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理学背景 The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父母面临的状况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ents
“成为父母容易,做父母却很难。”[1]照顾和帮助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关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琐碎的日常和莫名的情绪,会让父母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至少有时候是这样的。孩子会成为父母快乐的源泉,很多父母也很享受孩子的陪伴,然而也会无数次因孩子而感到烦恼、压抑和痛苦。这是父母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相信,这背后隐藏着共同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由于我们深陷其中,当局者迷,所以会下意识地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或者认为这是由于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者认为孩子太不听话、太难带,或者认为自己的伴侣太不负责任——简直是丧偶式婚姻,对方的父母也帮不上忙。有了孩子后,外在的种种原因让我们的生活开启了困难模式,却极少有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要想理解常见的亲子关系,就必须深入地探讨父母经常犯的错误。不把问题全部搞清楚,就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只有意识到过去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知道“什么不能做”,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
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在养育孩子所经历的挫折中,逐渐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由于养育孩子而深受折磨时,也就感同身受了。我们都希望做称职的父母,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愉快又成功。父母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当下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爱
毫无疑问,每对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在世界上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最亲密。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爱。
爱,是人类最深切、最美好的一种感情。那么,为什么如此深切、美好的感情,会带来许多悲伤和痛苦呢?很多时候,我们由于爱得太深而倍感痛苦,爱成了折磨我们并让我们厌烦的负担。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最纯粹——它没有两性之间的爱那么复杂。母爱是无私的,极具献身精神。然而,妈妈在献出自己的爱的同时,也会感受到精神上的焦虑和痛苦,孩子也会因此承受很多伤害。
孩子需要从母爱中获得健康成长的动力和能量。没有一种生物像新生儿那样急切地需要爱,父母也在照料和哺育新生儿的过程中倾尽所有。但是,过度的爱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使他们感受到压力,阻碍他们健康成长。孩子需要最大限度的爱,但过度的爱又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看起来似乎非常矛盾——爱还嫌多吗?其实,很多父母的爱名不副实。人生经历和生活中的困苦会让他们误解爱,甚至失去爱的能力。对他们而言,爱是一种占有,这种占有的本质是利己的,它源自恐惧,目的是索取,往往也充满嫉妒和攀比心理。这种爱也是单方面的,它没有考虑被爱者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它自私而专横。而给予爱的一方认为,自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太爱对方。
称职的父母会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但很多父母由于对爱的认知自私而专横,因此对孩子真正的需求视而不见。他们不是打扰孩子休息,就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作品展示,让孩子成为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玩偶。他们以“爱”的名义支配和打扰孩子,没有任何理由地拥抱和亲吻孩子。他们甚至会由于无法忍受孩子的哭闹,就打破定时喂奶的规则。他们也会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当作一切的中心,几乎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让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为了确保获得孩子反馈回来的所有爱,他们常常把孩子和外界隔离开来,限制孩子交朋友,阻碍孩子和玩伴之间正常的社交活动。这种所谓的爱,会让孩子沦为父母的奴隶和玩具,使他们要么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感到痛苦和无助,要么痛恨父母打造的金色牢笼,变得叛逆而偏执。
但是,即便是纯粹、无私的爱,也隐藏着陷阱——它会误导孩子,使他们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价。爱可以是盲目的、没有理由的,但教育绝对不应该如此。在心中有爱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对对方的错误视而不见,最终酿成大错。我们有可能高估孩子的能力,导致他们对自己也缺乏正确的认知,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由于我们的爱,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爱一样,我们的爱会让自己备受束缚,会成为孩子操纵我们的工具,导致我们无法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无法很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焦虑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掺杂了担心、焦虑等情绪,事情就会变得复杂且难以处理。悲观的人容易放大自己的弱小和世界的残酷性。如果他们成为父母,也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忧虑,因为在所有的生物中,几乎没有比婴儿更脆弱的了。
