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3章
就餐结束,陈浩与李凤霞回到驿站休息,李凤霞笑着说:“这些村干部有意思。”
陈浩说:“这里坐落在‘石多地少’石山上,石屋、石墙、石路,脱贫难度最大。由于缺乏赚钱的机会和环境不佳,部分村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衣物过冬。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恶劣,居民生活艰辛,且由于贫穷,他们难以走出这片区域。
这个省定贫困村,民心散、支部弱、集体穷、资源要素条块分割、产业布局零散无序,一直是困扰着这个片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助村人员来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别说干工作了,感觉日常生活上他们也适应不了。
袁紫衣带领着队员用半年的时间,遍访了近千户群众、走遍了该村的角角落落,摸透了村里的各种情况。她的报告就是工作导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建设新学校,把‘石头坡’变成了‘花果山’,带动人均增收。”
“袁紫衣现在去了哪里?”李凤霞问陈浩。
陈浩说:“去刘家坡村了。”
“位置普通、资源普通、经济普通,这样的乡村该如何振兴?”李凤霞又问陈浩。
陈浩说:“发展乡村产业,要树立‘大资源’观,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怎么讲?”李凤霞再问陈浩。
陈浩说:“赵胡村960余户、3600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无论是距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口,车程都在半个小时以上,哪怕是到镇区也需要15分钟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仅三千亩,且多为零散地块,土地资源贫瘠;山场面积虽有万余亩,但种植的基本上是小老树,利用价值不大、经济价值不高。同时,村子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人文古迹,甚至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典故、传说,可以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
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村委会一度欠债60多万元,连开会的‘会务费’都没有,是一个无兴村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由于缺少收入来源,青壮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庄日益空心化,村干部日益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村两委平均年龄超五十岁,懂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理念的村干部一个没有,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无从谈起。
然而,这样一个普通到有点落后的村庄,要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振兴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变。
赵胡村土地资源紧张,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显然不现实,因此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在‘特’字上下功夫,以敢想敢为的精神,创新发展产业项目,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比如,提到大闸蟹,大多数人想到的、看到的都是湖里养殖的,高山泉水养出来的大闸蟹更为鳃白肉鲜、营养丰富,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再比如,这里是茶叶重点生产区域,但是他们还拘泥于传统的开茶园、种茶叶、办茶厂时,必须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茶树花加工领域。
还比如,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火龙果的生长,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种出来的高山火龙果清甜多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是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比如,在生产方式上注重精耕细作,探索开展季度轮作模式;在产品利用上注重精深加工等。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坚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不断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催生乡村产业新动能。
比如,该村大力推进农业功能融合,敏锐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推进乡村多元价值融合,潜心开发思政课、寻访家乡名人、乡土生活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将采茶制茶、农耕劳作、竹编工艺等乡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靠‘单打独斗’、搞‘闭门造车‘是显然不可取的,必须善于借势借力、形成合力。吸纳村集体、村干部和农户等资金、土地,组建村集体经济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日常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种植园、养殖园、加工厂等每个板块都有专人负责,收益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分配,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
借帮扶工作队之力,抓住机遇,有效实施农村道路拓宽、储备林建设、文旅基础设施等项目。
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才,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既要选好‘一个人’,也要配强‘一班人’;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有效激发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才能保证乡村产业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对多数普通乡村,特别是脱贫地区乡村而言,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输血’的‘惯性依赖’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各类帮扶力量、各项帮扶政策的作用依旧很重要。
推动产业振兴,就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对山水田园、交通区位等‘看得见的资源’利用好;对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看不见的资源’要重视开发。其实这些看不见的资源恰恰是乡村最具竞争力的卖点,只要善于挖掘、懂得营销,往往能实现巨大经济效益。
所以说,发展乡村产业,要树立大资源观,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占地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的新学校建成,赵胡村最大可以带载128千瓦,冬天温度低的状态允许少量超额,最多140千瓦。不过具体带载情况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而定,例如,全是阻性负载时可以带160千瓦。“八卦九宫”形村街开始硬化,为有效实施了农村道路拓宽、储备林建设、文旅基础设施等项目起了积极作用。
在生产方式上注重精耕细作,探索开展季度轮作模式,对近百亩适宜田块,进行春夏季节种植红米、冬闲时节种植羊肚菌,亩均年产值可达4万元以上,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了更多的产出效益。
在产品利用上注重精深加工,快速建成具有SC认证的标准化果酒厂一座,每年除自生产5000斤葡萄酒、3000斤红米酒外,还以每斤10元的代工费,为其他村镇加工果酒两万斤。下一步还将在茶树花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开发茶树花粉、茶树花精油等新产品,想方设法把茶树花吃干榨尽。
赵万林对新规划很满意,他对陈浩说:“陈总,党群中心建设在‘中宫’位很好,左前是学校,右前是大院,前方的广场,契合了村机,兑、乾、坎、艮、震位正好成为五个居民小区,这样他们不用挑三拣四,旧村改造是民心所向,村庄旧貌换新颜驿站功不可没。”
陈浩说:“我们只不过是‘助力’,村民们渴望致富的心才是最大动力,他们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是与他们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赵大可说:“陈总,谢谢您为我设计建造的小酒馆。”
