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在上海,文化魅力浸润城市生活
在上海乘坐地铁至新天地、淮海中路、四川北路等地,到站时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提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请从……号口出站。”
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城市版图上,600余处红色资源星罗棋布。而历史的印记并不遥远,如同每一次稀松平常的报站,红色地标已融入日常生活,为市民所熟悉——
流光溢彩的时尚街区,与中共一大纪念馆构成开放型、街区型文化空间;龙华烈士陵园烈士墓前,今人写给英烈的书信层层叠叠;节假日里,孩子们结伴而行,到渔阳里、甲秀里、辅德里等石库门里弄寻访红色记忆……
“党的历史处处流淌,让人感到亲切又充满力量。”红色,是上海最鲜亮的底色。一次次情感共鸣,回荡在城市角角落落。
有精神的滋养,也有美的享受。在上海,“家门口”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圈基本形成。
如图书馆,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网红”。不同层级的公共阅读空间次第落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3年开年就成为上海崭新文化地标的徐家汇书院,每天的预约名额都被“秒杀”。总面积18650平方米,融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功能于一体,拥有近800个阅读席位。中庭两侧书架上摆放了珍本、善本、大全套的书籍可随意取阅;作为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是上海最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图书馆内外,来自全球的多位当代艺术家创作了包括《求索之城》《知识之塔》等在内的10组公共艺术作品,让上海图书馆东馆不仅是一座知识宝库,亦成为可以被公众共享的开放文艺空间。
城市街头,这样的文化空间如同一座座温暖的“灯塔”,照亮文化精神生活,也透出上海的温情与温馨。
文化魅力的另一组镜头,则在各处博物馆和美术馆内外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观众人群中。
从2022年到2023年,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与外滩东一美术馆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罕见波提切利文艺复兴真迹遥相呼应;一江之隔的浦东美术馆,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时间的轮廓”展以及来自西班牙提森博物馆的艺术珍藏陆续上新。
2023年盛夏,上海博物馆新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对公众开放,来自全国19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358件珍贵文物齐聚特展。富有当代艺术气息的崧泽“人首陶瓶”,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迄今我国考古发现最大、最重和最早的镇墓兽石猪……展览聚焦且“探源”距今5800年到4300年璀璨夺目的长江下游早期文明。
许多观众提前做了功课而来,透过一件件文物,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精神世界的丰盈,伴随日常生活的舒展。在上海,城市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更加美好的生活场景、城市景观,成为新的“文化符号”。
近年来,上海先后贯通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一江一河”串珠成链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
步移景异的滨水长卷上,外白渡桥、慎余里、天后宫等历史景观沿苏州河岸串珠成链;徐汇西岸文化长廊、后滩世博文化公园、杨浦百年工业文明展示长廊等重大文化设施星罗棋布;共青森林公园、闵行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绿地已然建成……
公共空间载体的建设,为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的丰富和提升提供空间,也把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城市人文的底蕴,进一步涵养至市民的生活日常中。
有“魔都”之称的上海,正焕发出不一样的“魔力”,令人着迷。“魔力”的“B面”,是文化这张闪亮的“名片”,更是“人民导向”这一鲜明的坚持。集聚人气、凝聚人心,当文化自信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城市建设更具生命力,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润物无声。
新华社记者:郭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