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实践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共情与再确认:缔造更好的亲子联结的指导书

一天晚上,奈德的女儿凯蒂因为打游戏输了,气冲冲地从楼上跑了下来。在这盘在线游戏中,虽然她采取了自认为万无一失的保护措施,却还是掉进了岩浆,游戏结束,痛失了用几个小时才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宝藏。她足智多谋的哥哥立刻启动了“问题解决模式”,又是问问题,又是给建议。但对凯蒂来说,这些建议全都是“你本该……,你本来能……”式的批评。而对这款游戏差不多一无所知的瓦妮莎,只是简单地把凯蒂告诉她的话加以概括,再确认了凯蒂身上真实的挫败感。“你掉进了岩浆,所有宝物都没了啊。天哪,听起来真的好难过!”感觉到别人听进了她说的话,不仅能让凯蒂冷静下来正视发生的事情,还能促使她找到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现出你的同理心,是拉近你与孩子关系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孩子最深层的需求之一,就是被倾听。向孩子表达出同理心就有助于满足这一需求。[9]每当我们表示能够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就会强化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大量的研究都能证明这一点。[10]甚至还有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共情与催产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能证实共情和亲密关系之间有所关联。血液中的催产素水平越高,人的同理心就越强。反过来依然成立:只要产生了同理心,甚至仅仅是看了一段感人的视频,血液中的催产素水平就会相应提高,这也导致人们觉得与他人更有联结感,对他人也会表现得更加慷慨。[11]对孩子展现同理心,并对他们的感受及经历进行再确认,听上去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孩子表现不够好,家长觉得应该表现出失望——他们认为如果不这么做,就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进步。再比如,如果孩子感到不安,他们的苦恼会诱发父母的“扶正反射”[12],也就是只想着用逻辑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但逻辑并不能平复情绪,只有共情和再确认才可以。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初中生和高中生都表达过,倾听与理解他们的人让他们感觉更亲近,评判与论断他们的人无法让他们感觉亲近。偏偏很多时候,家长扮演了后者的角色。这些中学生会说,他们觉得最亲近的人,是兄弟姐妹、亲戚中的同辈,或者父母之外的成年人,比如某个叔叔、某位师长。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最亲近的人,不是父母呢?也许,父母得更好地在沟通中表达同理心。

“如果父母表现得真的在乎孩子本身,就会好很多。”一个学生跟我们说。“我们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要真的去关心孩子本身,他们才能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感觉更好。”

万幸,我们在这方面有个相当清晰的指导。有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需要四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步骤发生在你说出第一个字之前。

1.保持冷静,先把孩子表现出的强烈情绪看成与孩子建立联结的绝佳机会。

2.选择理解与接纳,而非批判;选择好奇,而非猛烈指责。

3.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反馈与再确认。

4.进一步探索,对孩子提出一系列问题。

让我们一步步来谈。

第一步:保持冷静,先把孩子表现出的强烈情绪看成与孩子建立联结的绝佳机会

想想人们在分享压力经历时所发展出的那种关系。如果你的孩子情绪崩溃、脾气暴躁、诸事不顺,我们当然不会指望你能高兴地跳起来。可如果你能保持冷静,并以此为契机,那展现(同时锻炼)耐心和同理心,就不会很难。此外,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们宣泄、哭泣与大喊大叫时保持冷静,我们就能降低他们的情绪负担,这会引导亲子双方依托前额叶皮质来沟通,而非依托大脑压力反应回路来沟通。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常被比作“领航员”,能让我们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正确地对待种种事物。只要有一个人在气头上,就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沟通;所以让你的出现带给孩子平静,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火冒三丈。

第二步:选择理解与接纳,而非批判;选择好奇,而非猛烈指责

只要孩子不高兴,你的脑子里就会不可避免地闪过一条字幕,告诉你应该把这当作一个教给孩子什么的机会。就算不容易,也得把这字幕关掉。在这一方面,我们长期遵循富于思想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格林(Ross Greene)的教导:孩子只有在能做到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心理治疗师与作家巴里·考夫曼(Barry Kaufman)也有类似观点:“人们总会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13]对你的孩子大度些,就算孩子现在做得并不好,只要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够了。并不是每一次失误,都要转化成一次教学。比起指责,你更应该选择好奇的心态,有了这样一个优雅的视角,你能拨开重重迷雾,洞察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几十年来,比尔的职业一直都是测评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注意力,并评估他们在社交、情感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他也因此见到了无数揪心的父母,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或愤怒,或沮丧。这些父母,在测评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孩子在一些特定能力上比大多数孩子要差得多,比如遵从指令的能力和抑制冲动的能力。这也就是说,错不在孩子!每当这时,这些家长就会为自己批评过或者惩罚过孩子而深感愧疚。一旦家长们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不服从命令、难以坚持到底、总是冒冒失失,他们就会一改之前的武断、批评和强迫,转而采用一种理解、接纳与支持的方法。可我们认为,就算不做测评,你也应采用后面这种方法。想象一下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认可,孩子已经尽力而为了,这将避免多少亲子情感的损耗!

