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第卅十六章:松锦之战(2)
九月,此时曹变蛟已抱定必死之心,当晚他尽选军中精壮,入夜后开城直扑建奴正黄旗大营,杀死率先阻挡的建奴佐领彰古力,试图阻挡的正黄旗建奴无不横尸于明军刀下。变蛟率部在建奴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最后选定最显眼的一片营帐冲杀过去,而当夜奴酋皇太极正在此处策划进攻松山事宜。额附多尔济率亲兵前来阻击,随即被明军杀散;内大臣布延和塔瞻相继率军来战,又被击溃;皇太极的侍卫们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拚死冲上,刺伤了变蛟,但明军依旧奋勇向前,锐不可当地将侍卫们砍杀殆尽。以勇毅著称的固山额真图尔格和弟弟伊尔登,内大臣锡斡、遏必隆等奴将见无法以格斗取胜,情急之下占据御营营门拼命放箭,将变蛟射伤。此时建奴已经反应过来,从四面八方向御营聚集,因失血过多几近昏厥的曹变蛟见突入内营无望,只得率军退回了松山。
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二月,因松山被建奴久困,副将夏承德信心动摇,派其弟与建奴肃亲王豪格暗通,意欲献城投降,早已在史书上得知此事的大明庐州亲王朱慈炅既然不会坐视,就在夏承德兄弟以为得计之时,特战队将他们一一擒获,后被凌迟处死。
大明庐州亲王府渤海舰队炮击围困松山建奴,赵鹏率三千御林军冲入松山城内,将洪承畴、曹变蛟等不愿降奴的一百多明将及八千多名明军士兵接出松山,由渤海舰队运回皮岛安置。
松锦战败,洪承畴心灰意冷,随庐州亲王朱慈炅回合肥,隐居在大蜀山下,从此不问世事;曹变蛟等众将被朱慈炅安排进庐州亲王府军事学院,负责教学和军事研究,退出了朝廷视野。
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三月八日,待援无望,矢尽粮绝的祖大寿开城投降,锦州陷落。
四月二十二日,建奴用红衣大炮轰塌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杏山、锦州、松山三城相继陷落,松锦大战以明军惨败,建奴大胜结束。
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野战主力丧失殆尽。据后世史书记载:此役建奴共斩杀明军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军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俘尸飘荡,多如雁鹜。
不过是投降建奴的汉奸所修史书,当时大明庐州亲王府渤海舰队就在海边,不可能不救援,明军淹死者众,但不会有这么多。残余明军三万余跟随吴三桂逃回宁远,后撤回山海关,大明在辽东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山海关一座屏障。
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年少早孤,虽不识字,但多智谋,善抚士卒。初为辽东车右营都司,大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率军援辽,与建奴作战,不久奉调山西、河南镇压流寇,渐升至总兵,后在和流寇作战中,队伍不断壮大,日渐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督军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其后,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献忠妻妾被俘,流寇重要将领被杀,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杨嗣昌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得此人傲不可用。除督师约束左良玉外,又暗许贺人龙指日可取代左良玉之职,就在贺人龙跃跃欲试准备取代左良玉之时,左良玉在玛瑙山大破张献忠,杨嗣昌对贺人龙说:“任命之事再议”。贺人龙因此怀恨在心,并将此事告知左良玉,左良玉记恨在心,就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流寇,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攻占襄阳,而此时李自成也占领了洛阳,并将福王朱常洵和鹿一齐煮成“福禄宴”,杨嗣昌得到这两个消息,肝胆俱裂,又气又急,滴米不进,一命呜呼。
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岂能忍下这口气?一面安抚左良玉,一面派王安给庐州亲王朱慈炅下密旨:命他率军伺机除掉左良玉。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正月,贼酋李自成率部攻克河南洛阳后,得悉开封明军守军较弱,于二月率三万流寇,疾驰三昼夜至开封城下,组织流贼以犁锄斧环城挖洞,不断向城内发炮,官军伤亡甚众。
大明河南巡抚高名衡率军拚死抵抗,不时向城外发炮,杀伤大量流贼。明将高谦奉命驰援开封,和开封总兵陈永福合兵背城苦战,三战三捷,贼酋李自成被迫撤军,转攻其他州县。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正月,贼酋李自成连克河南洧川(今尉氏西南)、许州(今许昌)、鄢陵后,和贼酋罗汝才(绰号曹操)合兵,号称50万,再攻开封。
大明河南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督众凭城坚守,分封在开封的周王悬金城头,鼓舞士气,官军越战越勇,流寇伤亡骤增。
贼酋李自成又祭出凿城大法,流贼们顶着木板等防御城上的弓箭矢石冲到城下,马上开始土工作业。这些货工作效率很高,一会儿就将开封城墙凿得千疮百孔。流贼土工作业效率不高不行,因为贼酋李自成规定:每人必须上缴三块城砖,完成了没有奖励,完不成呢?嘿嘿!从砍手剁脚再到砍头总有一样“惊喜”等着你。再说了,凿出了洞,人也可以躲在洞里,让城墙的官军没奈何。“战争最能启迪人的智慧”,为了对付这些“地老鼠”,有个书生发明了“悬楼”,就是制造个木架子,架子里建一木屋,外覆牛皮,弓箭手躲在木屋里,用绳索从城上缒下,将这些“地老鼠”一一射死在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