很识趣的退出坤宁宫。
朱元璋在坤宁宫不喜欢其他人打扰。
拿起桌子上的东西,朱元璋一下子红了眼眶,那是马皇后的遗物。
“妹子,咱来看你来了!”
这一刻的朱元璋卸去全部伪装,不再是洪武大帝,只是马姑娘的丈夫朱重八。
“你都离开咱十几年了!十几年了!”
“咱应该也没有多少时间了,等允炆长大了,咱把大明交给他,咱就来陪你。”
朱元璋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没有多少时间了。
“老大这孩子也是不孝顺的,咱还在呢!他先过去和你团聚了。”
想到朱标和朱雄英的死,朱元璋悲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