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转变

像,那便对了。

这是朱允熥刻意设计之后的结果。

这几日他不仅是在抄写《皇明祖训》,也在思考近段时间的得失。

得到的东西有很多,名声逐步开始转变,在老朱眼里的印象持续变好。

最终成功收获吴王封号,大出了一把风头。

失,则是朱允炆获得淮王封号!

朱允熥意识到,在宽厚仁善这条赛道上,朱允炆领先他太多。

即便他再怎么努力,短时间内,也最多只能做到与朱允炆并驾齐驱。

想要反超,非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细细的打磨才行。

可现在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历史上,懿文太子朱标下葬后不足一月时间,老朱就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老朱也很急,急着确立储君,为之铺路。

因此,想要占据更多的优势,必须要开辟出一条新的赛道。

朱允熥想起了自己的人设!

与朱允炆因为极力模仿朱标外在的人设,从而导致自身人设僵化固定不同,朱允熥的人设鲜活、多变、且可塑性强。

他是浪子回头的典范,是隐忍多时的枭雄,是终于挣脱樊笼欲要展翅高飞的雏鹰。

在老朱眼里,在群臣眼里,朱允熥曾经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在父亲死后,开始成长的可造之材。

可造,意味着不确定性,也有着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朱允熥细细思考老朱的这一生,从个人功绩上无可挑剔。

驱逐胡虏,再造华夏!

八个字足以道尽!

但是,伟大的成就同时也伴随着凄惨的一生。

幼年丧父丧母丧兄丧姐,艰难度日。

敢打敢拼出一番成就,终于登临帝位,又失去了最爱的马皇后。

丧妻之痛!

而后,朱雄英夭折,丧孙!

现如今,朱标病逝,丧子!

身边最为亲近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这份孤独感,谁人能知?

嘉靖帝能知!

同样是幼年丧父!

同样是登临帝位后,丧妻丧子!

嘉靖帝有八个儿子,但接连夭折,最终只留下裕王,以至于什么二龙不相见的言论,他深信不疑。

从情感经历上来说,嘉靖帝同样凄惨、孤独、绝望。

一生所盼,皆不能得,纵有天下,也不过是荒土坟茔。

故此,朱允熥敏锐的意识到,他和老朱想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

那一份在普通人家中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天伦之情!

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是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渴望。

老朱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从农民、乞丐成长为一代帝王的人来说,这份天伦之情,更加弥足珍贵。

只可惜,马皇后病逝后,世上再无朱重八。

如今朱标病逝,这世上就再无朱元璋!

从此,只剩下大明朝,洪武大帝!

朱允熥开辟出的赛道,就是将洪武大帝,当成是朱元璋,当成是自己的爷爷。

而并非一个冷血的皇帝!

世上最难的事感同身受。

而他,恰恰亲身经历,故此能够理解这份孤独。

……

面对朱允熥的诡辩,朱允炆只能不痛不痒的训斥两句。

他也很想嘲讽回去,可奈何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不支持他做这样的事情。

既然朱允熥服软了,这个让人不适的话题,还是早早跳过再说。

可不能让他浑水摸鱼掩人耳目,问题依旧要回答。

朱允炆冷冷开口:“三弟能言善辩,可见读书颇多,知识丰富。方才我所说元亡于暴政,三弟似乎不屑一顾,不知三弟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

朱允熥摇了摇头,“其实二哥说的不算错,元朝灭亡,暴政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朱允炆表露出好奇:“既然暴政只是主要原因,那想必还有更为根本的原因,请三弟详细言明,好寻一寻根。”

文人骂人向来是没什么脏字的,只需要通过简单地语句组合,就能达到骂人的效果。

不着痕迹,需要一番思考才能回过味来。

朱高炽宛如一个吃瓜群众,感受着二者字里行间的碰撞,不禁大感舒畅,这才是夺嫡该有的模样啊。

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你争我斗笑里藏刀,言语上的交锋,可远比肉体上的折磨来的酣畅淋漓。

朱允熥哪里听不懂这弦外之音,暗笑朱允炆手段太差,连反击都是这般软弱无力,只是嬉笑道:“这就为二哥寻根!”

朱允炆面皮一抽,不做回答,只是静静的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也不在语言上去刺激朱允炆,先说起一桩旧事:

“近来我抄写《皇明祖训》,皇祖父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

姑息者,放纵也!对谁放纵?

自然是对官员的放纵!

二哥所说的暴政,也没有问题,元朝对官员放纵,导致的结果就是官员对百姓的暴政,横征暴敛,贪污腐败,无所不用其极。

百姓受到压迫,吃不饱穿不暖,自然就会造反,才有皇祖父雄才大略,布衣之身取天下!

只是这论调实在是不新鲜,二哥若只是思考到这一层,不够!”

《皇明祖训》是老朱一手主持编纂,融合了他的治国理念,是皇子皇孙的必读书目。

朱允炆自然也读过,且是精读,从中可以揣摩出老朱的意图!

但朱允炆不是个傻子,他自然不能和老朱所说完全一样,这样会显得自己很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拾人牙慧。

故此,他换一种说法,将阐述的主体,由官员变为百姓。

姑息,是对官员的姑息,是看他们横征暴敛而不加以阻止。

至于百姓,那就是赤裸裸的暴政,否则老朱身世也不会如此凄惨。

朱允熥开口,直接戳破朱允炆的理论来源,叫他面色有些难看。

只是虽说如此,朱允炆依旧不慌,他自信亡于暴政的说法,已经触及到了真正的核心。

想要在这上面推陈出新,说出更为深刻的理论,凭一个十三岁的朱允熥?

怎么可能?

他连锄头都没有摸过,这深宫内苑都没有出过,哪里知道什么民间疾苦。

朱允炆暗自冷笑,他已经摸清楚朱允熥的路数,知道他的伎俩。

无非就是先声夺人,造出声势来,然后再说一番似是而非的东西,好用诡辩出奇!

如此论调,乍听之下还有几分道理,可经不住细细思考。

长江黄河论就是诡辩路数,治理天下不用贤臣,这不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吗?

朱允炆眼中有自信的光芒闪过,在封王之路上他慢了一步,可现在,他绝不会慢!

一个势单力薄没有文人支持的朱允熥,拿什么和他斗?

靠那些武勋?

可笑!

那些武勋身处宫外,哪里能入宫闱?

真当皇祖父的旨意是假的不成?

朱允熥真要是私自去联系那些勋贵,眉来眼去交往过密,朱允炆高兴还来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