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9章 赵鹏奉命救李岩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五月,仓惶逃出北京的李自成流贼军又与建奴战于河北定州,再次惨败,于此同时明朝残余势力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
眼见李自成覆灭就在眼前,那些“墙头草”明朝降官降将“心眼又活了起来”,他们背叛李自成,或投降建奴做汉奸,或转投南明弘光政权做“忠臣”,尤其是河南,一时全省皆反,使得李自成部流寇一时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李自成的首席谋士、制将军李岩再次站了出来:“陛下,臣愿率本部人马平定河南,为陛下重新开辟根据地,与建奴争夺天下。”李自成默然不语,李岩只得告退。
此时李岩已失去李自成的信任,尤其是李岩是河南人,河南声望颇高。现在河南全省皆叛,不免心中疑心李岩起了二心。
江湖骗子出身的伪丞相牛金星本是李岩推荐给李自成的,却非常嫉妒李岩的才能和在流贼中的声望。牛金星惯于察言观色,见李自成对李岩起了猜忌之心,心中暗喜,决定借机除掉李岩。于是在李自成面前广进谗言,李自成默许了牛金星的建议。
五月十日,牛金星在军帐设宴宴请李岩和其弟李牟,预先在后帐埋伏百名刀斧手。李岩不知是计,仅带数名侍卫入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牛金星突然掷杯于地,埋伏在后帐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很快将李岩的几名侍卫剁成肉酱。正当他们狞笑着扑向李岩兄弟时,突然枪声大作,几十名流贼喋血倒地,十数名黑衣人从天而降,为首的一人一把左轮手枪弹无虚发,又有数名流贼死得不能再死。“跟我走!”死里逃生的李岩、李牟不及细想,跟着黑衣人突出重围,一直退入红娘子的军寨。
此时李岩手中有精兵两万,李自成这里待不下去了,更不能投降建奴,思虑再三,李岩兄弟和红娘子
只好带着队伍跟随前来营救的大明楚王府御林军统领赵鹏投奔楚亲王朱慈炅。
李岩率军且战且走,向河南退却,前来追杀的李自成手下流寇根本不是对手,但是他们人多势众,轮番冲杀,李岩也讨不到好处,在损失了五千人之后,才在大明楚王府镇守英霍山区(大别山区)根据地的主将刘召孙接应下于七月五日退入了英霍山区,李岩被楚王朱慈炅召入武汉任楚王府明军总参谋长,部队接受楚王府整编;红娘子接替王娟任楚王府女兵营统领,李岩夫妻从“反贼”转变为帮助朱慈炅中兴大明的大将,也算“修成了正果。”
建奴继续执行对李自成部流寇斩尽杀绝的政策,与李自成有血海深仇的“我大清”平西王吴三桂一直率关宁军冲杀在第一线,李自成抵挡不住,于十月丢失了河北、山西的全部土地,败入陕西境内。
伪清摄政王多尔衮立即下令兵分两路追击李自成的流贼军。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十月十九日,多尔衮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同降将吴三桂、祖大寿率三万人马,途中又尽调宣府、大同两镇降兵,兵力达八万人,由北路入陕,先进攻陕北,再夺取西安,消灭李自成的流贼军。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十二月,多尔衮命豫亲王多铎从孟津渡过大河,连破洛阳、灵宝等城,二十二日在距潼关20里扎下大营,等候建奴后方送来红衣大炮攻关。
李自成在得知建奴进攻陕北的消息后,将流贼军大量北调,直到建奴多铎部逼近潼关,才知落入建奴南北夹攻的危局,临时决定
由李自成亲自领兵驰援潼关。
二十九日,李自成乘建奴红衣大炮未到,决定和建奴决战。
流贼背山列阵,取居高临下之势,可是建奴不是明军,作为通古斯最后的野蛮势力,在他们的破坏力没有释放完之前,以冷兵器为主的流贼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多铎派护军统领图赖仅率100名骑兵正面进攻,而由前锋统领鄂硕、努山绕到流贼侧背攻击流贼侧翼处,尽管贼将刘宗敏等人拚死作战,但是根本不是建奴对手,因此大败。
大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正月初四,贼将刘芳亮为扭转战局,率千余流贼偷袭建奴大营。由于建奴扎营在距潼关20里处,等流贼军到达建奴大营的时候,已经人困马乏,哪里是养精蓄锐的建奴对手?刘芳亮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回潼关的流贼不足500人。李自成率精锐流贼接应刘芳亮,与建奴追兵大战,又被击败。也许是连场大败让李自成“脑袋进了水”,初五、初六仍故技重施,连续派兵“偷袭”建奴大营,又败两场,不过是给建奴送人头而已。
九日,建奴红衣大炮运到潼关前线,李自成深知红衣大炮的厉害,率领流贼在建奴大营和潼关之间挖了数道深深的堑壕,并依山修坚实的壁垒,层层阻击建奴。方法是对的,袁崇焕、洪承畴在辽东就是用此法对付建奴的,但是明军有火枪火炮呀。现在李自成的流贼军“挥舞着大刀长矛向建奴头上砍去”,哈哈哈!歌词唱得好听,长矛对阵红衣大炮,傻子都知道结果。
十一日,建奴用红衣大炮将流贼军阵轰得支离破碎,建奴冲进流贼群中狂砍,尽管流贼军生死关头亡命搏杀,终究技不如人,被建奴打得抱头鼠窜,逃入关城之内。
“屋漏偏逢连衣雨”,几十万流贼打不过多铎的两、三万建奴(其中大多数是祖大寿这样的“二鞑子”),这时北路又传来阿济格部从山西保德州渡过大河,围榆林,占米脂,主力向流贼西安伪都推进的消息,李自成为摆脱建奴南北夹攻之局,率主力撤回西安,仅留贼将马世尧率7000流贼守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