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商不求财,求种!
刘封惊讶的是——
一名士子,竟跟士卒们一起挖渠,说是读书人倒更像个乡下汉子。
他数息说不出话。
赵云没好气道:“看什么?拉先生一把!”
“诶,是!”
刘封矮下身子,将沟渠中的李俊拉上来。
李俊回头:“子龙,这条疏通完,剩余小沟可以让村民自己挖掘,后续就不必再辛苦将士们了,回去好好犒赏。”
“先生来吗?”
那边还在挖渠,恰好摸到一条鱼的什长大喊。
赵云回头瞪了一眼:“先生如此忙碌,哪有空来跟咱们吃饭,瞎闹。”
李俊笑道:“来,一定来!”
“好!”
一阵欢呼响起。
刘封呆若木鸡,而后看着李俊用黄泥水清理衣服。
直到路旁系马之处,他才忍不住说:“先生学识过人,何必做这等事?”
“沟渠为农业命脉,不可不重视。”
李俊用干布擦了擦脸,然后上马随刘封离开。
路上,他问了情况。
刘封将此回粮草状况复述一遍,眼睛一遍观察着李俊的表情,见李俊那年轻的脸上没有丝毫惊讶……
他忍不住问:“先生好像不太吃惊。”
“东边应该有动静了,所以刘表需要我们守好北边,此刻不敢也不能打压主公,反而要提供帮助。”
李俊颔首。
随后,他笑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便是此理。”
……
“原来如此。”
刘备听后放下心来。
他就怕刘表得到了北方的情报,故而加大了粮草供给。
李俊回到新野,换了一身衣裳。
没等他去县衙,刘备先来他住处了,与他相随的还有糜竺。
糜竺没说话,而是在一旁观察。
他先前去荆襄公干,前阵子刚回新野,还是第一次见李俊。
俊俏、英武,绝不柔弱,一看就挥得动锄头。
刘备正待再问,瞥了一眼糜竺。
“子仲有何见解?”
“竺……”
糜竺略微思索,倒心生想法,“先生以为,主公后续该当如何利用多余粮草,扩军么?”
“精简队伍,优化结构。”
李俊严肃道。
刘备皱眉:“精简队伍?”
“新野小城,即使主公治理数年,可养兵两万已是极限,再扩军万一东边战事结束,刘荆州收缩粮草供应,届时难道将兵送去荆州?”
李俊摆出个问题。
扩军,新野产出不够,粮草被卡脖子,军队多寡全由刘表说了算。
刘备沙场宿将,岂能想不到此点。
他在意的是——
“所谓优化结构,何解?”
“主公是宿将,经验远胜于俊,应知道军营有上中下三军之分,中军为精锐,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李俊顿了顿,道,“筛老者、伤者去下军,负责工事、后勤、军屯等事务,将精锐留在上、中二军……”
刘备久经战场,确实经验丰富,先前只是没这方面意识,李俊一说他便领会其中用意。
沙汰劣者,留下精锐。
此外,李俊先前还提交“军屯兵晋升”、“工匠营”的计划,刘备当时深表赞同,而现在——
他脑海已经浮现出顺序。
淘汰的老卒、伤员进这些部队,又从军屯兵中抽精兵、壮兵入中军、上军训练。
如此……
层层晋升、淘汰,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好倒是好。
只是,精兵不止需要更多粮饷投入,还需甲胄、武器。
“主公,就眼下而言,兵不在多而在精。”
李俊施礼。
“子章,我需思量几日。”
刘备没敢立即答应。
“此乃兵事,自当慎重。”
李俊无意强求。
他清楚。
想做到这一点,需上下一心,强制推行反而容易出问题。
“恰好粮饷增多,不如再等些时日,待军屯有些雏形再行此事不迟。”
“子章想的周到,就这么定吧。”
刘备松了口气。
李俊看向糜竺,道:“我听闻子仲先生曾是徐州富商?”
“不错。”
糜竺捋须的手微顿,目光投过来。
李俊连忙道:“子仲先生不要误会,俊之意……子仲到荆州后还有经商吗?”
“难啊!”
糜竺叹气。
他道出荆州难题。
四大族把控富庶之地,外人想掺一脚极难,更何况他还是刘备的人。
李俊道:“荆南呢?”
“地广人稀,且蛮兵诸多,无利可图。”
糜竺摇头。
李俊解释道:“不一定要赚取钱财,我想法是,子仲若有经商,可帮我从天下各地搜集诸多良种。”
“良种?”
糜竺愣了。
不图财,图种子?
这倒……
他陷入沉思。
“其次,商人也是眼线,可帮忙搜集天下讯息。而荆南一带,可帮主公交好蛮族,为日后做准备。”
李俊道出真正目的。
消息、结交。
荆南是块宝地,只是地广人稀,以至于难以利用。
但……
那里有很多珍贵作物。
比如甘蔗。
甘蔗在荆州也可以种植,但目前还只有交州一带才有,而且没人知道它的价值。
要是能弄过来,价值何止千金。
“我倒没想这些。”
糜竺能成为徐州富商,又敢用上亿家财、万顷良田资助刘备,自然是有魄力、远见的,很快明白了诸多隐形利益。
甚至。
许多有钱未必能买到。
他目光明亮:“主公,子章说得对,我意再起商号,差遣子方行走荆南。”
刘备也是果断的人。
“此乃为我行商,不能再让子仲出钱,一切支出由我负责。”
“倒费不了多少钱,只需粮草、贵重之物,让我能在荆南打来局面即可。”
糜竺道。
在荆南钱不是问题——
跟蛮族交易,钱未必有用。
“好,劳烦子仲筹谋,但有所需皆可开口。”
“食物、农具应该是蛮人较为热衷的商品,此外……”
李俊思考片刻,嘴角微扬,“蛮族较为排外,我们可以拉拢、支持一批蛮人,打压另一批极端蛮人,再教导他们如何种田、自给自足。”
刘备听闻,略微思索后,说:“子章是想教化蛮人?”
“教化非一日之功,首先就得让他们适应农耕、自给自足的生活,富庶之后还得教他们大汉的文化与经商,这样才会主动学习并走出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要想改变蛮人,首先就要让他们明白……
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好。
蛮族跟北方牧民不同,他们住处较为固定,只是文化、生活习性与汉人大有不同,存在感化、下山的可能。
“子章仁德,竺佩服!”
糜竺起身施礼。
他不是客套,而是真心认为李俊心怀仁德,且不是那种迂腐、死板求名之辈。
这位是干实事的。
“荆南最缺人口,蛮人若能下山生活,肯定是最好的。眼下只是略有一些想法,是否能成还在未定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