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译者序
犹记得那个月光朗照的夜晚,一本英语著作摆在了我的书桌上。没有翻看里面的内容,单单是优雅的封面,就立即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进入了翻译工作,我欢喜得不知该如何形容。语言是极美的,就像在没有污染的深山里抬头望见一片实在的绿;史料是极真的,就像呱呱坠地的婴儿第一声不含任何杂质的啼哭。我不想说书的作者是多么权威、拥有多少学术光环,只想说内容是多么纯粹。
一晃二百三十四天过去了,翻译、考证、润色……每道“工序”我都试图精益求精。我是一定要求真的。唯有求真,才有可能求“是”。
谈谈我求到的“是”吧。本书的大背景是地中海南侧的迦太基与北侧的罗马力量出现了此消彼长,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双方爆发了三次惨烈的战争,史称“三次布匿战争”。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第二次布匿战争展开的。其中,迦太基大军的统帅,亦即本书的主人公汉尼拔。汉尼拔体魄雄健,意志坚强,不屈不挠,指挥才能卓越,妙算无穷。面对罗马共和国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汉尼拔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打击罗马共和国,终有一天罗马共和国会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到那时迦太基将永无宁日。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于是,远征罗马共和国就成为势在必行之事。汉尼拔训练士卒,加紧军事动员。万事俱备后,他率领雄赳赳的迦太基铁骑开拔了。迦太基大军没有被鬼哭狼嚎般的北风吓倒,没有在凶猛如野兽般的异族军队面前自乱阵脚,更没有在常有冻死之人的阿尔卑斯山脉脚下止步不前。读者朋友,你们能想象得出冰天雪地与血雨腥风交融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吗?你们能想象得出象兵与骑兵鏖战在一起,有多么壮观吗?你们能想象得出汉尼拔率领百战余生的大军进逼罗马城下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远征罗马——古代史上的空前壮举的结局是怎样的?汉尼拔——被后世誉为“战略之父”的一代名将为什么最终落得个流亡、自杀的凄凉结局?本书用详尽的史实一一做了精彩的解答。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力求遵循原文,只是对某些不当之处,予以加工删减,还请读者诸君谅解。
王伟芳
于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