比尔最近会见了一位名叫莫莉的来访者,她在几个月前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个诊断起初对莫莉产生了很大帮助,让她能够理解自己是个社交能力有限但在其他方面极具天赋的人,也改善了她的情绪。但莫莉在后来的夏天中遇到了新困难,变得沮丧与焦虑起来。在与比尔的交流中,她提到校园生活的压力巨大,学校里的社交活动尤其糟糕。她还解释说,自己的父母会否认她的糟糕感觉,如果她从学校给妈妈打电话,诉说自己的沮丧,妈妈只会回应她“你得挺过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14]

“我的爸妈根本不听我在说什么。”莫莉说。她说了说自己沮丧时的感受:孤独,厌恶别人,觉得永远都达不到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标准。也难怪她会想给妈妈打个电话!莫莉接着说,每当她感到悲伤、缺少支持,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时,父母都会跳出来驳斥她:“如果你对别人没兴趣,别人怎么能对你有兴趣?”

比尔接着问莫莉,最懂她的人是谁。她说是自己的朋友马库斯。马库斯特别善于倾听,“他理解我,又不评判我”。其他孩子则多少会因为她不同于常人,而用有色眼镜看她。紧接着,莫莉哭了起来:“倘若我的父母能给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批评,倒也没关系,但他们只会在我最沮丧的时候唠叨我该做这、该做那,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莫莉的父母其实待她很好,也深爱着她。但我们也能理解,他们为何会与孩子进行这样的沟通。他们也知道,混乱的思维催生了大多数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想法,比如对事物的夸大其词或者过度消极。他们也想帮莫莉重新梳理思维过程,帮她看到积极的一面,并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但这么做也有问题,那就是当女儿真的非常痛苦时,最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能安全发泄的场所。

第三步: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反馈与再确认

“反思性倾听”这个概念来自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卡尔·罗杰斯的研究成果。他采用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非常强调通过深入倾听来了解来访者的心路历程,并对了解到的内容加以反馈。罗杰斯的反思性倾听技术(也被称为“积极倾听”)被纳入了许多帮助人们改变自我的干预项目,比如对酗酒者的干预、对情绪波动大的青少年及成人的干预、对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干预。[15]认真倾听有助于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人能理解他们,而且还有专家指出,被倾听的孩子也更善于去倾听。[16]除此之外,只要孩子们感到自己被父母理解与接纳了,他们就更容易把父母当作避风的港湾,而非需要逃离的风暴。

当孩子正体验着强烈的情绪,听他们说什么并不比对他们说什么次要。倾听是一种信号,表明家长正在努力试图理解他们的感受。心理学家、沟通专家埃兰·马根(Eran Magen)以“我从你的话中听出了……”(what I get,WIG)来描述这种倾听,以下是一些WIG的例子:

“从你的话中我听出来,你觉得艾琳对不住你。”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她说话的方式,让你觉得她是在故意让你下不来台?”

“听起来你对自己的表现特别失望。”

“我想你是在说,自己的情绪在那一刻太强烈,甚至吓到了你自己。”

“让我看看我是不是理解了。别的孩子也犯错了,所以你觉得老师单单找你麻烦,就不公平。”

“听上去你想说,我接你时迟到,你会很害怕。”

“你看上去对这件事很生气啊。”

还有个非常有用的提问技巧,比问孩子“你为什么会难过”强很多,那就是问“这事儿是怎么让你难过起来的”。对许多孩子来说,这样的措辞显得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和指责感。[17]

采用反思性倾听能帮孩子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努力去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马根说,只要孩子对我们的WIG回应以“对”或者“完全正确”,家长就能赢得一些关系“积分”,并在亲子关系银行的户头里存下一笔钱。[18]

能够展现“再确认”的语言也是类似,只是会进一步添加一些信息,表现出“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而且,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很正常”。[19]还可以向孩子表明,他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感受,这不会妨碍自己被无条件地接纳与关爱。以下是一些话术:

“如果有比我壮得多的人威胁我,我当然也会害怕。”

“听起来会很难受。”

“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

“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明白你为什么会说今天过得很辛苦了。”

“我想大多数人碰到这种事都会难过。”

“有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