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当然要这样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我辈义不容辞

等胡方把东西收拾好,时间已经来到十二点,哥四个一合计,准备一起感受一下南大的食堂。

南大一共有三个食堂,分别对应三个宿舍区,德馨苑最近的食堂就叫德馨食堂。

排队充卡,然后进入打餐区。

大学食堂比高中食堂丰富多了,特别是南大这样学生众多的高校,为了照顾不同地方的学生,甚至还有地方特色菜。

虽然味道一般,但胜在价格便宜,吴獠打了二荤一素,总共才花了七块钱。

等四个人找位置坐下,光看各自买的饭菜就能瞧出差距。

向真富打了一份加量版的卤肉饭,还专门买了一碗老鸭汤,人如其名,明显是不差钱的主儿。

王海和吴獠一样,选择了二荤一素套餐,单独加了一份番茄鸡蛋汤。

胡方的餐盘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他只买了一份麻婆豆腐,米饭倒是要得三两大份,除此之外,就是一碗免费的白菜汤。

“我靠,老胡,你吃得饱嘛,来,我给你匀点。”

向真富端起碗,想要给胡方分一些面上的卤肉,但被胡方委婉的拒绝了。

“向哥,不用,我吃得饱。”胡方乐呵呵一笑,“大学食堂真便宜啊,我这加起来才两块五。”

向真富闻言,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其实他也是好心,想为寝室的无心之言表达一下歉意,但明显低估了胡方的自尊心。

吴獠采取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

“老胡,你汤哪打的,看着挺爽口啊?”

“啊?这个汤吗?不要钱,那边有个大桶,免费的。”

“哟,那敢情好,我去搞一碗。”

吴獠起身,接了一碗免费的白菜汤,混着米饭吃下。

.....

吃过午饭,在学校超市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四人回到宿舍的时候,正好看见宿管阿姨站着门口东张西望。

“吴同学,你回来了?被褥到了,你看看行不行,阿姨都是给你选的最好的,你要是不满意,我再给你换。”

宿管阿姨见到吴獠就把他拉进了门里,指着地上的被褥介绍。

吴獠摸了摸面料,十分满意,明显比早上199的好多了,他又和阿姨扯了几句,便开始自己铺床。

向真富等宿管阿姨一走,就神神秘秘的靠了过来。

“老吴,你是不是和宿管阿姨认识啊,她对你好热情,还专门帮你送上来,而且你的被子看起来就比我好多了。”

“嗨,别提了,今天进门才认出来,宿管阿姨是我一个远方表姨。”

吴獠信口胡诌。

向真富和王海对视一眼,兴奋起来。

宿管阿姨掌握着寝室进出门的“生杀大权”,尤其晚上回来晚了,还得麻烦她开门。

有吴獠这份关系,他们以后岂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牛啊,吴哥。”

“吴哥,以后靠你罩了啊。”

两人给吴獠好一阵吹捧,然后把话题转到高考成绩。

向富海清了清嗓门:“大家学得文科理科,高考都是多少分啊?”

“我是理科,山北省的卷子,考了639,超了一本线97分。我们班应该都是理科吧,文科生能学计算机啊?”

王海直接开火。

该说不说,这话就有些刻板印象了。

谁说文科不能学计算机啊?

“我考的是东广的卷子,理科627,虽然分数比你低一点,但是今年我们卷子超级难,我比东广一本线高了101分。”

向真富自爆成绩,脸上多了几分骄傲,今年南大在东广省的理科录取分数是602,他高出整整25分。

其实要不是人大差几分滑档,他就去BJ读书了。

“老胡,你呢?”

王海对着胡方问道。

有胡方家境贫寒的前提印象,他觉得对方一定是个“聪明人”,才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

胡方沉默了一小会:

“我们那是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国家有专项政策,我只考了五百多分,是降分录取的。”

“啊?那真是羡慕啊,我要是有这政策,都可以上北大了。”

王海回了一句,脸上的热情淡了很多。

“那你是少数民族?”向真富问道。

“我不是,我们地区是少数民族,但我是汉族,只是家在那里。”

“哦哦。”向真富应了两句,但他也没太懂,为什么汉族可以享受少数民族的加分。

“吴哥,你呢?你多少分?”他又转头问吴獠。

“运气不错,捡漏来的。”吴獠随口回了一句。

“那你的运气也挺不错的。”

向真富和王海两人对视,眼中多了几分优越感。

没想到寝室竟然有两个“幸运儿”。

吴獠瞥了一眼。

心中感慨。

不愧是半步大学生啊,还和高中阶段一样,拿分数论高低。

成熟的大学生谁关心成绩啊?

......

睡了一个午觉,四人直奔第一教学楼。

陈宫在报道的时候嘱咐过,下午两点半要开第一次班会。

“海哥,我好期待啊,听说你们山北省的姑娘都很靓,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靓妹。”

“南大的学生一半都来自山北省,你看看路上遇到的姑娘,哪个不靓?”

王海和向真富两人走在前面。

他们两个本来就是先来的,认识的早,再加上先前关于成绩的对话,潜意识便觉得双方是一类人。

吴獠毫不介意,慢悠悠走在后面,时不时看看周围的风景。

“吴哥,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你是状元呢?”胡方突然小声问道。

吴獠愣了一下。

这小子怎么知道的?

还好他声音小,要是被前面两个听见了,岂不是影响待会的装逼效果。

“你知道?”

“我在火车上看过《南方人物》对你的报道。”胡方给出答应。

“嗨,过都过了,我一般都不讲的。”吴獠挥挥手。

胡方的眼中顿时露出钦佩,他睁大眼睛继续问道:“那你不去清北真的是想留在山北省建设家乡吗?”

你这问话,让我怎么回答?

难道我要说,清北于与我何加焉?

更何况,都见报的事儿,我还能该改口不成?

“咳咳,那是自然,学以致用,振兴家乡,我辈义不容辞!”

“好!”

胡方重重地一点头,眼中燃起火焰,他没想到竟然能在南大遇到知己。

吴獠的话坚定了他一直以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