过度担忧孩子的安危,其实是一种心理缺陷。如果我们对自己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信,我们就很容易质疑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相反,如果我们对自己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我们就会更容易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拥有同样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勇敢地面对挫折。
父母产生忧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那种自私而专横的爱。从自身需求出发去爱孩子的那些父母,通常比较胆小、怯懦,他们时常惴惴不安,对自己的生活忧心忡忡。他们觉得生活中到处是危机,害怕面对任何意外和风险。这些父母通常会过度依赖自己的孩子,无法接受失去孩子的生活。好在这些父母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这种危险的想法付诸教育,也没有把孩子教育得无法脱离父母、无法独立生活,否则将会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造成巨大且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认为对孩子的这种担心和焦虑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变本加厉。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害怕漏掉什么,放大孩子的小过失,觉得这些小过失将来会演变成巨大的麻烦,会让自己的孩子坠入深渊。越是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训练,我们就越感到责任重大。
对孩子的爱会让我们夸大孩子的优点,也会让我们放大他们的缺点。夸大优点和放大缺点常常同时存在。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
期望
如果我们有上面提到的低估孩子或高估孩子的倾向,那么很有可能是由于我们希望孩子实现我们未实现的梦想,以弥补我们的人生遗憾。如果是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常常取决于孩子是否让我们满意,能否让我们为之骄傲。但是,由于我们通常对成功的要求比较高,往往让孩子无法企及,最终加剧了我们对孩子产生的骄傲和失望两种情绪之间的冲突。
那么,对孩子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才是合理的呢?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有益于社会并快乐就心满意足了。不过,还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就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人生遗憾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会让孩子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如果父母吃了读书少的亏,因此在生活中受尽磨难,就可能希望孩子成为博学的人;如果父母一直过着身不由己且辛劳的生活,就可能希望孩子生活自由、轻松;如果父母感到自己被蔑视和侮辱,可能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复仇者;如果父母对异性感到失望,可能会把自己对爱的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在两性关系中失意的妈妈,更容易把儿子看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男人,这是她永远不会失去的男人,而且儿子永远也不能有任何背叛她的行为。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孩子成了父母争夺战中的一枚棋子,尤其是在父母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在这场拉锯战中,结果往往只会让父母双方都不满意。总之,对孩子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大多会以失望告终。孩子的生活应该由他们自己主导,他们因自己的梦想而产生的动力与因父母的期望而产生的动力完全不同。
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孩子应该做的。如果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学会遵守社会规则,他们的思维、行事方式都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适应社会环境,而且他们应该富有责任感。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具备高超的社交能力。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考虑对孩子提出这些要求,那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可能仅仅想追求完美。但我们有没有停下来思考过,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那些事情,自己能否做到?可能我们只是认为,应该对孩子多提一些要求,即便他们只做到一部分也很好。事实恰恰相反,孩子不仅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尽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反而会忽略我们提出的所有要求。当我们要求孩子对我们绝对诚实时,我们能保证自己从来不撒谎骗人吗?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能懒惰时,我们能保证自己也做到勤快吗?当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听话、不顶嘴时,我们能保证自己做到无条件服从他人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不能有双重标准;孩子和父母一样,都是人。
另外,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更舒适,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更加宽容。我们对孩子提很多要求,与其说是帮助他们成长,不如说是方便我们自己。这样一来,孩子的许多正当需求就被我们忽视了。例如:我们想休息,孩子就得保持安静,这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动起来,他们就得放弃自己休息的权利。正是我们的这种态度,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正当需求被忽视了。
