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5年发布的《出口战略的创新——应对质量保证挑战的战略方法》中正式提出的。质量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建立和执行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及市场监管所需的质量体制框架的统称,内容包括技术体系、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是提高生产力、维护生命健康、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质量基础设施的本质是一个高效、标准的质量和生态系统,是机构、法律、政策、监管等实践活动的框架和指导。其中,计量机构、标准机构、认可机构、合格评定机构及其监管部门共同组成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支持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履行质量评估,传递质量信任。
我们开展中国与以印度、巴基斯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比对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印巴两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比对分析,从中总结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做强、做优中国质量基础设施,为优化中国质量基础设施提出建议。同时发挥中国自身优势,助力印巴两国打造优质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实现中印、中巴在技术领域的互联互通,以助推中国外向型企业的产品顺利进入南亚市场,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南亚的贸易投资领域,以及深化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关系。
因此,本书就印度、巴基斯坦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并就中国与印巴两国的质量基础设施政策战略、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以期为国内外向型企业了解印巴两国市场准入门槛,以及为有意在印巴两国投资设厂运营的企业提供基础性资料,从而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中国优质质量基础设施提供参考。
编者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