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匡扶汉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7章 永享香火 3000字

赵之大策马入宫,一路疾驰,马蹄声在空旷的宫殿间回荡。

宫中之人见状,皆知此必有紧急之事,无人敢上前阻拦。他穿过一道道宫门,直奔勤政殿而去。

到达勤政殿前,赵之大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扔给一旁的太监,便疾步而入。

进入勤政殿,赵之大径直走向刘备,将手中的捷报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太监。他因一路疾驰,此刻已是气喘吁吁,脸色苍白。就在捷报交出的一刹那,他身体一软,竟然昏死过去。

刘备见状,心中一惊,忙命几个太监将赵之大抬往偏殿,好生照顾。

待赵之大被抬走后,刘备这才静下心来,打开手中的捷报。

他细细浏览着捷报上的每一个字,脸上的表情随着文字的变化而起伏。

目光被一行字所吸引:“先登者,赵之大。”

看完捷报后,刘备沉思片刻,然后吩咐太监传召文武百官前来商议。

刘备召集百官,齐聚于勤政殿上。

殿内的气氛庄重而肃穆,随着刘备缓缓走上龙椅,百官纷纷躬身行礼,寂静无声。

刘备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然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宣布道:“众位爱卿,朕有一喜讯要告知大家。日前,我军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光复泗州,将失地重新纳入我大宋的版图!”

此言一出,武将们顿时激动起来,他们纷纷挺直胸膛,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其中一位武将更是忍不住高呼道:“官家英明!此战大捷,实乃我大宋之幸!”其他武将也纷纷附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相比之下,文臣们的反应则显得较为内敛。他们虽然也面露喜色,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稳和深思。

一位老臣捋着胡须,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官家,此乃国家之幸事,老臣也为之欣慰。”其他文臣也纷纷表示赞同和祝贺。

一位文臣缓缓出列,一派儒雅之气。

拱手向刘备施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酸意:“军伍之事,实在难以登大雅之堂。泗州光复,全赖官家天威难测,实与将士们并无太大干系。”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武将们纷纷面露怒色,而文臣们则有的皱眉,有的低头不语。

刘备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但他并未立即发作,而是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武将大步上前,正是韩世忠。

他瞪视着那位文臣,眼中闪烁着怒火。

突然,猛地一拳挥出,直取文臣的面门。

文臣显然没有料到韩世忠会突然动手,他来不及躲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拳头迎面而来。

只听“砰”的一声闷响,文臣被这一拳打得踉跄后退,鼻青脸肿,狼狈不堪。

韩世忠厉声喝道:“若非将士们奋勇杀敌、用命拼搏,你这等文人岂会有机会在此处狺狺狂吠!光复泗州之功,乃是全体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岂容你一人轻描淡写地抹杀!”

刘备见状,并未加以阻拦,而是淡淡地开口道:“既然这位卿家对将士们如此不屑一顾,那么韩太傅,就劳烦你一趟,将这位大人送入神武卫操练三个月,让他好好体验一番将士们的艰辛。”

那位文臣一听此言,脸色顿时变得苦涩起来。

捂着刚刚被打的鼻子,瓮声瓮气地辩解道:“陛下,臣身子骨弱,恐怕难以承受神武卫的操练之苦啊。”

刘备冷笑一声,随即招来一名皇城司的官员。

低声与那人交谈了几句,那人便匆匆离去。不一会儿,他返回殿中,手中拿着一个小折子。

刘备接过折子,缓缓摊开,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他抬头看向那位文臣,冷冷地说道:“季久禾,朕没叫错你的名字吧?你还好意思说自己身子弱?据皇城司的探子记载,季大人可是在抱月楼中……”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嘲讽。

文官一听此言,顿时脸色大变。

急忙出声辩解道:“陛下明鉴,臣只是与姑娘一同听曲儿,并无其他不轨之举啊。”

刘备闻言,猛地一拍桌子。

怒喝道:“听曲儿都需要脱了衣服听吗?季久禾,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报效国家,却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朕本念你初犯,不欲重罚,但你既如此不知好歹,那就休怪朕不客气了!将此人官衣脱去,送去神武卫操练!”

