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谁懂你的心
【故事导入】
小雅,某院校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她从小生活优越,父母对她更是宠爱有加,有求必应。小雅在上大学以前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在大一期间,她的室友曾多次向辅导员老师反映:小雅经常凌晨还在床上打游戏,声音外放,更有好几次凌晨三四点还在打电话和男朋友吵架。小雅对室友的小声提醒不以为然,她认为室友的此种举动是不喜欢她,不尊重她。她也从不参与寝室集体活动,总是忘记打扫寝室卫生。她认为和室友们没有共同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也不同。每次回到寝室她只能自己打打游戏、看看书,无法融入他人的生活。虽然她内心也想和寝室里的其他同学搞好关系,但是她总觉得别扭,也无法融入。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孤单,想回家,心有余而力不足,让她感觉特别的失落。
【故事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小雅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万般宠爱,再加之她在读初中、高中时每天都走读回家,从未经历过寄宿学校的集体寝室生活,使她在进入大学后形成了一种一切都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导致她换位思考的能力比较差,再加上生活、学习习惯的不同,难免会和室友发生各种矛盾。
在心理咨询室,老师首先耐心倾听了小雅的烦恼,予以共情,使小雅从内心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其次,鼓励小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个性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但这种不同不代表不能融洽相处,因此要学会尊重差异;最后,引导小雅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主动找其他同学交流,并真诚地向同学道歉。同学们也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从心理上理解她、帮助她。慢慢地,小雅与他们的关系变得很融洽,大学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快乐!
1.1.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学科。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没有了,生命就停止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但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是最复杂、最奇妙的现象,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倾听优美的音乐,记忆异常丰富的知识;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有七情六欲,能通过自主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是极其巨大的。
1.1.2 健康观
“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马勒博士的名言。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和向往的,因为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断丰富与提高,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健康”一词的理解也进一步科学化。
一位大一学生提及自己选修心理健康课的感受:“很幸运地选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一是因为这门课负担不太重,又可以学习一些知识;二是因为自己刚刚进入大学,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有太多的不适应。在大一上学期时,我对宿舍生活很有排斥感,每天睡眠不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弄得自己很郁闷,并且和同学交往有一些障碍,感觉诸事不顺心。空闲的时候,我静静地想了想,认为不应该把原因都归咎在同学身上,而是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所以在选课的时候,我就毅然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想,这总会对我有一些帮助吧!结果超出了我的想象。”
“上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发现自己受益良多。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心理健康的知识。我以为健康就是指人体的各个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呈现出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这种片面的认识把健康的概念仅仅局限在对躯体的生物学变化的关注上,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及社会存在对健康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人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我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巨大的意义。第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第二,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第四,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我相信,当我会调整自己心态的时候,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的大学生活一定会是充实而愉快的!”
1.1.2.1 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1)健康的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片面性。比如,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重锻炼身体,而不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一出现头痛脑热的症状就往医院跑,而有了严重心理疾病却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掩盖。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1988年,沃林斯基(F.D.Wolinsdy)在其所著的《健康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立体健康观”,其中提到了八种健康状态(见表1.1)。
表1.1 立体健康观模型中的八种健康状态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重新颁布了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各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从健康观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认为的没有疾病即健康的观念,它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的标准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况、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形成一种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2)健康的标准。
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健康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完好状态,而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健康不但是一种外显行为,也是一种内部状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健康定义的同时,也给出了以下有关健康的10条标准: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这一点很好判断,起床后的状态就是标准。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起床后浑身无力、无精打采,就说明你精力不足,应付事情的能力也就弱了。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如果有同学总是把事情想得很糟糕,很担心周围的环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此时就建议你最好去找心理咨询老师疏导一下。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睡眠良好的标准是半小时内能自然入眠,成人维持7~8小时睡眠。如果有同学迟迟不能入睡或入睡后很容易惊醒,这就不是一种很好的睡眠状态。
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如果有同学发现自己身处某种环境中,看什么都不顺眼,或者一有变动就惴惴不安,吃不下睡不着,这就说明应变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如果经常感冒,就说明抵抗力下降了。抵抗力不仅表现在少生病上,还包括不治自愈的能力。
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的头、肩、臂位置协调。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可用较为理想和简单的方式——身高和体重的关系,具体计算方法是: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24.9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25就要注意体重了。
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同学如果经常使用电脑,就要注意用眼卫生了。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从这10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来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因此我们在考虑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身心两个方面的表现,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完美的健康人。
