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虎牢关破
虎牢关外
关东联军接连三日猛攻,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也再次陷入一蹶不振的状态中,守军的士气也因前几日射杀降卒之事跌入谷底。
终于,一个又一个的士卒登上城墙,将守军原先的位置占据,随后身后不断涌来的兵马,将这座屹立不倒的雄关所占据。
“将军!虎牢关失守了!”
吕布此时躺在榻上,被其麾下部将秦宜禄所叫醒,守在门外的士卒听闻城破,也根本顾不得叫醒吕布,只有他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将军!将军快走!敌军就要杀过来了!”
吕布睁开那带着血丝的双眼,见到是秦宜禄,他没有喝骂,而是端坐起来,听到越来越接近的厮杀声,顿时大惊。
“你先去将我的赤兔马牵来,我稍后就到。”
“诺!”
吕布穿上甲胄,又再次看了一眼铜镜中略显憔悴的自己,他拿起架子上的方天画戟。径直朝门外走去。
袁绍等人见拦住他们两月有余的虎牢关终于被攻破,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
又过了两个时辰后,虎牢关终于被关东联军全部掌控,不少守军逃的逃,降的降。
曹操当即建议道:“诸位何不趁此将士士气正盛之际,直奔洛阳,用不了多久,陛下便能重回京都!”
不知是否因为是他的后半句话,不少诸侯一时间开始犹豫不决,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继续进军洛阳。
“曹将军,大军猛攻数日,就算士气正高,也该休整一番,过几日再进军也不迟。”
就在众人的意见之下,曹操不得不放弃乘胜追击之势,静下心来思考,只凭他一人率军追击太过冒险。
且吕布麾下还有五千骑兵,追不追的上暂且不说,要全歼这些撤向洛阳的敌军,他麾下兵马真的是不太够看。
~~
一天后,吕布率领麾下急行军至洛阳城下。
城墙上的士卒见到是他,便知虎牢关城破,前些日子华雄身死的消息传来,洛阳城内的士卒和一众将军,包括李傕,都觉得虎牢关守不了多久。
不过能守住两月,对于李傕和贾诩来说,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本以为能守住一个半月最多,多出了半月时日,他们的准备也更充分些。
洛阳城内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五万兵马,李傕此时三面受敌,北有赵瑾屯兵于河东各郡,西有皇甫嵩占据天水,所剩两万多人马,与占据大半凉州的马腾共同施压。
不过他们二人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五万之数,皆兵源多少来自胡汉两个名族,大部分人皆是擅骑,骑兵便占据马腾军兵马的三分之一。
但想攻破各个坚城再占领长安,还为时尚早。
东边自然不必说,关东联军几十万人马,李傕根本可不能与其正面交战,若要是率领所有兵马决一死战,那便是取死之道。
好在南方并未有什么大敌,他采纳贾诩的策略后,便派出五万人马接连攻下武关,宛,上庸等郡城,可以说是势力往南边发展,似乎是想退出这关中之地。
但最终还是打算退守长安,关东联军想攻破函谷关和潼关,难如登天,他们并非一直保持猛烈的攻势,等长时间见不到好处,肯定会纷纷退兵。
就算拿下两座关隘,他照样能退往南边,若不是袁术及时回防南阳,他还想派一支骑兵,直捣各个关东诸侯的老家。
可世事不如人意,能做到这一步,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李傕接见了吕布后,没有责骂,不冷不淡的让他待在洛阳修养。
而他则是开始派亲信及其麾下开始劫掠城中各个豪族和富商,打算在离开洛阳前狠狠的捞上一笔。
皇宫内,宫女和太监们也在收拾行李,明日他们便要跟随刘协一同出发去长安。
也就在吕布领着不到一万的残军回到洛阳后,城内便再一次遭受变动。
~~
与此同时,同带个阳字的晋阳,不少流民纷纷涌来,即使现在还比不上那些名列前茅的富裕之地,但确实在稳定的增长。
朝会上,旁人都不知道赵瑾从哪得来的消息,也就在几日前联军攻破了虎牢关,今日他就如实禀报刘辩。
让这位在并州饱受“苦寒”的天子,出乎意料的欣喜,表示要重赏那些有功之臣。
可恕不知有多少人不愿他回到洛阳,好好待在并州,反而能更加省事。
不少诸侯只不过是打着迎回天子的名号罢了,这些时间没有皇帝和那些大臣的在朝堂上盯着各个地方的一举一动。
他们能无所不用其极的揽财,扩大势力,培养自己的军队。
一旦自己的权力变大,野心和欲望也会随之膨胀,当能达到之前从所未到达的高度之后,又怎会向下攀爬。
当然,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大臣皆是喜悦的,也包括荀彧,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那个,包括他的叔父荀爽。
赵瑾虽然想将颍川荀氏的人才全挖过来,可对方也不一定都能看得上自己,这样的举世大族,也不会将全族性命压在他一人身上。
像这样的大族,往往会押宝在多个有一统天下之能人的身上。
最明显的就是司马家和诸葛家,两族之间的区别便是前者的野心更大,想要爬上更高的位置。
赵瑾一如既往的汇报些数据和事务,等着几位大臣汇报完后,自己便回到处理公务的府衙,在堂内,问向负责传递消息的亲信。
“子龙他们到何处了?”
