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本书是第一本述及我们现在所称的“企业战略”的书,至今仍是这类主题的书中最广为使用的一本。20多年前,我写这本书时,原定的书名其实就是“企业战略”。但在那个年代,“战略”一词并不常用。我和我的出版商还去征求过我们的熟人对书名的意见,他们中间有企业管理者、咨询顾问、教管理的教师和书店老板,结果大家都强烈反对用这个词。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这样的劝告:“战略属于军事词语,或许也能用在搞政治运动上,但跟商业不怎么搭界。”
当然现在“企业战略”已经成了一个“热词”。然而回想起来,我很庆幸我们改了书名。确实,“为成果而管理”可能没那么“魅惑”,但它更能讲清楚本书想要传递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它表达了本书的前提假设——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在外部,也就是在市场上和经济体中产出成果,企业内部只有成本。实际上,人们常说的那些“利润核心”(profit centers)照理应该叫“成本核心”(cost centers[1])。因此,本书最先分析的就是书中说的“企业的现实状况”:外部环境的基本要素和常见特点,企业管理者必须把它们看作“既定现实”、限定因素以及挑战。随后讨论的是企业如何在这些“现实”面前给自己定位,从而将这些“现实”转化为创造绩效和成果的机会。
我认为,这正说明了为什么本书出版20多年后,仍远比那些只讲“战略”的书更全面。那些书里提到的每件事几乎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源头,比如,市场和产品分析(本书第一次给产品划分类别,如“今天的生计来源”),有序地放弃旧的东西、过时的东西和不再产生效益的东西,领先地位带来的回报,创新的目的。不过,本书有一点仍是独一无二的:它告诉我们如何分析环境,以及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确定企业的位置。这是第一本而且仍算是唯一一本力求在管理今天的企业与创造明天的企业之间保持平衡的书。本书的结论是:企业既是靠经济成果衡量的经济机构,也是人的组织,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最后一章讨论了如何在组织中植入绩效规划。由此,本书成了首部意欲向企业管理者系统地阐述商业组织的经济任务的著作。
最重要的是,正如本书序言所述,本书朝着创立企业经济绩效的学科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这门学科,就在当下,企业生存和运营所依赖的经济、社会、技术和政治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因此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对照本书提出和回答的一系列问题反躬自问:当下企业的现实是什么?它的成果区在何处?我们现在做得怎样?我们企业经营的是什么?它应该经营什么?
彼得·德鲁克
1985年感恩节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
[1]本书中出现的cost centers一词与现今企业管理中所说的成本中心不是一个概念,在本书中cost centers是指一些关键成本要素聚集处,而不是为了划分各生产部门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职责范围而设立的若干个成本中心。profit centers同理。——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