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储蓄率
储蓄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及外汇储备;狭义的储蓄特指国内储蓄,一般将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称为国外储蓄。储蓄既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产物。储蓄按不同的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这三类储蓄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或称国内储蓄。国内储蓄与国外储蓄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总储蓄。在国外的统计文献中,一般把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称作私人储蓄。
国民储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没有外债的情况下,可以用来投资的最大资金量,一般用国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求得。
储蓄率是各种储蓄额在可支配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储蓄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储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分配情况,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多采用储蓄额在GDP中的比重来计算储蓄率,这样能很好地反映出该国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情况。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般通过国民储蓄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并将其与国内投资和GDP的比值进行比较,衡量一个国家储蓄与投资的转化率。在国际比较中,更常用的方法是计算储蓄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这样有利于研究居民的消费与储蓄行为。
2.1.1.1 家庭储蓄率
家庭储蓄也称个人储蓄或居民储蓄[1],是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最终消费之差。家庭储蓄率也称居民储蓄率,是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最终消费之差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尽管家庭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是一样的内容,但是在具体表达和实际使用中,常有一些固定用法,如与国民储蓄率进行探讨时,一般使用居民储蓄率,而单独研究时,居民储蓄率和家庭储蓄率都可以使用。本书同时使用居民储蓄率和家庭储蓄率,对二者不作严格区分。
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为消费倾向(消费率),储蓄在收入中的占比为储蓄倾向(储蓄率),消费倾向(消费率)与储蓄倾向(储蓄率)是互补的关系。储蓄通过银行存款、购买有价债券和股票等成为企业投资的资金,在支撑国内产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家庭储蓄率的定义,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行为对家庭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假定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家庭消费水平降低会带来家庭储蓄水平的提高,如果家庭消费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只有家庭收入增加,才能使储蓄增加。
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相对变化情况。如果人们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收入,则会在当期增加消费。利率水平也会对人们的消费和储蓄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未来能获得更多的利息报酬,人们就会延迟目前的消费,进行储蓄,利率的变动会带来储蓄的同方向变化。因此,根据家庭储蓄率的定义,一个国家的收入政策、消费政策及利率政策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而对储蓄率产生影响。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进行强制性调整。
就居民储蓄而言,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储蓄去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手持现金;②金融机构存款;③证券储蓄;④实物囤储。狭义的居民储蓄,按其包含内容的狭义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四种类型:①特指银行存款,即居民储蓄=银行存款;②手持现金与金融机构存款的总和,即居民储蓄=手持现金+金融机构存款;③手持现金、金融机构存款和证券储蓄,居民储蓄=手持现金+金融机构存款+证券储蓄;④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即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最终消费,这是西方经济学中定义的居民储蓄的概念,同时涵盖了手持现金、金融机构存款、证券储蓄和实物囤储。
本书中的家庭储蓄指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的部分,家庭储蓄率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2.1.1.2 企业储蓄率
企业储蓄有时也被称为公司储蓄,是企业纳税后的收入减去股东股息的剩余。
企业储蓄率为企业储蓄额在企业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企业储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①企业利润总额;②投资的预期收入与投资机会。企业储蓄在资本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单体现在其在国民储蓄中占有较高比例,还在于企业储蓄往往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的主要来源。企业储蓄率会受到企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提高会带来储蓄率的同向变化,而储蓄率的这种变化是以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为前提的,并以此形成自觉积累的机制。企业要提高储蓄率,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利润,合理进行利润分配及确定要素收入的分割比例来实现。这取决于两个因素:①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预期;②政府政策的调节,如政府通过调低税率的财政政策刺激企业多储蓄,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使企业能够通过出售债券和发行股票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
2.1.1.3 政府储蓄率
西方经济学将政府储蓄定义为财政的节余额,认为政府部门也是储蓄投资主体的一部分。政府部门的资金收付行为是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实现的。政府储蓄为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政府储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就称为正储蓄,反之称为负储蓄。要使政府储蓄增加,可以通过增收和节支的方式来实现,然而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增收和节支比较困难,财政呈现赤字状态。政府储蓄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其中,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对政府储蓄的影响最大,如提高税率会增加政府储蓄。政府支出包含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如果政府增加各种补贴和非生产性购买等支出,可能会使政府储蓄增加。此外,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来影响其储蓄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运行中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可以动用国内储蓄,对于国内储蓄不足的国家和地区,则需要借助外国资本。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只依靠外国资本,更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本国国内的资本,国内储蓄是国内资本的主要来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储蓄虽然占国内储蓄的比例不是最高,但也是一个国家国内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国家储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2 人口结构
常见的人口构成分为三大类:人口自然构成、人口地域构成和人口社会构成。其中,人口自然构成将人口按照生理属性划分为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性别构成。本书探讨的人口结构属于人口自然构成这一范畴。
2.1.2.1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也称人口年龄构成,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年龄构成是人口基本的自然属性。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标准,0~14岁为少儿人口,15~64岁为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有些研究中也把60岁及以上的老人称为老年人口。相应地,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有少儿抚养比、劳动力占比和老年抚养比。
2.1.2.2 人口性别结构
性别是人口结构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生物学原理,人类生育的后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率是一样的,都为50%。从全球范围来看,生育率是符合这一人口学规律的。但是在少数一些国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及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中的男女比例失衡,最主要的表现是男性出生率明显高于女性。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男女比例为1.05∶1。有关不同性别对家庭储蓄率影响的文献并不多。本书尝试对65岁及以上老人和15岁以下少儿进行分性别讨论,发现65岁及以上老人的不同性别对储蓄率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而15岁以下少儿的性别变化对居民储蓄率有较明显的影响。结合已有文献,本书对15岁以下少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1.3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狭义的经济增长特指GDP增长。GDP有名义和实际之分。名义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实际GDP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快慢,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标准,投资、劳动力和生产率水平等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直接因素。本书中的经济增长为狭义概念,即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