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正是由于上面这些错误的态度——对孩子自私又专横的爱、对孩子的担心和焦虑、质疑孩子的能力、对孩子提出不合理又“双标”的要求,等等——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这种冲突就像两性之间的冲突一样典型。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合作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性情不同或者观点不一致。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通常情况下,这是权力和利益之争造成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各个方面备受挑战。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社会地位大不如前,很难再保持从前的权力和威望,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带来的羞耻感,意识到充满危险的社会带来的危机感,这些都让我们条件反射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我防御。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爱才会如此自私和专横,并急于扫除一切潜在的威胁,想尽办法保护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时刻关注如何保护自己的尊严。这样一来,有什么方法比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寻求尊严更自然的事情呢?至少我们可以领导和管理自己的孩子。不幸的是,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虽然孩子还很弱小,也缺乏独立能力,但如果我们带着私心对待他们,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在冲突中往往能够比成年人更好地掌握自己,而且会在冲突中占据上风。此外,相比于成年人,孩子更加敏锐,更富有创造力。他们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在摸索的过程中会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对策。在这场冲突中,父母只能深陷其中,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威望和优越感。但父母没有料到,一切都将事与愿违。很多父母仍然采用老套的教育方法(参见第4章“唠叨”“挑毛病”和“体罚孩子”三节的内容)的根本原因是,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在与孩子的冲突中占据优势。在过去,父母的这种做法或许还能让自己在表面上维持某种程度的权威,但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这些做法就不再奏效了。
现在,由父母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引发的亲子冲突,比以往更加激烈和复杂。父母的权威,不管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家庭外部的社会环境中,都变得更加岌岌可危。最重要的是,随着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孩子越少,父母的担忧和焦虑往往越厉害。父母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越来越少甚至唯一的孩子身上。不像过去那样孩子比较多,父母的爱和期望被分摊了,通常只有最大和最小的孩子得到的关注最多。总之,在一个孩子比较多的大家庭里,亲子之间的冲突不会像现在这么显著,孩子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比较多,父母的注意力也被分散。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并不局限于家庭范围内,在商业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仍然显著——年老者觉得年青一代很容易超越并替代他们,而年青一代又觉得自己被年老者轻视。冲突、质疑、空虚和怨恨充斥在两代人之间,竖起了一道道高墙。结果,年老者竭力压制年青一代的活力,年青一代又将年老者视为绊脚石,希望把他们踢开。因此,唯有把年老者的谨慎和年青一代的活力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实际上,一旦年老者不再具备年青一代的活力,就会被推到一边抛弃。我们很难说清楚亲子之间的这种冲突是从家庭内部扩展到外部社会的,还是从外部社会扩展到家庭内部的,或者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总之,我们深陷各种负面情绪中,并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而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性,我们往往会引发激烈的冲突。
为了保证自己的优越性,我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们没有注意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却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缺点上,而且放大了他们的每一个缺点。我们常常贬低孩子,无意识地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彰显自己的地位——至少面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是这样。即便面对同辈人,我们也会下意识地通过贬低或诋毁他们来鼓舞受挫的自己。由于存在这种自私心理,我们中的很多人会有意无意地对他人的缺点或错误非常敏锐,即便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
下面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一个16岁的女孩子患有明显的焦虑症,她的妈妈送她来进行治疗。这位妈妈说,孩子太邋遢了,自己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而且从来不尽自己的义务,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做妈妈的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提醒她。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女孩子非常娇气,她是独生女,娇生惯养,从来没有被要求或教育过应该对自己负责。我花了一点时间,就让这个女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且愿意承担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可是没过多久,女孩子就抱怨说,妈妈每次都在她开始做事情时打击她,说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让她非常有压力。虽然她试图做一些事情,也想承担自己在家庭中的义务,但每次都被妈妈扼杀在了摇篮里。也就是说,是妈妈阻止了她,理由是她做任何事情都会搞得乱七八糟、一事无成。
我找来这个女孩子的妈妈,告诉她,如果她希望孩子有所转变,就得放手让孩子去做事情,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我非常明确地告诉这位妈妈,除非她改变自己的意识,否则我无法治好她的孩子。妈妈答应会给孩子更多独立做事情的机会。但是后来女孩子告诉我,妈妈还是老样子——仿佛我从来没有跟她的妈妈交谈过。每当女孩子对妈妈提出自己能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她的妈妈总是激烈地表示反对。我不得不把女孩子的妈妈再次请过来,询问她这样做的原因。女孩子的妈妈忽然情绪非常激动,“控诉”她的女儿拒不接受她的批评,而且拒绝承担责任。妈妈一再强调,女儿非常胆小,让她自己做事情根本行不通。妈妈还说,一旦放任女儿去管理自己的物品,她就会弄得一团糟,整个房间就像垃圾场一样。为了让这位妈妈知道,必须让她的女儿有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体验,这样女儿才能学会如何照顾自己,我用了很多方法,讲了很多道理,说得口干舌燥。
