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研究:以苏州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是一个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考察。

从国际背景看,美欧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前工业化阶段,处于后工业化阶段。2013年,美国城镇化率达到82.9%,法国城镇化率达到86.8%,英国城镇化率达到79.9%,中国城镇化率为53.1%,仅达到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1]。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客观看待其在工农、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成就。美欧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诸多有关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值得我们重视与参照。这些可以为中国进行工农、城乡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从国内背景看,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中国采取“4万亿”政府投资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因受出口减缓、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减缓。在此经济形势下,2016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四个要素,其中,劳动力、土地主要集中在乡村,资本与技术创新更多地集中在城市,供给侧改革既与工农产业相关,也与城乡协调发展相关,对建设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综合来看,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在总体水平上,我国工农关系逐渐协调,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与机制障碍较多的问题。部分地区工农产业凋敝、城乡关系失衡,产生了诸如“农村空心化”“教育失衡”等现象。本书研究即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国内外与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圣西门(Saint-Simon,1814)、欧文(Owen,1812)、傅立叶(Fourier,1829)等学者分析了当时城乡差距较大、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的观点。赖特(Wright,1932)提出广亩城市的观点,芒福德(Munford,1934)提出城乡互动的观点。诸如此类理论成果对我国建设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寻求理论借鉴,洋为中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在中国建设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过程中难免出现“水土不服”情况,其理论借鉴作用有限。

历时4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使东部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从理论角度看,东部地区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中国特殊国情以及地域特色,是上述国外工农、城乡关系理论的应用与发展。系统、科学地总结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建设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成功经验,突破国外相关理论的局限性,不仅是一件必要工作,也是一项迫切任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以苏州为例,归纳与梳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自197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启动以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从宏观视角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关系,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依存性关系。总结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农、城乡关系经验,不仅有利于解决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也可以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这个历史责任,需要为广大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示范作用。在这种内外需求下,总结与归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功经验,无论对促进东部地区持续发展,还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借鉴,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鉴于上述原因,本书从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统筹兼顾、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视角,尝试对经济发达地区工农、城乡关系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寻找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工农、城乡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了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及相应的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形成机制与运行机制,总结了户籍堤坝效应与因果积累效应的科学内涵,既为东部地区克服自身不足与发展瓶颈,制定科学有效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借鉴东部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推进本地工农、城乡关系制度建设,提升经济能级,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实践范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