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概念界定与文献评述
1.2.1 基本概念
1.产业升级概念及内涵
对产业升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Gerrifi(1999)等开始,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联系和差异。产业升级是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4]。
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市场内资源总量只能有限地满足各生产部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生产部门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总量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对生产要素的竞争和争夺,这一竞争和争夺既可能来自同一经济部门内部,也可能来自不同生产部门。当要素市场的供给低于经济部门产生的需求时,生产资料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诱导更多的供给,但供给不是短期内可无限增加的。随着生产资料的价格走向顶点,生产资料的供给也会达到顶点,从而形成“资源壁垒”,并加剧经济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
在利润的驱使下,新兴的经济生产部门会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改革企业生产结构等方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部分对此变化应对能力不足或者反应相对缓慢的经济生产部门将有可能步入衰落,并逐步沦为落后部门。同时,新兴产业的兴起将挤占落后产业的市场、资源等空间,并淘汰落后产业,从而带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变。因此,产业升级外在就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的上游要素市场发展示意图见图1-1、图1-2。
图1-1 产业的上游要素市场发展示意图1
图1-2 产业的上游要素市场发展示意图2
2.产业链内涵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产业链形成于各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并基于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链式关联关系。通常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见图1-3)。
同时,产业链可以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类。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是指将一条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从而构成产业链的完整体系。
(1)价值链
价值链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他认为,企业要发展独特的竞争优势,就要为其商品及服务创造更高附加值……通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市场采购等行动,支持制造、物流、市场、销售等,从而提升销售总价值。所谓商业策略,就是使企业的经营模式成为一系列的增值过程,而此一连串的增值流程就是价值链。
图1-3 产业链完整体系
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基本活动两类。主要活动包括入境物流、制造营运、出境物流、市场销售以及服务,此类活动生产价值;支持基本活动主要涵盖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和采购,属于辅助性增值环节。每个企业的价值链都包含在这个价值链系统中。产业链则是按照行业价值链开展链条上各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创造[5]。
(2)企业链
企业链是指由企业实体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企业链条。企业链上的各企业彼此之间进行物质交易,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又通过资金的反向流动相互联系。
企业链上的企业和企业链之间形成协同发展关系。企业的活力和优势决定了企业链的活力和优势,不同点上的企业对企业链的形成和稳定都有一定作用。同时企业链也会对企业进行筛选,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企业和企业链的协同发展。
企业链上的企业也通过不同渠道与这条企业链以外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不同企业链之间的联系。市场上的企业链构成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网络中,优势企业会形成核心节点,占据优势位置[6]。
(3)供需链
供需链从扩大再生产发展而来,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前伸和后延。英国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Martin 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7]。供需链的中心是企业,从原材料开始,中间程序囊括了制造、加工等环节,最后经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与用户联系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8]。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供应链管理概念,具体是指以相应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技术,将从原材料采购直到销售给最终客户的全部企业活动集成在一个无缝接续流程中[9]。供应链管理一般包括物流管理、采购和供应链计划以及相关的信息分析与财务管理。最终实现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与此同时,在“长鞭效应”的作用下,整个供应链的变幅会逐步增加,厂商对供应链的掌握会随之减弱。因此,需要通过资讯网络建设提升供应链各厂商彼此的了解度,以快速回应市场需求、降低“长鞭效应”的影响。
(4)空间链
产业链在空间的分布形成空间链,可以分为全球、国家、地区三个层次,更重要的是各产业链条之间有种交叉关系。不同地区产业链条的环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组合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条的情况。同时,空间链对接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节点的对接;二是整条产业链和整条产业链的对接:三是产业链部分线段和另一条产业链部分线段间的对接。
3.产业链金融:概念与特征
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条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其本质是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服务生态圈,服务的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链群企业,服务主体由银行转变为金融服务链[10]。其目标在于通过金融服务生态圈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供销企业、终端用户整合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对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效监管,形成一条业务链和风险控制链,通过参与企业的分工合作最终实现整条产业链的增值,并提升整个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链金融网络示意图如图1-4所示。
图1-4 产业链金融网络示意图
产业链金融的运行模式目前有六种:电商生态系统内融资模式、经销商供应商网络融资模式、银行物流合作融资模式、交易所仓单融资模式、订单融资封闭授信融资模式、设备制造买方信贷融资模式。其特点是:首先,在整体上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风险考量从授信主体向整个产业链转变,资金注入主要针对产业链中最为需要的环节,并有力地提升整个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产业链金融能够根据行业特点和供应结构设定融资方案,进行个性化定制,并对链条中的企业进行资金综合服务管理。
1.2.2 文献评述
1.产业链金融研究现状
(1)关于产业链金融基本模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之下,产业链金融基本模式及内涵不断更新。李科(2015)认为各商业银行应该针对小微企业特点,采取分类批量营销,制定产业集群供应链小微企业主信贷服务方案[11]。王可丰(2016)对当前的产业链金融产品在定位、途径和政银企合作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链金融应以产业链整合为突破口,以多层次资本体系为支撑,以网上网下平台为载体,建立综合推进机制[12]。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展开对于产业链金融如何在共享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的研究。刘彬等(2016)研究认为,面对传统企业和电商平台的共享商业模式变革,商业银行也应积极筹划创新转型,以“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为战略突破口,全面对接共享经济时代,为产业链金融提供全面解决方案[13]。方燕儿等(2017)深入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链金融发展中的市场潜力和可行性,同时梳理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环境以及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了应对策略[14]。