随后,我接到女孩子的紧急电话:她的妈妈快要崩溃了。在电话里我了解到,女孩子原本家境殷实,但为了减少开支,不得不搬到一个简陋的公寓里居住。正在上大学的女孩子及女孩子的爸爸每天都在外面忙碌,她的妈妈可以为家庭做的事情越来越有限,妈妈意识到自己开始不被需要了。即便没有她的照料,丈夫和女儿照样生活得很好。如果女儿独立了,随便找一个管家就可以取代妈妈的位置。显然,只有女儿变得越来越邋遢和笨拙,妈妈才能保持自己的价值。当然,妈妈从来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在我跟这位妈妈沟通后,她才了解到自己一直在自私地“维护”女儿的缺点,而且无意识地助长了女儿的这些缺点。
这个故事并不是个例,也绝不罕见。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应该同时治疗妈妈和女儿,帮助她们建立全新的母女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妈妈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家庭地位。
父母的挫败感
不用质疑,面对家庭关系的改变、地位的变动,多数父母都非常敏感。面对孩子时,他们所犯的错大多源自教育过程中的挫败感——不管这种挫败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由于他们太过敏感而自己臆想出来的。他们忧虑孩子的生活,对孩子有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指责孩子的错误,以及时不时贬低孩子的行为,都源自他们的这种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深度挫败的一个表现就是摇摆不定的态度。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态度摇摆不定,没有计划和目标,那么我们可能刚开始很严厉,之后又会娇纵孩子,然后又深感绝望,转眼又盲目自信。这些状态经常周而复始地出现。惩罚孩子后,又夸张地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情;骂了孩子一顿后,又给予他们某些承诺和奖励。每当别人给这些父母一些建议时,他们就会说:“我试过了,什么方法都试过了。”父母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使他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落实任何建议。他们刚尝试用一种方法教育孩子,转眼又换成另一种方法。他们没有自信将一种方法贯彻下去,总是用“难以理解”“真是不懂”“为什么”为自己的无效教育开脱。
出于自我防御的考虑,他们会采用一种方法逃避这种责任,那就是“处处防备,紧张不安”——常常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感是逃避责任最好的借口,因为它听起来既合理又无私,所以常常被父母借用。这些父母常常不厌其烦地说,都是由于自己太在意孩子了,虽然自己用心良苦,却还是无法解决问题。这些父母没有恶意,只是能力不足,他们不懂得让步和合作,才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他们确实需要理解和帮助,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他们才是需要接受治疗和培训的对象。
父母的紧张状态通常会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父母会用“我受不了了”“我崩溃了”来开脱。例如,在父母刚刚责打了自己的孩子,随即意识到自己错了,或者他们说了或做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话或事情时,他们就会这样说。面对这种无计可施的情景,“我受不了了”成了他们最好的借口。父母或许会觉得孩子才是对的,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教育的失败。为了挽回面子,父母就会寻找那些能够维持自己权威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打骂、责罚、训斥或威胁孩子;父母还会将自己的这些行为解释为“太在意孩子了”或者自己脾气有些暴躁。父母的这些做法还会让他人更加关注父母的意愿和想法,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
父母是牺牲的一方
我们应该知道,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受挫是很正常的心理。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家庭中的一员,在家庭内部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反应不都是被动的,他们还会学着基于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主动出击。孩子从出生第一年开始,就会主动做出反应。通常情况下,很多父母很难将孩子的想法和目标纳入家庭事务中,并将其看成家庭事务决策的重要因素。
幼儿的行为很可能并不是有意识、有计划的,他们的心智和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做出反应的程度。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行为仍然充满了“计谋”。例如,当婴儿体验过被抱着的快乐后,他们就希望有人把自己抱起来,为此,他们会采用各种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策略会越来越高明和有效。而父母和其他人在曲从了很久后才会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从出生的第一年开始,孩子就会越来越意识到自身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的影响。他们不停地观察、尝试和感受,因此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往往比父母对他们的了解还深刻。所以,孩子管理父母的能力,其实要比父母管理孩子的能力更强。难怪有那么多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力不从心。
父母对教育了解多少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信心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教育缺乏了解。即便是一个自信而有能力的人,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这个人在亲子交往中还感到自卑,那么亲子关系将会被扭曲。
人们普遍认为,很多父母并没有为自己的教育者身份做好准备,就已经成为父母了。任何人在从业之前都必须进行学习,但是最艰难的工作——教育孩子,却被交给了没有经过相关培训的父母。所以,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父母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父母应该到哪里去学习这些知识、获得训练的机会呢?
