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烽火萨尔浒(1)
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间,万历皇帝朱翊钧觉得辽东局势严重,决定集中兵力消灭建奴。
万历皇帝以兵部右侍郎杨镐经略辽东,大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明军集中20万精锐,会同叶郝部及朝鲜兵,号称四十七万,分四路向建奴都城郝图阿拉进攻,期望一举剿灭建奴。
左侧中路:主将总兵杜松领兵6万,顺浑河出抚顺关;
右侧中路:主将总兵李如柏领兵6万,往清河出鸦鹘关;
左侧北路:主将总兵马林领兵4万,往开原合叶郝兵出三岔口;
左侧南路:主将总兵刘铤领兵4万,合朝鲜兵出宽甸口。
由于此时明朝日益腐败,财政困难,缺兵缺饷,万历皇帝催促杨镐快速进兵。原拟1619年(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出兵进击,因天降大雪,改为同月二十五日,同时限令明军四路于三月初二会攻郝拉尔图。
四路明军出动之前,作战方案即为建奴侦知。老奴努尔哈赤认为明军南、北两路路途险阻,不可能快速抵达战场,宜先击败中路之兵,于是决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战略方针,将6万兵力集中在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公元1619年(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大明总兵刘铤率领的南路军先头部队刚出宽甸北上,而总兵杜松率领的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
老奴奴儿哈赤决定以原驻守郝拉阿图的500兵阻击迟滞刘铤的南路军,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设伏聚歼孤军深入的杜松率领的大明西路军主力。
奴酋说:“大明的军队确实来攻打我们了,我们在南方已有驻兵500人,就用这些人马抵御南方的敌人吧。这是明军的声东击西之计,他们故意让南方的军队让我们知道,引诱我们的军队开往南方;而明军的主力大军一定会出抚顺关从西边打过来,我们要先打他西边来的军队。”于是命令诸王贝勒率军出城前往西边迎敌,军队正行进间,又有建奴哨探来报:“东南清河城方向又有明军过来了。”奴酋说:“清河城方向道路险阻,没有那么快赶到战场,不用管他,我们先打西路明军主力。”
公元1619年(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日,明军主力杜松部突出冒进,孤军深入,已到萨尔浒附近(今抚顺西大伙房水库地区),这是一块呈葫芦形的低洼地带,一条小溪从中间穿过,沿溪一条道路,两侧呈四十五度缓坡,由于前几日天降大雪,此时这片地区仍被厚厚的冰雪覆盖。
停晚时分,杜松军先头部队已到葫芦口。大军行进,不可能闷头赶路,探马斥候必然前出三十里探查敌情,这时一骑探马飞奔至中军杜松马前滚鞍下马,单膝点地高声禀报:“禀大帅:前面道路进入葫芦谷,地形险要,不利大军展开,请大帅定夺。”“是否发现建奴踪迹?”杜松问道,“我等探测过葫芦谷,没有发现异常。”杜松正在沉吟,副将王宣道:“大帅,葫芦谷地形险要,道路仅供两马并行,若建奴在两侧布置伏兵,待我军进入谷中,再令奴兵封处两端谷口,我军必然全军覆没。”杜松向谷中看去,只见两侧虽有缓坡,但并不高峻,一望无垠的雪地上别说人,连小鸟小兽都没几只,本想立即进谷,出于做将军多年的谨慎,杜松下令在谷口安营扎寨,等明天再从葫芦谷快速通过。心里盘算即使建奴都是畜牲,在这冰天雪地里也不可能埋伏一夜不动。
三月二日,天降大雾,大明主将总兵杜松命令卯时造饭,辰时起兵,快速通过葫芦谷。为谨慎起见,留下一万大军驻守营盘,看护粮草锱重。等主力五万大军平安通过葫芦谷,再随后跟进。
明军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五万大军全部进入葫芦谷,突然一声炮响,两侧山坡上无数建奴掀开伪装,站在堑壕里集矢而射,建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靠骑兵打天下,其实最厉害的是重装步兵,身着两层甲,矢矛难伤。建奴用的大多是重箭,能射穿明军盔甲,杜松军猝不及防之下,死伤惨重。
原来建奴昨天下午便在山坡上挖了数道堑壕,然后将柴草覆在上面,然后再洒上冰雪,人藏在堑壕里,由于坡度的关系,骗过了明军斥候。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杜松会命令部队就地安营过夜。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冻死者相望。但是正处于上升期的建奴不仅军纪严明,而且韧性十足,即使冻死了也一声不吭。
明军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也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开始结阵,并用随军携带的火炮开始反击,时值大雾弥漫,明军点燃火把为炮兵照亮,不料竟然成了建奴的“活靶子”,引来大量弓箭射击。
奴酋努儿哈赤亲率四万五千奴兵进攻葫芦谷的明军五万主力;命大贝勒代善率领一万五千奴兵进攻留守营盘的一万明军。到中午时分,明军大部被歼,但是此时的明军还是很有骨气的,每个人都坚持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主将杜松、副将王宣和总兵赵梦麟全部阵亡,至此大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明军主力被歼后,明军南、北两路形单势孤,处境不利。
公元1619年(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二夜里,明军北路军由马林率领行至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得知杜松军战败,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环营挖掘三道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继后。又命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各率万人分屯大营数里之外,并环列战车以防止建奴骑兵驰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