“我们亲如兄弟,说谢谢就见外了。”陈浩说。
“那我们喝酒。”赵大可说。
“这个我喜欢。”陈浩笑着说。
赵万林说:“精心开发1300余亩农业产业园,打造春有茶、夏有果、秋有蟹、冬有花,再加上蔬菜大棚,我们村致富有望了。”
“这是两委与村民们共同奋斗的结果,虽然咱们村不适合牛羊养殖,但是养猪可以。”陈浩说。
“是啊!”赵万林说。
“现在‘回巢’的金燕不少,大学毕业生到乡、能最大可以带载128千瓦,冬天温度低的状态允许少量超额,最多140千瓦。不过具体带载情况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而定,例如,全是阻性负载时可以带160千瓦。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不仅为村里发展注入活力,还为两委注入新鲜血液。”陈浩说。
赵万林说:“我该退了,如果再‘占着磨道磨不出面’来,那么我就是罪人了,不仅对不起党和国家以及部队的培养,也对不起村民们殷切期盼。”
陈浩说:“赵书记,你的觉悟无人能比,你‘让贤’以后可以到养猪场发挥余热,在另一个岗位上再创辉煌。”
“我去开门。”赵万林说。
年底养猪场获利20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1240万元,村民们人均收入翻了两番,驿站收回垫付资金1056万元,剩下的的一亿元赵胡村15分期还给嘉禾集团。
建成的赵胡大桥凌空飞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钢铁的轮廓与天空的云彩相映成趣,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蓝天白云之中,雄伟壮观,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美丽画卷。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与桥下的碧波荡漾相互映衬,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大桥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中的仙子,幽雅而神秘,令人陶醉,给人以温暖和安宁。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壮丽美观,犹如一条巨龙跨越江面,气势磅礴。
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大桥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夜幕降临,河水潺潺,大桥在灯光的装点下更显迷人。夜色中,大桥在灯火阑珊下宛如一条璀璨的巨龙,横卧在峡谷河面上,展现着无尽的力量与美丽。
赵万林、钱国斌与村民们与陈浩恋恋不舍地分别,陈浩一一与众人握手。
赵万林握着陈浩的手说:“陈总,直升机场建设我会盯紧。”
“拜托了!”陈浩说。
钱国斌拎着一坛美酒说:“陈总,前路无知己,这坛酒您带着路上喝。”
“谢谢!我拿着。”陈浩说。
高凤紧紧地拥抱着李凤霞,眼中含着热泪说:“要常常回来看看。”
李凤霞噙着泪说:“我会的。”
陈浩坐上车离去,赵胡村民们久久没有散去,他们目送“贵客”消失在山路上。
阿兰问陈浩:“陈总,我们去哪里?”
陈浩说:“去朱桥乡刘家坡村。”
刘家坡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村民生活依赖于有限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经济条件较为拮据。不仅是习源县,也是齐阳市的深度贫困区。该村地处山谷之中,每逢雨天,外出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极为不便,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贫困状况。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家坡村是朱桥乡片区最贫困的村,村子坐落在石山上,石屋、石墙、石路石多地少,缺水少土,整个村子甚至连一棵大树都少见,当地有“有女不嫁刘家坡”说法,这里的男人多有娶不上媳妇的,是有名的光棍村,被老百姓戏称为“光坡村”。
朱桥片区27个村有6个是省定贫困村,民心散、支部弱、集体穷、资源要素条块分割、产业布局零散无序一直是困扰着这个片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米多宽的“村村通”水泥路根本进不了村,阿兰只好用全地形“猛士”车送陈浩去驿站,建在村前平地上的驿站是个大帐蓬,因为山路曲折,连集装箱房都运不上来。
袁紫衣在帐篷外大树下汇报工作,刘家坡村地处白虎山杏花峪中,外出的道路一遇到下雨天就无法通行,走路就像“过河”一样,村民出行极为不便,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刘家坡村的贫困状况。
这里的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的工种是建筑工人,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是每个企业最心仪的员工。在420户村民中有153户属于贫困家庭,9个村民小组1470人,外出打工的约600人,常住人口不到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农村家庭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或求学,村庄呈现出一种空寂、萧条的氛围。
这里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多数村民仍依赖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对新兴农业技术和产业的接受度不高,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长。常年靠天吃饭,家里的情况,就不用说了。
李凤霞说:“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特别是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农民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就业机会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从经济层面来看,传统农业收入难以满足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相较于城市,农村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得许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前往城市居住和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匮乏、城乡生活水平差异大以及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因素。
空巢现象对乡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留守老人和儿童面临诸多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还要照顾孙辈的起居和教育,心理和健康问题频发。而孩子们则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容易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缺失,甚至走上歧途。其次,劳动力短缺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部分偏远山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不得不以高价雇佣外来人员从事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困境。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空巢村”现象。一是要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供给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和发展。
还应注重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增强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还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的魅力和吸引力,让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
空巢村现象是TL市乃至全国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空巢村的困境,让每一个村庄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袁紫衣说:“刘家坡电力不稳,变压器容量只有160千伏安,功率因素大约是0.8左右,最大可以带载128千瓦,冬天温度低的状态允许少量超额,最多140千瓦。不过具体带载情况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而定,例如,全是阻性负载时可以带160千瓦。”
陈浩对袁紫衣说:“这样不行的,村里变压器的容量不能低于800千伏安,最好是容量1000千伏安的箱式变压器,你马上让村委去申请安装大容量变压器。”
袁紫衣答道:“是,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