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基于武陵山区恩施市的调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自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根据《中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7%。[1]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届时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2]我国老年人口除了绝对规模大之外,增长速度也很快。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数据,2001—2020年,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3]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城乡倒置较明显。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分别为9.68%、10.9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比例分别为11.68%、14.98%。十年间,城市老年人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比例上升了4.07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幅度比城市的高了2.07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0.14%。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城乡倒置将持续到2045年左右,届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4]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主要有生育、死亡和人口迁移流动。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流动对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客观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改变了传统的养老方式。无人照料、精神慰藉匮乏等因素让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风险不断加大,亟须通过提供社会养老服务去化解这些风险。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就地养老的心愿,而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益优势,是广大农村老年人口适宜的选择。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在农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面临很多约束,因此必须基于老年人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地域等特点,构建适应性强、长效性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难题。

在经济欠发达的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更为普遍,老年人“留守”问题更为突出,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更多需求。而且,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构建既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又能与各区域社会经济特点、老龄化态势、老人意愿相适应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紧迫性问题。本书对武陵山区恩施市农村区域的调查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以此构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体目的如下:第一,基于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分区域可持续地构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分析农村不同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为制定保障农村“空巢”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养老权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第三,探讨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路、原则,优化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以便分区域循序渐进地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农村老年人缺乏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问题仅依靠传统的养老方式难以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不仅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还能优化整合养老资源,降低养老成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宗旨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确定养老服务项目时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受制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实际情况,分步优化开展养老服务是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书立足需求,揭示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举措,对我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

(1)基于区域差异研究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提出分区域、循序渐进地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想,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老龄化程度不均衡背景下如何优化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2)基于从群体差异比较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的异同,从制度层面为解决农村“空巢”老年人、农村女性老年人等弱势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3)探讨面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农村社区构建,提出资源和服务并重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为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本书的研究思路。

(二)实践意义

本书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基于需求的区域差异与群体差异,提出了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举措,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

(1)以需求差异为切入点,分区域、分群体探析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特征,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规划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域适应性研究,对于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能力及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基于差异构建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对优化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协调各区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