面对这种状况,不管我们多么懊悔,也不管我们为此付出多少努力试图去改变它,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缺乏指导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一知半解”才是最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对如何教育孩子一无所知,也许会做得更好些,我们往往更愿意听从别人的劝解,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建议或帮助就可以了——这可以说是“无为而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一些了解,不幸的是,我们了解的方法通常是错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并成长的经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问题和意外。但是,我们还记得当初面对这些问题和意外时的感受吗?诗人或小说家能详尽地描写孩童时期遭受的打击和羞辱。在他们的诗歌或小说中,孩童时期遭受的痛苦和磨难,远远超过孩子享受到的快乐和幸福。只是做了父母后,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些经历。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他们的父母对待小时候的他们一样,都是以过去的经历为标准。他们可能会做一些调整,将自己的父母曾经做得过于严苛的地方放宽一些,将自己的父母放得太宽的地方再严厉一些。他们的一些做法可能跟自己的父母从前的做法相同,还有些做法可能相反,但可能同样都是错误的。这些调整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宽松与严厉并行。总之,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有我们父母的影子,会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
结果就是,对孩子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这些错误不断地累积,成为压在这一代父母身上的沉重负担。现在的我们身处不断变化的世界,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小家庭的处境更加艰难。不像以前,大家庭普遍存在,并不重视父母的教育能力。在那个时候,孩子比较多,主要通过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自我学习,即便父母缺乏教育培训,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但科学的教育理论始终没能说服我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相信自己学到的教育经验已经足够养育下一代了,我们认为自己有资格用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小时候的关系模式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很难说服在棍棒下长大的父母不要以暴力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孩子。在我们试图说服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说:“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不也好好的吗?我们怎么就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和所有持这种观点的父母一样,他们很少去思考:如果他们小时候接受不同的教育,现在的他们是否不一样。教育的主要“成就”是把聪明的孩子教成“愚笨”的成年人,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受挫导致的。现代教育的先驱卢梭也早就有了这个意识,但这个意识对他的教育观还是没有多大帮助。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卢梭并不了解自己在儿时遭受的责罚对自己的婚姻、人际关系及对待孩子的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他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但同样对孩子缺乏信心,同样专横和残暴。(参见第4章“体罚孩子”一节的内容。)这类父母会以自身的经验教育孩子,以此证明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合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们根本没办法估量有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障碍、孩子本该减少多少性格缺陷,以及将孩子的多少潜能扼杀在了摇篮里。
让教育者接受教育
在减小教育的难度、减轻父母的负担、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我们应该打破前文所述的那种积累已久的恶性循环,避免受到这些主观、错误的猜想和假设干扰。如果父母不接受教育,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地成长,就必须首先成为优秀的教育者。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孩子,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的动机。知道这一点后,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哪些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哪些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无效的。
我们必须意识到,仅仅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教育别人的孩子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遭遇“滑铁卢”。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代教育的先驱卢梭。
此外,父母还要克服自己的情绪障碍。情绪失控通常是父母自身状态失调导致的,例如缺乏安全感、对未来感到焦虑,以及执着于自身的威望和地位。对教育者进行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关键,它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基础教育,要给教育者传播必要的基础教育知识;另一方面要从教育者的个性出发,启发他们获得发展。有时候,父母才是“有问题的孩子”,需要接受教育。但是,要想由内而外地教育或改变一个成年人并不容易,父母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并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这样一来,父母就必须学着认识和了解自己。首先,要克服不自信,这样才有信心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只有以此为基础,父母和孩子的权力争夺战才能停止,才能避免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那些亲子冲突。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享受和孩子相处的快乐,希望有效地提高教育孩子的质量,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父母必须随时做好准备,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向孩子学习,从自身的经验中吸取教训。父母还必须从心底里愿意接受或承担与养育孩子相关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如果父母认为遵守纪律和秩序更重要,就应该以身作则,始终遵守这些规则,不能言行不一;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就很难帮助孩子建立这种规则感。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机械、死板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因为孩子不是没有知觉的木头。养育孩子,意味着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互动。父母和孩子的行为相互鉴照、相互影响,就像双方谈话一样。这种交互的过程,叫作教育,它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孩子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及其接触过的人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会根据环境和人的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从这一点上看,他们比成年人做得更好。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定型,他们更加善于观察、更加敏感,也更有可塑性。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判断自己的性情。
妈妈的地位
