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第卅九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四、大明崇祯皇帝手下已无可战之兵,可用之将,由于东林党这群蛀虫内外勾结,国库也无可用之饷。如果贼酋李自成进兵京师,宣大必不战而降,崇祯能指望的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不说吴三桂本就是个两面三刀的大奸臣,就算是忠臣,崇祯皇帝也拿不出吴三桂进兵京师的粮饷,吴三桂也无法驱策兵将。所以崇祯皇帝目前的唯一生路是迁都南京,但以他的尿性,必然想臣子先提出来,而靠江南财阀大地主支持的东林党内阁阁臣绝不会答应。崇祯皇帝的结局已经注定:君主死社稷。
贼酋李自成可不是本朝太祖这样的英主,驿卒出身的他当了十几年流寇,没有建立起一块根据地。手下既无刘伯温、李善长等远见卓识的谋士,也无徐达这样的智将。打下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后,必然骄奢淫逸。李自成手下堪用的只有一个李岩,正是他从贼后提出“均田免赋”的策略,才使仅有一千多人的李贼壮大成今日之势。但是,“成也李岩,败也李岩”,不说均田,每个朝代开基之时都会不同程度的做,无可厚非。但是免赋?呵呵!李自成做流贼时可以抢掠,打下京师坐了江山,再去抢谁?不抢,官员的俸禄、士兵的军饷哪里来?那些高唱“开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些崇祯皇帝募捐一毛不拨的无耻士大夫、东林党人,马上就要后悔了,贼酋李自成会用夹棍逼迫他们交出家产,名曰“拷饷”。
我们汉人,除了我们庐州亲王府,大概都把东北的建奴“野猪皮”给忘了,即使有些有识之士,也不会相信“兵不过二十万,口不到三百万”的建奴能夺下我亿兆汉人的江山,不但灭了大明,还亡了汉人天下。
孤做过一个梦:
那个时空孤七月而夭,既然没有后来的庐州亲王。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崇祯皇帝当夜逼死孤之嫡母张皇后和他的周皇后,命其他嫔妃自尽殉节,酒后斩掉长平公主左臂、刺死六岁的昭仁公主,然后在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自缢,仅贴身太监王承恩自缢殉主。
由于贼酋李自成“拷饷”,大掠京师,致使已降贼的吴三桂叛投“野猪皮”,打开山海关,李自成在满清和吴三桂夹击下大败,仅四十二天便丢了北京,满清定鼎中原。
随后满清灭了南明弘光、隆武、永历政权;剿灭李自成大顺、张献忠大西伪政权,一统华夏,享国268年。
满清入关时“杨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杀我汉人千万计;满清后期屈膝事夷,割地赔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败尽国人脸面,耗尽中华元气,使我堂堂中华由大明的天下第一变成了“人见人欺”,后人用百年也未能弥补。
如今上苍让孤死而复生,就绝不会让这个噩梦变成现实。
大明立国近三百年,如今走到亡国亡天下的境地,原因很多:
一、天灾,这几十年气候异常,仙界称为“小冰河期”,气候寒冷,广东等岭南地区也出现了霜雪。陕西、山西、河南等北方地区更是连年旱蝗交替,灾害不断,百姓易子而食,官府又不予救济,因此流寇愈剿愈烈。
二、政治腐败,勿用诲言,自皇太祖父万历怠政,再有父皇不理朝政,崇祯皇帝虽勤政节俭,却刚愎自用且气量狭小,被东林党人忽悠瘸了,免除了万历年间的三大税,致使国库无隔夜之粮,无银发军饷,使兵无战心。东林党士大夫只知党同伐异,使朝政日益腐败。
三、内外交困,两线作战。每当国内镇压流寇有所成效,“野猪皮”便会入关劫掠,危及京师,使朝廷功败垂成。
大明已经从根子上烂了,想通过内部改革中兴大明已绝无可能,因此只能推倒重建。
孤是先皇嫡子,既不能做流寇,又不能学建奴,怎么办?孤的策略是:“借刀杀人”,借流寇和建奴之手扫荡旧秩序。但是“缚虎容易纵虎难”,如何在旧秩序崩溃后灭掉建奴和流寇非常考验人的能力和胆魄,这就需要众卿和孤同心协力,群策群力。
大明庐州亲王府女兵营统领、庐州亲王府代理国安局长王娟作了未来局势的推演:
建奴入关后,贼酋李自成迅速溃败,先丢京师,再失山西,退保关中。吴三桂为首的汉奸为建奴先导,对李自成穷追猛打,不久建奴灭了伪大顺政权,李自成死于非命。
崇祯皇帝殉国后,江南大地主、大商人在东林党人主导下,推大明皇族建立南明政权,建奴既然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一路从东南南下横扫江南,谁称王灭谁,南明迅速“树倒猢狲散”。
另一路建奴灭了贼酋李自成后,迅速入川,灭了贼酋张献忠的伪大西政权。
至此,危害大明近二十年的流寇之乱基本平定。
此时,建奴和流寇这“两把刀”该到折断的时候了。
大明庐州亲王朱慈炅下旨:
“御林军统领赵鹏!”
赵鹏赶紧上前抱拳行礼:“见过千岁!”
“孤命你统领两百名特战队和三千名御林军随孤分批潜入京师,贼酋李自成破城后救下孤之嫡母张皇后、崇祯帝的皇后周皇后和后宫重要嫔妃;长平、昭仁等公主;太子朱慈烺及永、定二王。”赵鹏刚要领旨调兵,客卿洪承畴站起身来,对朱慈炅抱拳禀首:“千岁,臣有本奏。”“老爱卿请讲。”“千岁,救下张、周二位皇后、嫔妃及公主即可,至于太子和永、定二王…”“老爱卿之意孤知晓,但孤不学建文帝。孤是先皇嫡子,日后中兴大明,名为中兴,实乃再造。无人有资格、有能力与孤争位。
倘若孤不救太子即二王,他们便先陷贼手,再陷建奴,于国不利。”洪承畴行礼退下,赵鹏接旨前去调兵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