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一门艺术我不会1】
从那以后,他总是生出了夜归的心思,重走那一条路。
可阿公走了之后,他再也没有这个心思了,那是他独留的空白。
吃完了午饭,母亲打发他去学校先看看,今天村主任说有点事找他,大家下午一点钟在村委会碰面。
他从小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村主任也挺喜欢他的,不为别的,就是那些特殊的墨水了。
不错,黄楚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文学造诣不错,很多二流子赶不上他一半。
这得归咎于《道》这本书了,为了能让他看懂,用的全是现代的繁体。
阿公说他看的还是走形体字,有幸去观摩,那真的跟家里的那几只鸡写的差不多,不必问我可否相识,只能说告辞了。
也不知道村主任此番邀约,所谓何事,虽然他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生,但大学生却也有七八十个在线。
虽然疑惑,问了母亲,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说是要问一个私事,这就难办了。
怀着这份忐忑,他不得不迈着脚步下了楼,心里有些酸楚,过去好几公里啊。
算了,小时候的脚程没有白费,在学校也是有名的运动健将,这几公里他走定了。
怀揣着想法,黄楚悠然的走在这山村的道路上,路上的行人见到他,还是很愉快的打着招呼。
不说其他,父亲在村里多有名,战乱时代也去过边越,道公这个身份自然更不必说了,搁在古代,那也是村里的名人义士。
村主任到底想干什么?
有些调侃他的人都会说“楚哥这是要去相亲啊”,打小的梗,小时候捡到了“相亲”这个词,觉得很有格调,便用了起来。
谁知它传遍了整片山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己帮邻居奶奶挑水时就没有传出去。
但他是谁,他可是楚哥,喜欢调侃,如果谁家刚好有姑娘在家,他一定会说去见谁谁谁,假装不知道这是他家姑娘。
可是现在他不敢了,自从他大学之后,很多人巴不得他这么说,甚至还有人假装那不是自家闺女,故意说刚才见到一个漂亮的姑娘去了那边。
大家对他都是礼貌相待,更何况黄家坞很特殊,就像是自己家人一样。
他也是满脸笑容的对着大家,这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小学学校旁边的村委会,也去了一个小时,肚子里的存货也消了一半。
先去了旁边的小卖部买了瓶纯净水,要不是黄家坞后山路绝巅,大概也是一条旅游的必经之路了,也是村委会觉得可惜的到底。
但大自然的馈赠,能吃到哪,都是福气了,其他的必然有道理。
买瓶水,也都遭受了大家的调侃,可惜他不认识几个,也就老板娘算是一个熟人了,可仅此而已,谁家的便不知道了。
弟弟跟自己就不同了,他在这附近村落到处巡走,认识的就多了。
不过别人都这么有礼貌了,作为有志青年,大学生,他也要礼貌回应着。
出了门口,迫不及待的拧开了盖子,一咕涌的吞着,真是渴急了。
也顾不得旁边的那个摊子,一群整日悠闲象棋的团体什么眼神,自顾自的走了。
理了理身上的衣服,这还是自己在学校最得体的衣装之一了,看起来精神抖擞。
莫道人生无常,即理有存反复,为大道依稀印记。
看着庄重的气氛,村委会大门广场的五星红旗,随风飘荡着,发出了数数数的声响来。
开放式的大门,一错开广场,直接到了办公大厅。
看到了年轻的小姑娘正在认真的码字,从这个角度看着,键盘都被打飞了一般,很急很骤。
他记得,这是一个族弟去年年底刚娶的媳妇,族弟比自己小了一点点,她该叫自己一声哥呢。
可是,人家抬头望了一眼,问了一句什么事,自己说找村主任之后,再也没有理过自己了。
噼里啪啦的声音,真是烦透了一般,看她似乎想要吞没这段时光一样,紧皱的眉头不曾解开。
他可不敢触这个眉头,看这精神状态,保不齐就是一个辣妹子了。
族弟回家创业,产业做到了百万级别,媳妇来这村委会做点事,那也是应该的。
但像族弟那样的能人,也算稀少,人家可是把钱装进了口袋,与那些口头发达的人那是两种人。
村主任还没有来,不一会儿,来了个熟人,父亲的堂弟,我的叔叔,叔公的大儿,小学同班堂弟的父亲。
一进来看到黄楚时,显得很意外,然后热情的招待了一番,泡上了茶水。
而那小媳妇总算抬头看了看,原来黄楚还是自家人,但仅此而已。
毕竟,有了男人之后,别人家的都是糟粕,那位族弟相貌堂堂的,不然谁跟他那么年轻就进入婚姻的坟墓里。
与堂叔交谈一阵,告知了来意,村主任为何约在村委会他也不知道。
其实约去他家,也是不行的,平时不走动,一些事情会显得唐突,老世故哪能想不到这一点。
至于叫母亲传话,那就更简单了,这个私事不是坏事。
既来之则安之,作甚总是有结果出来的,等他来了,一切皆明了。
到了一点二十几分时,村主任才姗姗来迟,风尘仆仆的,一进来就笑着说了一些抱歉的话语。
然后就直奔主题,说受人之托,想要请教一些事情,需要他跟着去一趟。
怪不得需要面聊,果然没有几句话就完了,大概考虑的是自己愿不愿意,面聊的话结果会不一样。
问了是什么事,村主任说他也不知道,是一个大长辈说他们家可以帮忙,才有了这段对话。
思来想去,不得其解,自己抛开大学生的身份,也就一个普通的社会青年,怎么就需要这么隆重的邀约了。
来的时候心里在怀揣,回去的路上却多了几分忐忑,临走时问了地址,看着不算远时,才答应了一起去。
就在外面的镇上,人家说以前都是阿公也帮忙的,现在阿公不在了,就需要一些年轻人去帮衬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