这位文臣被禁军拖走时,情景颇为狼狈。

衣衫凌乱,脸上还残留着方才被打的痕迹,整个人如同一条死狗般被两名禁军士兵拖拽着,毫无反抗之力。

他的口中不住地发出微弱的呼喊和咒骂,但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禁军士兵的脚步声中。

此时,赵之大已经从偏殿中醒来,他感到头部仍有些隐隐作痛,但已经能够勉强站立。

轻声对旁边的小太监说道:“我要见官家,这位公公能否扶着我前去?”

小太监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赵之大一步步朝着勤政殿的方向走去。

当他们走到勤政殿的门口时,赵之大看见禁军正拖着一人离开大殿。

他心中不解,正欲出口询问,突然听见那位被拖走的官员口中疾呼:“丘八本来就是卖命的,官家不公!”

这话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入赵之大的心中。

赵之大心中火起,但他知道此刻不是发作的时候。

想起李显忠对自己的嘱咐,要沉住气,不要轻举妄动。

于是,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心中的不满。

刘备见一位小太监扶着一位风尘仆仆的传信兵进入殿内。

眼中闪过一丝关切,轻声说道:“赐座。”

宫中的太监立刻会意,迅速搬来一把椅子,放在刘备下首,示意传信兵赵之大坐下。

赵之大虽然疲惫不堪,但见到官家如此体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对着刘备拱手施礼,说道:“卑下不敢。”

刘备摆摆手,温和地说道:“你坐下罢,这一路辛苦,详细说说泗州之战的情况。先登者你可认识?”

赵之大闻言,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开始讲述泗州之战的经过。

他声音虽有些颤抖,但条理清晰,将战况描述得栩栩如生。当说到先登者时,一时间竟然卡了壳。

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开始讲述。

或许是过于紧张,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磕磕巴巴:“卑下……卑下正是先登之人。当时,战况激烈,我军与敌军在城下鏖战,眼见局势胶着,卑下心中一横,决定率先登城。”

说到此处,赵之大的声音渐渐变得伶俐起来。

“我手持利刃,踩着云梯,一步步向上攀登。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所赖陛下天威护佑,使我登上城墙!”

刘备听着赵之大的讲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打断了赵之大的话,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你就是赵之大?”

赵之大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正是卑下。”

刘备站起身来,走到赵之大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好一个先登者!你为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朕要重重赏赐你!说罢,你想要什么?”

赵之大摇摇头,淡淡地说道:“卑下无所求。”

“卑下征战多年,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对于那些战死沙场的袍泽,卑下心中只有一个愿望。”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和期待:“只求战死之人能魂归故土,能够吃一份后人的香火。”

刘备听着赵之大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自己明白,对于这位身经百战的勇士来说,最大的愿望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们能够得到安息和尊重。

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赵之大,你的愿望,朕记下了。朕会下令,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得到应有的安息和尊重。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朝廷的照顾和抚恤。”

刘备挥了挥手,示意赵之大退下。

赵之大对着官家行礼,从怀中掏出一份叠好的纸张。

示意太监将此物交给官家。

刘备接过小太监递来的纸张,心中满是疑惑,他缓缓地展开,却见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和籍贯。

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故事,每一个籍贯都指向了一个个遥远的故乡。

他的眉头紧锁,不解地看向赵之大,想要寻求一个答案。

赵之大此刻却显得异常沉重,沉声说道:“此物是泗州之战,战死的将士的名单。”

刘备闻言,心中一震,他重新看向那张名单,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英勇将士们的气息。

赵之大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回荡:“望官家修一座庙宇,让他们永世享受香火。”

刘备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好,朕答应你。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是朝廷的骄傲,他们的英魂应该得到安息和尊重。朕会下令让他们永世享受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