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岸
十月九日,天气晴朗。
下午两点左右,海上吹着西南风,潮水缓升,波澜微动。
天空中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阳光直洒下来,温暖而不毒辣。
船舱的缺口旁,陈舟已笑得累了,他看见木筏正随着海水渐渐漂离商船,赶紧找了根长绳,将绳子一头系在船舱内的柱子上,紧抓着另一头跳进海中。
这却是他考虑不周,没想到木筏推入海里会随着潮水漂向岸边,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距离还没拉开。
陈舟迅速踩水,游到木筏后端,把长绳拴在绑船锚的木桩上,拽住了木筏,这才止住了它继续随波逐流的趋势。
单薄的内衣已经湿透,绕着木筏游动了一周,确定筏体没有松动也没有散架,十分牢固,陈舟抓住木筏边缘,爬上了筏子。
木筏下层浸没在海水中,上层铺着木板。
木板两端钉在框架上,得益于陈舟的细心,筏面十分平坦严密,虽然边缘免不了被海波打湿,中间却十分干燥。
其实在缺口处组装木筏时,陈舟曾想往筏面木板上刷一层防水漆,但船舱内部光照不足,漆干得太慢,着急登岛,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步骤。
脚踏木筏,陈舟蹲下倒出了鞋膛中的海水,接着脱下上衣挂在船帆杆上晾晒,仰头打量着旁边高高的船舷。
最艰难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接下来,他得想办法把货物移动到木筏上。
这事倒不难办,物资大多数都装在箱子、麻袋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绳子绑好从船舷上吊着放下来即可。
但这种方式效率不够高,陈舟想找一种更便捷的办法。
望着船身侧面的缺口,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型装卸口岸,来了灵感。
一点点缩短拴在木桩上的长绳,木筏随着绳子变短逐渐接近船身,在距离拉近到1米左右时,陈舟固定了绳子长度,攀住缺口爬进了船舱。
随后,他找出一块长而宽的木板,往木板的前后两端钉上了长条木楔,用以勾住缺口与木筏,防止滑动,接着将长木板从缺口架到了木筏上。
筏身虽然伴着海水摇晃,但木板却十分稳定,成为了一座沟通两端的桥梁。
借助这座桥,陈舟将统计并整理好的,带标记的物资箱搬上了筏子。
考虑到在岛上存放物资需要防水防风防雨以及防野生动物,在第一批物资中,陈舟特意添加了钉子锤子,几十块木板,几张大号帆布和几个空木桶。
其中木板用于钉成简易支架,铺上帆布后可以迅速搭建起一个防雨的小窝棚,保护其中物资。
空木桶则是用来充当窝棚门的,只要压住窝棚边缘的帆布,堵住缺口,就能有效地防止野兽进入。
当然,对于体型较小的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兔子一类,陈舟也没什么办法。
别说岛屿上,就是这艘帆船的角落里都藏匿着数不清的老鼠。
在大副室休息的几夜,他时常被老鼠磨牙啃食木板的声音吵醒。
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啮齿动物是无法被彻底消灭的,21世纪的人类都做不到的事,他不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
提起老鼠,倒引得陈舟想起了另一个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中曾明确地写过,船上除一条狗外还有两只猫。
现在这条狗他已经找到了。
那两只猫到底藏在哪里,至今仍没有头绪。
按理说船上大大小小的角落,他也算逛了个七七八八,如果有猫的话,早就应该发现了。
这么多天连叫声都没有听到过,莫不是饿死了?
