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研究背景
关于创业意识的研究,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杰弗里·蒂蒙斯(Jeffery Timmons)的著作《创业学》是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学》的内容包括商机、创始人、资源需求、创业企业融资、企业创建与创建后五个部分,但是关于创业意识的单独研究几乎没有涉及。从实践上看,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比如,美国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课程,进行创业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来选择学习不同的技术和技能(姚大伟,2017)。
国外学者对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相关成果,但由于国内创业情况比较复杂,相关影响因素的内容和体系需要进一步厘清与深入分析,因而关于创业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阐述创业的意义和目标等宏观方面,对创新创业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对创业方面的研究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从宏观研究衍生到微观研究。并且,国内对这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上,注重强调社会性因素,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因素。其中,个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创业能力、创业自我效能和个人背景因素等。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显著影响的教育环境主要有院校类型、院校层次、创业教育等。社会环境主要涉及创业相关政策、创业氛围以及创业阻力三个方面。其中,创业相关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颁布实施的有利于创业的政策规定等;创业氛围是指能够被感知的社会创业热情程度;创业阻力是指大学生创业时感受到的或已经遇到的困难。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社会环境界定为创业相关政策、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与支持,以及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在资金、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胡菁,2018)。
另外,我国学者对创业教育类问题越来越重视,研究内容也在不断细化,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深刻,这对研究者和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都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对于创业类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于对创业模式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的优势经验的比较与借鉴;针对创新创业意识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在创业教育的整体研究中,缺乏专门的探索,而创新创业意识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动机,是践行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希望本书通过对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现状问题调查以及成因的研究和思考,能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