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推荐序 关于情绪劳动的阴谋与企望

杜素娟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B站知名UP主(@杜素娟聊文学)

身为女性,读《情绪价值》的感觉有点类似读罗素的《论婚姻与道德》,字字句句让人震惊。从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古老且巨大的阴谋,你不知道这个阴谋具体成于何时,也并不存在具体的主谋,但这个阴谋就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渗透,渗透到对每一个女性有声和无声的规训之中,让她们以自认天职和追求美德的态度,对自身被剥夺的权利和平等茫然无知。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女性的规训阴谋是数不胜数的。《情绪价值》聚焦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规训女性进行情绪劳动。

作者认为情绪劳动“是一种原始的训练,训练女人和女孩要先修正自己的情绪表达,以适应他人的情绪,让他人感到更愉快”。女性要忍耐,要安静,要温柔,要包容,要做解语花。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这几乎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对于女性的共同塑造和要求。

忍耐、安静、温柔、包容、解语……是人们为社会和他人付出的情绪劳动,不只是女性,男性也完全可以做到且理应做到。但是当社会暗示这是属于女性的品质时,看似是对女性的赞美,其实是把情绪劳动单方面分派给了女性,使原本两性之间互相的情绪劳动服务,变成单向的情绪劳动服务,即立足男性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女性提供情绪劳动。

随之而来的就是最常见的规训:一个能够为他人而活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压抑自己的情绪,把别人的情绪放在第一位,这种情绪劳动被视为女性的天职,甚至冠以美德之名,驱使女性自觉付出和牺牲,接受这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义务。

这本书用社会调查和数据的方式告诉我们,女性在家庭、社会和职业领域中承担了巨大的情绪劳动,以满足这些领域中其他人的情绪需要。但是,由于它被视为女性应尽的义务,女性的付出和牺牲被严重无视和忽略,她们更未得到一分钱的报酬。当然,也没有任何一部劳动法会保障女性承担情绪劳动所应得的报酬。

这本书详尽地分析了女性情绪劳动被榨干的各种方式:道德绑架下的社会规训,权力压制和暴力威胁下的自我隐忍。这些分析让我们看到很多司空见惯的女性美德追求和自我认知背后隐藏着失权与不公。

同时,这本书也指出,单纯地把情绪劳动归于女性,同样也会导致男性生存的麻烦——相对于规训女性要投入情绪劳动,他们被规训要隔绝情绪劳动,以并不存在的纯粹理性为荣。这会导致他们缺乏对共情能力的训练和追求。作者有趣地声称,这将“使他们无从获得积极、相互联系的关系”,甚至“减少他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

情绪劳动,作为一种满足他人和群体情绪需求的劳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为重要。但这种劳动不应只是某个性别的负担,而应是两性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双向交互的付出。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平等的双向“奔赴”呢?在人们意识到存在这个问题之前,所谓“实现”就远在天边。

情绪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一种,是否能够像其他劳动一样被看见、被重视,甚至被回报呢?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中,是否存在可以获得现金回报的情绪劳动,那又是一些怎样的情绪劳动呢?假如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可以用情绪劳动作为解决生存问题的核心劳动方式,把情绪价值当作价值体系的核心元素,这个世界又是否值得期待呢?

如果你也被这一系列讨论吸引,那就不妨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