“真死了的话,只能从岛上抓两只野猫慢慢驯化了。”
陈舟脑海中浮现挑战第二日清晨遇到的那只大猫,想起它野性十足的眼神,觉得驯化它们的难度未免太大了些。
不过一旦成功驯化,这种矫健凶猛的猎手肯定能让老鼠闻风丧胆。
一边开着小差,一边按部就班地将物资箱搬上了木筏。
搬运过程中,陈舟也没忘记观察木筏的吃水线,以判断木筏的负荷到底有多少。
木板、帆布和空木桶加在一起约莫七八十公斤,随后搬上去的几个物资箱也有一百多公斤。
将它们尽量均衡地沿着船帆两侧摆放,陈舟发现两百公斤根本不是木筏的极限,它的承重似乎远远超出预期,就算再往筏子上多放五十公斤的物资也没问题。
不过这毕竟不是压力测试,时间暂时还很充裕,无需太拼,安全第一。
况且第一趟运输还没结束,总得多了解一些情况再做打算,押注太多,万一翻船可就血本无归了。
对于此事,陈舟的看法是尽量求稳。
就像那句广告词:“跑得快不一定赢,不跌跟头才是成功。”
木筏顺利下海,搬运物资进展神速。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陈舟的思绪也变得活跃了起来。
新工作使他摆脱了凿刻木头的枯燥乏味,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新鲜感与乐趣。
不知不觉,第一批货物已经全部上筏。
将从船里找到的短柄单手桨丢到木筏上,撤掉长木板,解开绳子,陈舟的第一次登岛之旅开始了。
装货过程中,来福始终保持着沉默,注视着新主人的一举一动。看着他像曾经那群水手一样,放下船,搬运物资,然后划着桨离去,一股似曾相识的被抛弃的感觉愈发强烈。
它耷拉着脑袋,缓缓走到缺口旁,目送着木筏远去,终于忍不住朝着新主人高声狂吠了起来。
警笛一般的洪亮狗叫响彻海面。
陈舟蹲在木筏一侧,单手持桨,正研究怎样划船,听到犬吠后疑惑地回过头,看着船舱缺口处越来越小的黄点,潇洒地挥了挥手,大声喊道。
“在船上等我,来福,我马上就回来!”
不料听到他的声音,来福的情绪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激动了。
接连回应了两声犬吠,望着海面渐远的木筏,它焦急地在船上徘徊,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猛地跃下缺口,扎进水中,朝木筏游去。
陈舟见状,担心来福体力不支,只好努力反向划桨,试图让木筏退向船只。
但船桨不像锤子凿子那样入门简单,陈舟初次接触这件新工具,对它的使用技巧一窍不通,划了半天,木筏只是在海上原地调了个头,毫无实质性进展。
于是陈舟只能尴尬地攥住船桨,看着来福的狗头在海波中时隐时现,最终游至筏边。
再见到主人,来福高兴极了,前爪努力扑腾着海水,双眼亮晶晶的眨也不眨,紧盯着陈舟的脸庞,舍不得移开视线。
陈舟笑了笑,既无奈又心疼地抓住了来福的前爪,将它往木筏上拽。
来福是一只公狗,体型庞大,虽然不胖,体重也有七十多斤,浸湿毛发以后更加沉重,寻常男子很难将它一口气拉上来。
幸亏它懂得主人的意思,借着往上拽的势头扒住了木筏边缘,然后爬上了木筏。
哈~哈~
体力消耗过大,体温升高,来福伸出舌头喘着粗气,抖了抖身上的毛。
海水像雨点一样从它湿润的毛发中狂甩出去,溅了陈舟一身。
不过陈舟游泳湿身后再没穿衣服,裤子也是湿的,倒不在乎来福的举动,只是摸了摸它的大脑袋,安抚着它的情绪。
“怎么,不会以为我不要你了吧?”
自言自语一般跟来福说着话,陈舟继续摆弄船桨,试图搞清楚这玩意儿到底是怎样让木筏前后移动的。
海潮缓慢推向岛屿,即使不划船木筏倒也能抵达岛屿。
但陈舟不想随便找个地方停船。
他希望木筏能进入岩滩,然后停靠在河道内,那样就能直接将物资搬进低坡树林。
林中资源丰富,既有木材也有野兽水果,而且接近水源,是个搭建临时庇护所的好地方,物资存放在那里,调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把物资卸在沙滩上,免不了二次搬运,要多费一番周折。
尝试了半天,陈舟终于发现了船桨不好用的关键——木筏太大。
留在船上的这两只船桨只适用于独木舟、舢板等多人驾驶的小船,需要最少两个人在船只两侧同时划动。
而他只有一个人。
木筏宽达两米,船桨太短,他无法同时划两边。
如果一直保持相同的频率划同一边就会使木筏原地打转,想同时划两边则需要他频繁地左右挪动,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腰板也不能伸直,以免影响船体平衡。
重复着这套动作,搞得陈舟比锯木头还累。
身体疲惫也就算了,最糟心的是,陈舟感觉如果不是顺应水势,木筏的前进速度可能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船桨发挥的作用约等于0。
“这样下去,登岛成功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我该怎样把木筏划回船边呢?”
