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问题提出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潜在创业者采取创新创业行动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必然受到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创业一定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创新创业意识是个体对整个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创业的感知,创业环境是决定创新创业意识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具备年轻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的文化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强,是国家未来最主要的科技创业群体,其创新创业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未来创业人数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在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要求下,国务院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可见,“双创”思想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与顶层设计(宁德鹏,2017),同时全国已经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面对创业创新的大浪潮,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对“双创”号召积极响应,但现实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不高,自主创业率与社会的期望还存在很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学者做出了相关的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瓶颈?如何提高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创业行为和创业率?在经过广泛的实证调研及学术研究后,有学者提出,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概率。在“全民创业”的社会浪潮中,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创业意识,以机会驱动型创业来引领和推动我国大众创业的新局面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议题(宁德鹏,2017)。
创新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创新也被称为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个体根据客观的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展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想法的能力。社会环境和文化等社会性因素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其中,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触到的外界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子女的创造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家庭环境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其与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总体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的家庭环境包含了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互动和家庭气氛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