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国际货物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依据。我国自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国际贸易实务的核心内容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方法与规则,其知识体系是各国开展对外贸易及相关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全国绝大部分高校一样,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一直将国际贸易实务设置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将其设置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方向课。多年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团队围绕课程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如编写《国际贸易实务》(中文版)教材、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开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等等。课程建设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任课教师多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团队主讲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于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于2021年入选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于2022年入选四川省线上教学一流课程。

本教材为支持和优化上述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团队的谢凤燕教授、李娟副教授、何奕副教授共同主编。其中,谢凤燕教授负责教材体系和各章结构的设计并编写第1章至第4章,李娟副教授负责编写第5章至第7章,何奕副教授负责编写第8章至第10章。在教材编写中,团队成员反复研讨、多次修改,努力使教材具备以下特色:

第一,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教材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各章内容中,结合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四个自信”、创新发展理念、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此外,本教材的每一章均设置了独立的延伸阅读(FYI)部分,内容定位于具有明显思政教育特征并与章节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或材料。

第二,纳入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前沿知识。国际贸易实务本质上是对国际贸易具体实践的总结与呈现。为保障教材知识的先进性,我们尽可能在教材中纳入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最新规则与创新实践。例如,本教材基于国际商会《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讲解贸易术语,将我国的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中欧班列、区块链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运用等内容写入相关章节,努力使教材发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启迪实践的积极作用。

第三,遵从国际货物贸易客观规律与课程教学基本需求布局教材体系、设置章节内容。在教材体系方面,本教材以国际贸易公约、惯例和相关国内法为基础,以贸易合同为主线,系统讲授合同贸易方式,在其基础上将相关原理拓展到加工贸易、B2B跨境电商等多样化的贸易方式,体系架构清晰、合理。在章节内容方面,除正文外,每章均设置有本章小结(SUMMARY) 、术语表(KEY TERMS)、缩写表(ABBREVIATIONS)、复习思考题(QUESTIONS FOR REVIEW)和练习题(EXERCISES)。其中,练习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能够较好地支持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第四,以生为本提供内容合理的数字化资源。本教材的每一章都提供了两类数字化资源。一类是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国内法,为学生进行问题研讨和拓展学习提供便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类是部分习题解析,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和国际商学院长期不懈地培育、引导和支持课程与教材建设,为本教材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本教材的出版发行,李晓嵩编辑及其他相关老师在具体内容审核、修订、版面设计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对上述部门和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诸多文献,采用了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官网公布的材料,在此,对相关专家、学者、机构和企业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尚存的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谢凤燕

2022年12月12日

于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