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秣马厉兵(2)
山涧对面建有桥头堡,堡中常年驻有十名悍匪。如果有人攻山,只要拉起吊桥,敌人除非内生双趐飞过山涧。面对如此局面,朱慈炅也无法破局。但是作为主帅,最忌犹豫不决,有时就是错误的决断也比没有主意强。就在朱慈炅决定以身涉险硬闯吊桥时,百夫长张亮说:“庄主,我有办法混过吊桥。”现在大雨如注,雨雾弥漫,张亮几人换了黑虎寨匪徒的衣服,对着桥头堡里的守卫喊道:“我们是外围巡逻的斥候,有紧急军情禀告大当家。”桥头堡里的匪徒如今心里十分不快,别人都在里面大吃大喝,自己却在这里喝西北风,听到喊话,探头看了看,见是山寨里的服饰,他们也不可能将山寨里的人全部认清楚,加之心中不爽,也没有想过要认真盘查,随意挥了挥手,让张亮他们过来了。刚到桥头堡,隐藏其中的王俊凯便冲进桥头堡,匕首挥动,匪徒纷纷手捂咽喉慢慢倒下,在一流高手面前,这些普通匪徒只有被一击必杀的份。
见王俊凯等夺下了桥头堡,朱慈炅率领大军通过吊桥攻向山寨。接下来的战场指挥权,朱慈炅还是交给了刘召孙,“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菜鸟”既然不如身经百战的大将刘召孙。
“弓弩手,压制寨墙上的匪徒!爆破手,炸开寨门!”刘召孙下令道。由于天降大雨,火绳枪等火器无法使用,只能使用弓弩,而且弓弩的弓弦被雨水浸泡会发软,因此天堂寨的士兵都是用油纸包住弓弦;用黑火药制作的炸药包更是如此。听到刘召孙的命令,弓弩手取出弓弩上好弦,密集的羽箭飞向寨墙,由于寨子里在办喜事,又天降大雨,寨墙上不多的守卫很快被弓箭射死,爆破手迅速将炸药包抵住寨门点燃引线,城门洞刚好挡住雨水,爆破手快速跑回本阵,“轰”的一声巨响,寨门被炸得四分五裂,刘召孙一举长枪,将士们潮水般冲进山寨。
山寨聚义厅里,杯盘狼藉,匪徒们推杯换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醉眼朦胧。不愧是积年老匪,曹黑虎竟然在酒肉香气中嗅到了远处飘来的淡淡血腥味,“敌袭!”曹黑虎扔掉酒杯,一边大声示警,一边摘下墙上的大刀冲出聚义厅。匪徒们如炸了窝的麻蜂,有的去取兵刃跟随曹黑虎向外冲,有的因为酒喝得太多,头重脚轻,摇摇欲坠。此时天堂寨的将士已冲到聚义厅前,一阵密集的箭雨让匪徒倒下一大片,刘召孙长枪突刺直取曹黑虎前胸,曹黑虎挥刀格挡,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双方将士刀枪并举,兵对兵,将对将拼杀在一起。天堂寨的士兵只是训练几个月未见过血的新兵,而匪徒们也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乌黑之众,且喝酒喝得东倒西歪,一时间竟然战了个势均力敌。双方不断有人惨嚎着倒下,后面的人迅速补位,打得难解难分。此时刘召孙寻出曹黑虎破绽,一枪正中其哽嗓咽喉,曹黑虎不甘心地倒下。“匪首已死!降者不杀!”刘召孙大声喊道,天堂寨的将士越战越勇,匪徒们见人当家被诛杀,肝胆俱裂,纷纷投降,几个负隅顽抗的老匪也被王俊凯等天堂寨大将迅速斩杀。刘召孙下令救治伤员,收拢俘虏,忙碌了两个时辰,黑虎寨平定下来。
朱慈炅剿灭了黑虎寨,给其他为非作歹的山寨很大震攝,再经过合纵连横,逐步统一了大别山区蕲黄四十八寨,大家公推朱慈炅为盟主。
朱慈炅因为剿匪有功,剑形空间复制了两千支米尼步枪和二十万发米尼弹交给他,天堂寨有了两千人的火器部队。
朱慈炅又从剑形空间HGD图书馆取出米尼步枪和米尼弹的制造书籍,加上自己所学的理工科知识,招收可靠的工匠指导他们试制,因为有现成的样品,很快制出了第一支米尼步枪。但是限于当时的生产力,进展缓慢。朱慈炅只好从头做起,将后世“大炼钢铁时期”遍地开花的“小高炉”捡起来,炼制适合制枪造炮的钢材。
朱慈炅从四十八寨汰弱留强,整编出两万精兵,由自己的心腹将领统领分驻各寨。淘汰下来的老弱妇孺安排进他的各种产业,实在没有多少能力的安排在各寨垦荒种地,种植番薯等高产作物。
朱慈炅在大别山区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应对来年针对流寇的大战。
回头接着说大明朝的那些事儿,朱由校继续沉迷于木工活,魏忠贤独断专行,陷害忠良,加之陕甘之地旱蝗连年,朝廷又对灾民不闻不问,各地活不下去的流民纷纷揭竿而起。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五月十八日,天启帝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个亲信小太监到水深处泛小舟荡漾,不料却被一阵狂风吹翻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后来虽然被救起,经过这次惊吓,还落下了病根,多次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敬献了一种叫“灵露饮”的“仙药”,因为甘甜可口,朱由校每天必饮,已致于全身浮肿。
朱由校觉得去日无多,便遗诏传位于五弟信王朱由检。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帝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
同年八月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检登基,年号崇祯。十月上朱由校庙号熹宗,葬于德陵。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奴酋努尔哈赤率建奴进攻宁远。
大明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坚守宁远。袁崇焕临危不惧,坚壁清野,组织百姓忇助守城。以红衣大炮轰伤努尔哈赤,建奴被迫退兵。史称“宁远大捷”。二月,袁崇焕被任命为佥都御使,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三月升为辽东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