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祖父善蒸

沈昌曾祖父沈宝棨生有六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幼殇,一个二十一岁卒。祖父沈善蒸是沈宝棨长子,生于1845年,字公进,又字立民,号粒民。是国学生,候选詹事府主簿,袭云骑尉,授徵仕郎。父亲殉难这年,他已二十五岁,因袭职云骑尉,按当时政策也享受了朝廷俸禄。娶了道光十九年(1839)已亥科举人,杭州府学训导钮福釐的女儿为妻。钮福釐是状元钮福保的弟弟,着实也是乌程县的名门望族。

沈善蒸虽是国学生,但早就放弃儒业。跟随苏州绅士金少愚(德鸿)、崇明李凤苞(丹崖)游学。金少愚擅长算学,精通西方先进科技。李凤苞通晓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精通外语。两人都受洋务派创始人李鸿章重用,是洋务运动的实践者。特别是李凤苞,曾是清政府驻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法国五国公使,是“致远”“定远”舰的设计者。沈善蒸在金、李两人的影响之下,对地理、兵器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打下数学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基础;后又与李凤苞等一起进入广方言馆继续深造,并成为广方言馆的一名教习。

“广方言馆”成立于同治仁年(1863),是由江苏巡抚李鸿章仿京师“同文馆”例,奏设于上海的,是当时上海建立的第一所外国语专科学校,也是带有明显上海特色的新式学校。相对于京畿使用的官话,地方语言被叫作“方言”。所谓“广方言”,就是推广方言的意思。开始时,仅设“英文”一馆,后加设“法文馆”“算学馆”,光绪十七年(1891)增设“天文馆”。校址初设于老城厢内旧学宫,即“敬业书院”西偏屋宇(今梧桐路),由书院山长冯桂芬总负责,沈善蒸从曾祖沈炳垣也曾在书院教书。

沈善蒸《火器真诀解证》

同治九年(1870),广方言馆迁入高昌庙“江南机器制造局”(后为江南造船厂,今已划归“世博园区”)内。之后又设“翻译馆”“东文馆”“铁船馆”“工艺学堂”等,由制造局总办兼任广方言馆总办,归两江总督及江海关道管辖。广方言馆招收十四岁以下(后改十五岁至二十岁)“师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定额四十人,最多时达八十人。分上、下两班,先入下班,一年后择优升入上班,专习一艺。学生经两次监院总试,按照等次区分优劣,每年四次送上海道考察,如西学不能通晓,则要被退回,在其他学生中另行保送考试,择文理优长者替补。若西学、中学皆优列前十名的学生,赏给花红银两。学生学完后为“附生”,将备送通商衙门及海关实习翻译,工作勤奋的,由通商督抚保奏,送总理衙门考察授予官阶,其余的作为国家储备人才,待国家需要时不限一途,不拘一格任用。沈善蒸在广方言馆师从刘彝程,期间担任教习,编著过《广方言算学课艺》《亥加人开立方解证》,著有《造整勾股表简法》《解代数一百十四款》等课艺。在江南制造局与英国人傅兰雅、美国人金楷里等一起出版了《电气镀金》《数学理》《行军测绘》《光学》等十多种科学译作。可以断定,柞溪沈氏子孙在民国出了这么多留学生,一定与这广方言馆有关系。

沈善蒸《求志书院课艺》

光绪二年(1876)3月30日,上海道冯焌光捐银二万两建房五十间,创立了求志书院,分为经学、文学、算学、舆地、词章等六斋。聘请学者钟文丞、俞樾、高骖麟、刘彝程、张焕纶等主持。旧学将算学视作一门技能,不予重视;舆地一门也仅附于史学,求志书院将算学、舆地列为独立学科,开书院辟古通今之路,并定算学每年出题考试四次,在院外学习算术者均可应试,也是当时的创举。沈善蒸以他对算学的专研与爱好,经常参加求志书院春夏秋冬面向社会的考试。有趣的是,他还以公进的名字参加过考试,求志书院在公布应试成绩时出现浙江桐乡沈善蒸、浙江桐乡沈公进同时获得超等成绩。由于屡屡在考试中获得算学超等的好成绩,他还获得求志书院花红银奖励。光绪三年(1877)的刊本《求志书院课艺》中,算学部分共四篇,沈善蒸一人就占三篇。从沈善蒸与算学家、求志书院主持刘彝程合撰《广方言馆课艺》来分析,两人亦师亦友。

沈善蒸还应邀去过湖南长沙的思贤讲舍做过教习,可能和李凤苞、郭嵩焘等交集有关,但具体细节不详。思贤讲舍是由广东巡抚郭嵩焘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创办,1914年由刘人熙改为船山学社,1921年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沈善蒸在三十多年从教生涯里,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他曾为学生龚杰的《读句股六术》作过序。教学之余,还在《格致汇编》《新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科学讨论文章以及算学课题,可见他对科学知识的孜孜不倦。他的专著《火器真诀解证》,针对李善兰《火器真诀》算炮命中之法只有结论而未证其理之缺憾,进行逐款详证。被后人称为火器专家。沈善蒸于1903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沈善蒸两个弟弟的情况。大弟沈善孳(1849—1893),庚申之难时,随祖母曾避难到金华,难定后回到家乡,在从叔沈宝樾、从兄沈善兼(达三)的帮助下,恢复家族沈亦昌冶业,将产业拓展到大江南北。有承伟、承俊、承偀三子,都很优秀。承伟充俄使署书记官。承俊任驻法国、德国参赞,回国后担任京汉铁路长辛店机务处处长、京汉铁路管理局总务处处长等职,获三等嘉禾章,可能是沈氏家族中最早从事铁路工作的一辈。

他儿子沈亮在抗战时期曾是交通部驻河内的代表,女儿沈珏曾是沈昌的秘书。承偀侯选州同知。小弟沈善养(1852—1907),有个儿子承瑜。又名瑢生,号子美。国立同济大学医科毕业,医学士;同德医科专门学教授。

沈承俊像

沈承瑜像

《沈承瑜自述一百十四韵》手迹

1919年,沈承瑜作为遣送德、奥侨民返国随船员,考察了荷兰、比利时、法国、瑞士各国医务。后任平绥铁路丰镇医院院长,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教授,杭州市卫生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警官学校卫生课主任,京沪、沪杭甬铁路杭州医师等职。获授过七等嘉禾章。沈承瑜女儿沈家茂,是沈昌做的介绍人,嫁给了义乌骆美轮。所以在1937年抗战时期,沈承瑜一家和汤国梨一家逃难时,在义乌骆美轮老家碰在了一起,沈承瑜还帮汤国梨大儿媳接了生。这是章太炎的第一个孙子,为纪念在义乌所生,起了个乳名“乌囝”。笔者曾收到过他后人寄来的《自述一百十四韵》,沈承瑜曾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写下:“红军长趋到,解放庆连连,国号重新立,五星旗挂竿……”

其他堂门兄弟,因家大族繁,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