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形形色色、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通常使用“归纳-概率”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复杂性降维,进而采用基于方程建模(equation-based modeling,EBM)的“演绎-律则”方法进行研究。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的概念于2009年由包括哈佛大学拉泽尔教授在内的15名顶级学者在《科学》杂志上正式提出,其涵盖以新电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其研究范围较广,侧重于方法论前沿范式革新。计算社会学(computational sociology)的概念在2014年8月举办的美国社会学界第一届“新计算社会学研讨会”上被正式提出,其主要研究领域分为: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计算机社会模拟研究和新型社会计算工具研制与开发等。计算社会学的研究方向相对集中于社会学领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属于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等前沿工具进行应用研究的范畴。
近年来,一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运用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研究框架,以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复杂性社会问题和异质性群体行为的涌现(emergence)现象(霍兰,2000;霍兰,2001;米勒 等,2012;陈禹,2016)。作为计算社会学(computational sociology)三大方法之一的ABM仿真模拟方法,在研究复杂性公共事务治理、群体行为演化和社会动力学机制方面,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呈现出优秀的动态分析能力(Angus,2015;Zhang,2019;张江 等,2005;赵鼎新,2006;沙莲香 等,2007;王飞跃,2005;王飞跃,2011;王飞跃,2013;黄璜,2010;梁玉成,2016;王国成,2014;王国成,2016;邱泽奇,2018;罗玮 等,2015;罗家德 等,2018;孙秀林,2016;陈云松,2020;罗俊,2020;吕鹏,2016)。随着近年来复杂性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方法,尤其在社会学领域,ABM仿真模拟方法已成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工具集。
2006年,赵鼎新教授将国外虚拟社会(artificial society)形式模型研究中的得与失首次介绍到国内;2007年,沙莲香教授和陈禹教授等人合作,率先对我国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期间民众社会心理跟踪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梁玉成教授长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讲授“社会模拟与Net-Logo仿真模型的应用”;中南大学吕鹏教授在ABM仿真模拟领域进行了社会学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应用研究。此外,作为业界顶级期刊,《社会学研究》在近五年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计算社会学前沿发展的重要论文,这一系列论文对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社会仿真模拟和复杂网络社会实验这三大计算社会学前沿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我国计算社会学应用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组织架构上,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引领,2019年11月,中国社会学会计算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2020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设立了“计算社会学: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论坛;截至2021年1月底,全国计算社会科学高端论坛已经举办三届。
然而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近15年来国内计算社会学ABM仿真模拟方法的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却远未成气候。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国内学者在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计算社会学ABM仿真模拟应用论文只有15篇,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ABM仿真模拟应用论文有8篇,合计23篇。现有的计算社会学相关文献大多集中在概念介绍和理论梳理上,真正有质量、面向现实社会问题的ABM仿真模拟研究还十分稀缺,有意愿、有能力从事交叉学科ABM仿真模拟前沿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计算社会学ABM仿真模拟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适用性、研究流程和检验标准还未被充分研究,该研究范式能否更合理地反映社会现象,能否更有效地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还未得出答案。因此,与传统社会科学相比,ABM仿真模拟方法的参数空间非常大,网络结构多样,演化模拟结果涉及置信度、可检验性和敏感性等问题,唯有在大量实质性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ABM仿真模拟方法科学研究体系。这既是重要的社会学方法论创新发展基础研究,也是重要的跨学科交叉融通的应用研究课题,更是中国计算社会学引领国际前沿的重要机遇。
笔者于2013年冬季开始接触ABM仿真模拟方法,通过对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深入学习,逐步形成交叉学科视野和跨学科研究能力。2015年暑假,笔者开始使用ABM仿真模拟方法进行纵向科学研究;2019年,笔者开始在中国社会学年会计算社会学分论坛上与前辈、同行交流。八年来,笔者从概念分析到理论模型建构,最终进入复杂性系统仿真模拟实验与实证领域。这条极具开创性的研究道路艰难且漫长,感谢笔者的博士生导师王学义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正平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段伟文教授,这三位老师对笔者的学术成长影响深远。感谢史岭琳同学在文献梳理和学术对话中的贡献,祝她在英国的留学生涯中遇到好的导师和同学。更要感谢笔者的爱人刘萍博士,她是笔者多年来重要的学术交流伙伴与灵感源泉,本书中许多章节都是与她反复讨论后的成果,笔者将本书献给刘萍博士。
202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