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死了一次又一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怎么感觉他像周大器?

“你们说两国打仗主要比什么?”

李庆万习惯性看向张献忠,反正他什么都听张献忠的。

张献忠扰了扰头:“比什么,比谁人多,比谁兵多,比谁兵甲厉害呗。”

“人多需要的粮也多,没粮怎么办?”丁毅又问。

“抢呗。”张献忠笑道,这么简单的事,志贤你都不懂?

“都抢完了呢?”丁毅又问。

“。。”张献忠这下被问住了,但他还是不服,怎么会都抢光了?

“榆林没了去抢米脂,米脂没了去抢绥德,到处都是人和粮啊。”张献忠道。

“你这是土匪的行径。”丁毅气的半死:“你要想打江山,就算好好经营根基地,有自己的大后方,能源源不断的产兵出粮。”

“我为啥要打江山?”张献忠奇怪的问,怎么着志贤你想造反不成?

“。。”丁毅气的无语:“我打个比方,现在两国打仗,比的是综合国力和后勤,比的是谁钱多粮多,不是比人。”

“建奴人够少了吧?我大明人够多了吗?屡战屡败,延绥镇被调走多兵马东去支援辽东没回来了?人多有屁用。”

张献忠先愣了下,然后又道:“那咱们大明钱粮也比建奴多啊?为什么打不过他们?”

“。。”丁毅。

丁毅很想再解释,因为大明的钱和粮没用到真正准确的地方,而且朝廷也没想像中那么有钱,要不然上次不会在延安府加税。

还有咱们进来当兵的粮饷,上官还要克扣一部份,当兵的能拼命?

不过他想来想去,现在没必要和张献忠说这些,点到即止了,大明的问题,说起来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张献忠也不一定能听的懂。

张献忠将来要是真造反了,能想起丁毅这番话,说不定会他好好经营四川,而不是大屠杀。

丁毅感觉这墩堡内,也只有周来可以交流下。

他和张献忠说了几句,转身便走了。

张献忠和李庆万面面相觑,片刻后,他沉声道:“有没有感觉志贤活下来后,和以前不一样了?”

“有嘛?”李庆万浑然不觉的,挠了挠头:“好像有吧,可他还是志贤啊?”

张献忠又想了下:“我怎么感觉他有点像周大器?”

“。。”李庆万无语的伸了个懒腰:“哎,我困了我困了,我不管他是谁,他反正就是王志贤,我先去睡了。”

丁毅三人分的屋子在一起,丁毅在最西边,他边上就是周来家。

周来家里人多,有婆娘,有儿子,听说以前还有个大儿子,不过后来病死了。

丁毅正准备回自己屋,居然看到周来的偏屋里有烛光。

当周大器时,丁毅那么是富家少爷,变成王志贤后,他就知道蜡烛在明朝也挺值钱的,一般百姓能不用都不用,所以晚上没事干就早点睡。

他回头看了下,正好看到李庆万和张献忠分别在回自己屋,当下便走了过去。

这是周来家偏房,里面点着烛光。

他走到门口看了下,房门都是坏的,虚掩着,依稀看到周来在里面摆弄着什么。

“周来”他站外面轻轻叫了声。

“啊,志贤?”周来快步过来打开门,扑面有股油味和火药味。

这把丁毅吓一跳,生怕里面会爆炸。

周来正在摆弄他的鸟铳。

准确的说是在修理鸟铳。

“你白天不干,晚上干?”丁毅听完后感觉不可思议。

“李头不让干,认为鸟铳没鸟用。”周来道。

确实没鸟用,丁毅心里想着,不过他也没泼冷水,看着周来在摆弄。

周来说这鸟铳装火绳的龙头式夹嵌坏了,只要修好就可以用。

他说起鸟铳很来劲,正好丁毅也想学习下。

周来说用鸟铳有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接着是装药(将另一股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

然后是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接着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再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

再然后是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

这时就要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而周来手上这把鸟铳,就是夹钳坏了,要修理。

上述所有动作作完后,就等于准备完毕,射手可以处于听命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丁毅听着感觉好麻烦:“这打一铳得多久?”

周来想了下:“起码---六十息左右吧,若是熟练会打的更快。”

古代人没分秒的概念,丁毅听到这个时脑子里才闪过相关的记忆,大明一息大概相当于后世二到三秒。

周来的意思,相当于两到三分钟打一发。

当然,如果熟练了,可以打的更快。

丁毅感觉他对火器很有兴趣,还会简单的修理,房间里到处都是火器,当然绝大部份都是破损的。

他借着烛光,发现地面上很多三眼铳。

明朝后期火器装备率其实挺高的,但南方比较注重鸟铳,据说在南方明军中装备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几乎是一个长矛手加一个鸟铳手。

但在北方,包括陕西这些西北方向,用的更多的是三眼铳。

丁毅以前也没用过三眼铳,辽东杜威的记忆里好像也不是很清晰:“这么多三眼铳,都坏了?”

“质量太差了,一打就爆,那些工匠,啧啧,谁敢用?”周来摇头长叹。

“叹”丁毅也长叹,明朝不缺火器大师,赵士祯在万历年间还改良了迅雷铳,最多可以连发四十发,之后又研究出“鹰扬炮”“火箭溜”等火器,明朝的火器是很先进的,但朝廷内斗,对工匠又不友好,没多少钱和精力用在这上面。

想想四十发的迅雷铳都和机枪似的,要是再改进改进,加上训练有素的兵士,绝对无敌了。

“为啥北方都用三眼铳?”丁毅奇怪的问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