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理论动态研究

第一节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理论基础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的政策性概念,其诞生与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由来已久。奥地利学者和意大利学者最先采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研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得出了公共产品理论。1919年,林达尔提出了林达尔均衡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20世纪中期,萨缪尔森指出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引起别人减少对该产品的消费的产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别,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的三个显著特征。其中,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有和消费,不能被进行量上的划分;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公共消费者,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并不增加,任何人都不能独占、专用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不能阻止其他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效用;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出其他人同时消费这类产品。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公共产品理论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相比于传统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胡德(1991)认为,新公共管理包含公共领域的专业化管理、明确的目标和绩效测量标准、强化产出控制、公共部分的分散化、引入竞争机制、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以及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七个方面的特点。欧文·休斯(2002)在《公共管理导论》中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有灵活的组织、人事、任期和条件,明确规定采用绩效手段测量工作完成情况,系统评估新的计划方案,运用市场管理手段管理公共事务,用民营化与市场化等手段逐步减弱政府职能。在实际运用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具有七个表象特征:多元结构的行政主体、扁平的组织形态、灵活的人事管理、政治化的行政官员、强化社会职能的政府、私营化的管理方式、外部化的行为取向。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公共服务管理自由化和市场化、政府职能转变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起源于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等,是以公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有六个基本判断:①公共管理者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对社会的控制和驾驭;②公共利益是管理者和公民共同的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③要战略性地思考,民主地行动;④政府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政府承担的责任是复合的而非单一的;⑤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⑥大力弘扬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政府管理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政府由管理主导向服务主导、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官本位向公民本位的转变,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提供了理论借鉴。

四、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1948年,邓肯·布莱克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中的很多观点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也由此被尊称为“公共管理选择之父”。布莱克认为,公共物品如果符合中间投票者的第一偏好,是非常容易被采纳和使用的。“公共选择理论之父”詹姆斯·布坎南(1954)认为,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是因经济学家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的。他还总结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主要由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说、经济学的交换模式三个要点组成。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即政治是经济交易过程的延伸,政治家、官员等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个人主义方法研究集体行为,分析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以及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对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表达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