在产业链金融与产业研究方面,主要聚焦于农业经济发展。袁梁(2016)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重点分析了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内涵、模式发展以及绩效表现情况,同时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5]。朱皑璐(2017)则以浙江临海地区的渔业产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渔业产业与“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加速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建议[16]。张雷等(2017)以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道德风险理论和金融联结理论分析,认为合作社是“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创新能够有效实行的前提条件[17]。此外,部分学者也较为关注产业链金融在其他产业的应用。如何红霞等(2016)以中药产业为研究对象,认为中药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应以商业银行和核心企业的资金为信贷来源,引入平台管理、物流、质量评估等第三方,形成涵盖集成层面、执行层面、评估层面、延伸层面的四维金融服务体系[18]。
关于产业链金融模式的参与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如朱磊等(2012)从商业银行业务角度出发,在分析产业链金融融资的内涵、品牌及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产业链融资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19]。龙海明等(2015)以财务公司为研究对象,将期权定价模型引入财务公司产业链融资产品的定价中,重点考虑动产抵押物的价值波动以及无风险利率的波动性,认为财务公司可以根据产业链条的主体特点对贷款利率进行优化调整[20]。
(2)关于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
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是产业链金融研究的热点内容。徐临等(2017)通过对供销社产业链运行模式的分析,认为供销社中的小微企业与农户资产规模小,金融机构流程的可操作性、现行法律的漏洞以及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是供销社产生产业链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21]。与此同时,对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的研究也取得丰富的成果。首先,在参与产业链金融对象的风险识别方面。刘力(2015)通过对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业务研究分析,认为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内容应该集中在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风险等方面[22]。朱艳艳等(2018)以商业银行自营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四流合一”(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阐释主要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识别,指出:商业银行、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问题,网络数据与现实交易的不对称问题等是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识别的重要环节。[23]刘津铭等(2016)通过对船舶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资金安全、运营连续性等是船舶融资风险的主要方面[24]。其次,在研究相关的产业方面,已经涉及包括农业在内的众多产业。如张艳婷(2012)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内涵、特点、优势等做出了科学的解释[25]。
另外,在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方法上,为了能够准确地识别产业链金融风险,田亚娟(2011)以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改进了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估框架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6]。蒲发尧(2016)基于“上市公司+PE”并购模式,通过对具体案例的介绍与深入剖析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27]。张佳玮(2016)以平安银行为研究案例,通过模糊层次评价法,从内、外部角度对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竞争力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根据其业务特点提出了SO的发展战略[28]。程年慧(2016)以海尔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为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系统地梳理了海尔财务公司各类产业链金融业务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识别海尔财务公司内外风险因素[29]。同时,对于如何破解产业链金融各环节风险识别的难题,李杰等(2013)通过构建农业产业链融资下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农业产业链融资下农户信用评价做出相应分析[30]。
(3)关于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
由于商业银行是产业链金融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张箐(2014)通过对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风险的研究,认为商业银行应该由单一产业链向产业组合管理转变,由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监控整合信息转变,以及由单一营销向全产业链联动开发转变[31]。王俊(2014)从市场竞争角度出发,分析了主要的风险类别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最后结合商业银行的具体案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32]。莫华雄(2016)通过相关研究提出“纵向供应链+横向产业联盟”的发展模式,并对风险控制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提出商业银行必须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搭建全面信息平台等建议[33]。庞明等(2016)则认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完善金融监督管理、构建产业链电子交易平台、成立专业的产业链金融部门、开发专业的信息分析模型、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等措施加强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34]。同时,部分学者对产业链金融等其他金融机构做出了相关研究。如龙海明等(2015)以财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抵质押制度与声誉机制共同激励下中小企业的行为选择,发现共同激励可以有效扩大财务公司的安全授信边界,既能确保财务公司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又能增加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35]。
同时,在产业链金融涉及的产业研究中,马九杰等(2017)分析广东省湛江市对虾产业养殖环节和流通环节的价值链金融的运作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认为农业核心组织和金融机构应该基于价值链再造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流程控制进行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普惠[36]。张一凡等(2017)以石油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开发“纸成品油”产品可与“互联网+”相结合,并对接消费金融场景,从而降低产业链金融风险管控[37]。邹小磊(2017)基于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融资,认为在降低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上必须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有效的产业链融资监管方法[38]。孙旭(2018)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提出依托互联网金融整合资源的手段,以促进该区农牧业产业化为目的,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的深度融合即农村互联网金融,通过农牧业产业链全链条的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推广来破解农村金融这一难题[39]。
2.文献评述
通过对以产业链金融为对象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关于产业链金融的基本模式、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涵盖了各个产业,其中以农业为主。同时,不同的学者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包括定量分析在内的众多研究方法对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与控制进行研究与分析。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金融产业与经济产业关系的探讨及相关合作建议,在研究视角上主要聚焦于产业合作,鲜有学者站在产业链技术升级的角度,对产业链金融如何适应产业链技术升级产生的新需求、支持产业升级进行研究。
本书希望能够吸收信息技术、金融技术的最新发展,将金融行业支持产业技术发展放在产业链金融升级的高度,对如何支持四川牦牛产业链升级进行创新性思考,为地方经济科学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