1.1.2.2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之有着不同的认识。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制度、民族风俗、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个体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身心潜能。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大脑,具有适合社会环境的行为和适度的举止。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
事实上,每个人都处在极度健康和极度不健康的两端连线上的某一个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又是动态变化的,它只是反映某人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状态。我们所说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一时看到的偶然现象。
【知识链接】
心理健康的不同等级
根据国内外心理健康专家的研究,大致可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其主要表现为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第二等级,轻度失调心理者。其主要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通过自我调节或专业人士帮助,可恢复常态。第三等级,严重病态心理者。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资料来源:陈洁玲.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EB/OL].(2019-08-07)[2023-02-10].http://idapeng.sznews.com/content/2019-08/07/content_22348597.htm.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主观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提出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1951年)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最经典的标准”。这10条标准如下: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
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向经验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
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恰当地满足个人的需要。
⑩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从以下10个方面提出了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白天精力充沛,适合工作;晚上进入良好的睡眠,以便恢复体力,养精蓄锐。
②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作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注意力容易涣散,就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③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随着周围环境及人物的变化而产生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④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如果一个人抵抗力强,就不会因为一次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出现过度反应,甚至生病。
⑤心理活动耐受性。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慢性刺激虽然强度不是很大,却较长久,几乎时时刻刻缠绕着人的心灵,使之受到困扰。
⑥心理康复能力。这是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能力。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认识能力不同、知识经验不同、生活阅历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
⑦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⑧自信心。一个人应该有恰当的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有自信心的人,能适度地表达自己,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行为举止自然得体。
⑨社会交往。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需要与其他人维持一定的交往水平。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受到一定的社会准则和规范的制约与协调。
⑩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要想判断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只要对自己日常的行为表现与感受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背景的变化而改变。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8个标准:
①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人类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应具备正常的智力,而大学生一般智力水平较高。遗传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表1.2揭示了不同血缘关系者的智力相关程度。
表1.2 不同血缘关系者的智力相关程度
②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所谓控制情绪,就是要让情绪适度,变消极为积极,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③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也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
【知识链接】
人际关系就是对话
对话产生于对别人说话,且得到别人的回应。这是双向的过程,使两个人或更多人讨论关于他们的事。失去了对话中的某一方,人际关系就会中止。
对话是直接和诚实的,要求异常的勇气,因为它是没有防卫的大门。
④意志健全。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良好的意志力表现在行动具有良好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盲目、优柔寡断、草率行事、缺乏毅力、办事拖沓、缺乏自制力、放纵、怯懦、缺乏信心和勇气都不是心理健全的表现。
⑤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是指作为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其所思、所做、所言、所行应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如果个体内心冲突矛盾大、不稳定,就不能叫心理健康。
⑥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评价客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⑦社会适应正常。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的要求。
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人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大学生应该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过于成熟或过于幼稚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知识链接】
幸福的公式
当代的人们更加开放地生活,我们坦言幸福,我们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当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也是有指数的,总幸福指数是指你的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看了一部喜剧电影,或者吃了一顿美食,这是暂时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续的、稳定的幸福感觉,包括你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你对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评价,即你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这个总体幸福感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一个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二是环境事件;三是你能控制的心理力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表达式为H=S+C+V。财富和成功不能永葆幸福,只有拥有稳定的情绪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到更加快乐,这是金钱也买不来的快乐!
【心理导航】
下面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请认真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与自己最相符的选项(见表1.3)。
表1.3 心理健康自我测定量表
结果评定:题目全部答完后,累计得分。男生65分以上为正常,10分以下为心理疾患;女生45分以上为正常,25分以下为心理疾患。
【心理自助训练】
下面列出的12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请与自己进行对照,并在生活中努力进行尝试:
(1)将转变视为机会,把恐惧感转化为能量、变为非常在乎的态度去把握良机。
(2)许下承诺,了解清楚自己人生中要追寻的事物,然后制定目标,全力以赴。
(3)坚守承诺,要有恒心追求目标,要明白面对困难仍有许多可行之计,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
(4)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要知进退,有时应该勇往直前,有时要敢于放弃。
(5)面对逆境,保持信心,相信逆境令人增加斗志,尝试不同方法。
(6)乐观进取,凡事往好处想。
(7)培养幽默的力量。
(8)从错误中学习。
(9)保持客观。
(10)常做运动,身体健康,态度积极。
(11)建立自信,做好准备,掌握基础。
(12)主动沟通,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