除了性情,每个参与养育孩子的家庭成员都会通过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影响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他们的妈妈。(由于不同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无法考虑不同个体的个性。有时候,家庭成员的强烈个性对孩子的影响比他的家庭地位更大。)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和孩子就建立了不可替代的关系,即便尚在襁褓中,孩子也会对妈妈的行为做出反应。因为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对妈妈有强烈的依赖感——除非妈妈没有在亲子关系中发挥作用。即便妈妈很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也未必会因此丧失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独特地位。妈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会陪伴孩子最久,是孩子所有关系中最可靠的人。孩子也会原谅妈妈做的一切,除非妈妈让他们失去了这种可靠性。包容、理解,再加上一些温柔和善良,就能让妈妈获得孩子永久的感情。妈妈的其他所有母性特质,包括不安、焦虑、溺爱、大惊小怪等,都是多余的,甚至对孩子的成长有害。妈妈不能在孩子身上倾注太多的注意力,不要占用孩子太多的时间和空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更不能如此。孩子期待获得妈妈的爱,这一点通过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就可以轻易实现,不管在什么时候,妈妈的行为都要给孩子以亲切温暖的感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乐于听从妈妈的引导。
因此,即便是职业女性,也能满足孩子对母爱的需求。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能从困扰于两性关系和琐事中的妈妈那里获得一份稳定的力量和安全感。不管保姆多么能干和善良,都无法取代妈妈的地位,因为保姆的责任很有限,所做的事情也有时间限制。不过,保姆做不到的事情,继母或养母却可以做到。有充分的案例表明,继母或养母可以像生母一样得到孩子的认可和接纳。
爸爸的地位
爸爸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从父系社会延续下来的。现在,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所以,爸爸在亲子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国家,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美国,男性的权威正在慢慢减弱,但是在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男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仍然比较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男性在教育孩子方面力有不逮。他们通常会说,不希望自己妨碍妻子教育孩子。有关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论坛或讲座也大多由女性组织和参加,这些活动很难吸引男性。然而,男性的这种行为似乎是另一个严重问题的一部分,而且符合一个趋势——男性认为,心理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属于女性。美国男性通常把自己局限于商业和政治领域,同时将自己对家庭的经济支持看成自己在家庭中的主要职责,并以此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在一些家庭中,尽管妈妈正试图替代爸爸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但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爸爸仍然是家庭权威的代表,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担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在孩子眼里,爸爸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工作者,他被视为某个专业领域中的一员,即便在失业率比较高的时期也是如此。爸爸在家庭中通常被视为务实且有能力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人。如果爸爸的这一功能受到质疑,他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往往反映在孩子对待事业和工作的态度上。爸爸是最适合激发孩子事业心的人,同时也是最容易让孩子的信心受挫的人,他会让儿子质疑自己成为“真正男人”的能力,会让女儿怀疑自己缺乏魅力。(当然,如果妈妈过于能干,也会导致孩子的信心受挫。)在一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主要由妈妈负责,爸爸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和纠正妈妈教育方式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这种试图修正妈妈教育方式的行为,只会使情况更加糟糕。父母双方只能通过协商和约定达成一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让孩子觉察到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分歧。
即便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孩子还是会把他视为家庭中的权威,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爸爸比妈妈更有力量、更强壮——这是父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爸爸的理想形象。对孩子来说,爸爸的言行代表着男子汉应有的气概。所以,爸爸会带给家庭更多的娱乐和愉快,这比实际发挥的经济支柱作用更重要。爸爸是家里的“男人”,是儿子的第一个伙伴,是女儿的第一个“爱人”。由于爸爸陪伴家庭成员的时间有限,因此他最适合做一个模范,在家庭中扮演最高权威和最终仲裁者的角色。
父母的观点和态度是一致的还是存在分歧,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为整个家庭的气氛奠定了基础,还决定着家庭生活是否和谐融洽,还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对于两性关系的第一印象。总之,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有重大责任,他们有义务指导孩子提升德、智、体、美及情感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地位
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能带给孩子很多温暖和幸福,但他们也可能会严重干扰到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给孩子爱和关怀,这种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也就是所谓的隔代亲。他们很容易溺爱孙辈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限制他们对教育孩子的干扰,要不定期地让他们和孩子通电话,偶尔带着孩子到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家里聚一聚,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来自长辈的温情。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可以始终扮演温柔、和善、友爱的角色,因为他们并不担负父母的责任,所以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只要和孩子在一起,看着孩子健康成长,他们就很满足了。
但是,对孩子及孩子的父母而言,跟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一些情况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许不得不承担原本属于父母的责任,需要像老年得子的年迈双亲一样教育孩子。但是,如果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意见并进行干扰,就大事不妙了。而且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这种情况很难避免。这样的家庭环境会加剧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利用他们一方的权威压制和打击另一方——尤其是当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总是站在孩子一边随意训斥、反驳孩子的父母时更是如此。通常情况下,由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更容易妥协,所以他们对家庭教育的干扰会更多一些。即便有时候孩子似乎表现得更乐意听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劝导,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仍然不应该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注释
[1]这是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的一句名言。——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