“禀大人,郭先生和三位将军还未有消息传来。”
赵瑾见还没有什么状况,只能先处理眼前堆积的公务。
他采纳了郭嘉的谏言,特地要求赵云,张辽,高顺三人一同前去,赵云和张辽自不必说,于夫罗只是见他们二人一面,用不着动手,都会有所顾忌。
这次是高顺所率领的陷阵营为先军,不同于这支精军每次在战场上力挽狂澜,这一次就是当个摆设,其目的就是让于夫罗看看如今大汉的军队是何等勇士。
即使不能完全抑制他们的不轨之心,但也会有所顾忌,毕竟这些异族,向来是吃硬不吃软,就算郭嘉的口才再好,说的昏天动地,忽悠一套一套的,又有何用?
就算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成功后,没过几日,内心又会躁动起来,将这些大义和道理甚至是清晰的局势都抛弃的一干二净。
在部下的怂恿下,再一次造反,不同于农耕民族,游牧民族仿佛是生来就是如此,更具兽性和侵略性。
当然,这些特性的种种原因都是因为生活习惯和生存的环境以及文明的高低决定。
毕竟四书五经等种种书籍,教化了不少世人,不少异族也因此与汉人互相接纳,一心向汉,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用汉人管理的方法,一个国家,一个族群,才能安定下来。
避免每日互相厮杀和内耗的局面,国家才能不断向好的地方发展,而不是日渐衰败。
所以郭嘉才会邀请三人同行,就算谈崩了,也能将其剿灭。
赵瑾派的一万兵马,虽算不上都是老卒,但都是披上甲胄,大部分人皆持刀盾,三千人弓弩手,其中一千五百人都佩上了包铁弩。
通过赵瑾和熊大壮以及花重金聘来的铁匠共同商议,讨论,打磨,试错许久后,最终制出弩匣能容下四支弩矢,每次都能连射两发。
可别觉得这种弩也就能装下四发弩箭,它的体型构造以及箭身箭头都要一般弩和弩箭要大上不少,杀伤力更强。
以往的一般弩箭,即使射中了敌军,能穿透甲胄,但不一定能一击致命。
这种弩箭的箭头和箭身都是经过不断试错的经验下制成的,若是为了能多装些弩箭,那杀伤力就要有所缩小,穿甲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毕竟现如今不可能全军配弩,弓手依然是主流输出,最后是两者轮番交替射击,效果最好。
让弩手将包铁弩匣内的弩箭全部射出,在穿透敌军前列的披甲士卒之后,让弓手开始射击后方的没有着甲或少量着甲的士卒,这种举动,可以说将弓弩两种兵器运用的如火纯青。
在前后两方刀盾手列阵,盾阵之后,将长矛手的矛戈等长兵器夹在盾上,达到拒马和防守的效果,随后再将骑卒一分为二,立在大军两侧,以防对方的骑兵冲杀正在拉弓射箭弓弩手。
这一套阵法,可以几乎说是万能阵法,是军阵中的万金油,赵瑾让校尉以上级别的军官都要熟记此阵,如果所率领的兵马不过千人。
那这种阵法可以说是全是漏洞,各个的兵种的数量几乎达不到比例,不如千人全部近战厮杀。
有时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除了最主要的士气之外,便是兵马调度是否妥当,阵型是否有漏洞。
往往是一处兵马被击破,随后敌军乘胜打乱军阵,将剩余的敌军逐个击破。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勇武过人的将领有如此大的作用的原因,并非是他一人能杀敌上万,上千,所谓的万人敌,便是能凭借少数人马,以个人勇武生生从敌军阵中撕开裂口,扭转局势。
至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这种说法,直接实施斩首行动,对敌军士气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且是这种以个人武力为核心的战法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