叹了口气,感受着身下木筏的晃动,陈舟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舟”谐音“沉舟”。
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水吃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称不上吉利顺口。
只因陈舟父母长辈世代居住于内陆,对沉船翻船等词汇没什么忌讳,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也不是脑子一热随便起的,其实源自刘禹锡的一句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陈舟的父亲希望他能蓬勃进取,作为家庭新的一代超越老一辈人,摆脱这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环境。
但很显然,这个期望并没有奏效。
当然,名字的寓意没能使陈舟出人头地,所谓沉船的谐音与诅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在此前的生命历程中,陈舟确实未想过他竟然会有在海上划船的一天。
风平浪静,陈舟像只螃蟹一样在木筏上左右横跳,这边猛划两下,那边猛划两下,总算将木筏划进了岩滩。
潮水涨起后,那些遍布岩滩的岩石全部被淹没在水下,若是乘坐独木舟或小船穿梭在其中,船底难免会撞上石头,进而导致漏水或沉船。
平底的木筏却没有这种顾虑,它独特的船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吃水深度,不用担心触礁。
而且在岩滩中前进,陈舟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岩滩水浅且清澈,可以看清岩石顶端,只要用船桨顶住岩石,给一个向后的力,木筏就能向前移动。
这种独辟蹊径的划桨方式与撑篙相似,只需要力气,没什么技术含量,很适合陈舟。
借助“撑篙式划船法”,陈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地将木筏停靠在了河道旁。
担心退潮使木筏搁浅,他特意与河岸拉开了一米多的距离,通过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前往陆地。
来福在海上漂泊许久,几乎要忘记脚踏实地是什么感觉了,刚才在木筏上的时候它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如果不是怕找不到陈舟,早就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了。
此刻木筏靠岸,它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对陆地的渴望,先陈舟一步跳上了岸。
河岸旁遍地泥泞,来福分量十足的身体一落地,顿时糊了一身污泥。
但它毫不在意,摇晃着尾巴肆意地奔跑起来,踏着山坡上的青草雀跃地钻进了树林。那无忧无虑的快活模样,像极了夏日雨后蹲在水坑旁玩水的孩童。
看着来福疯玩的开心劲儿,陈舟会心一笑,暂时放下了糟糕的划桨体验,开始搬运船上的物资,不辞辛劳地将其一件件移动至河岸旁山坡上的树林中。
他本想随便在林中找一片合适的空地,然后在上面搭建起简易窝棚。
逛了一圈却发现岛屿上的环境完全不同于北方常见的树林,这里的树木都是自然繁殖,野蛮生长,极为密集,树木与树木之间完全找不到人工种植所留下的空地。
尤其是坡下接近河流那一带,树木酷似河柳,枝干坚韧纤细,高度只有一米多,宽度却接近两米。
茂密的枝叶交错在一起,几乎织成了一堵围墙。
在这片矮树丛中,转身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放置木箱木桶了。
没办法,陈舟只能将物资堆放在树林边缘,简单地用木桶摆出了一个围墙,盖上了帆布,便返回了木筏。
来福已不见踪迹,知道岛上没有大型猛兽,陈舟倒不担心它,一边往岩滩划去一边总结着初次登岛的经验教训。
首先,他发现自己预计的往返速度实在太乐观了。
即使顺着潮向前进,因为木筏走的不是直线,又要调整方向、驶入岩滩、停进河道,花费的时间远不止十几分钟。
至于装卸货。
装货简单快捷,卸货到山坡树林来回却要搬着箱子走一百多米,物资数量多了,别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未必够用。
而且卸货后,返程是逆水,他的桨使用的一塌糊涂,即使超常发挥,最少也要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船边。
倘若不划船,使用船帆驱动,希望更加渺茫。
海上风向多变,大多数都是吹向岛屿的西南风,即便有东风,风力也十分微弱。
他的简易船帆使用条件苛刻,除非走狗屎运,遇到方向完全正确的强风,否则只能当个摆设。
毕竟是只用了几个小时做出来的帆,装饰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不过晾衣服还是蛮不错的。
照这样看,要是倒霉些,没有东风,可能就无法在涨潮时划回去了,只能等退潮,同样顺着水势回船。
但退潮返程如果掌控不好方向,恐怕会被潮水吸进大海。
从理论上讲,偏离航向拐进汪洋深处的概率不高,可危险性实在太大了,一旦失误,必死无疑。
看着木筏两端的短船桨,陈舟打定主意。
“回到船上立刻改良工具。”
他曾经乘坐过江南水乡的木舟,划船者使用的是一种挂在船两侧的长桨。
使用时划船者坐在木舟中间,双手握持桨柄前后推动就能同时划起两边水流,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十分伶俐,更接近陈舟所钟爱的“傻瓜式”船桨。
不仅如此,这种长船桨的造型也很简单,制作并不复杂,花费不了多少工夫,很符合他的需求。
当然,除船桨外,河岸坡上树林的情况也有些棘手,想要开辟出合适的物资存放点,需要用到砍刀和斧子。
这些东西,他都记在心里,会在下次登岛时一并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