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风起洛阳,重铸春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洛邑之危局

宴会散去,众人各自回到了所在行辕。

而晋国行辕中,郑简公带着扈从来拜访晋平公。

一是因为昨夜的事,二是因为他太需要讨好晋国这个大腿了。

毕竟得位不正的他,每个夜晚,都能梦见自己的那位大哥在齐庄公的护送下,来到新郑,将他五马分尸。

夜幕下总是会爆发很多阴暗之事。

就算是漫天月华,依旧洗不净蠢蠢欲动的篡位之心。

洛邑城外。

新军营内,几个鬼鬼祟祟的戎狄之人和几位周人军士在窃窃私语着什么。

片刻后几人散去,军营内却燃起了几处大火。

巡逻的周人军士大喊叫着:“着火啦,快来人救火呀!”

顿时,整个军营内混乱一片,巡逻的军士也顾不得巡逻了。

刚刚入睡的军士们也慌乱的跑了出来。

救火的救火,呼喊的呼喊。

而戎狄们反而借助混乱的场面,分散在军营的各处。

督戎所在的屋舍,门被“吱呀”的打开。

督戎遥看着几处着火地,疑惑之色布满心头。

“怎么会突然着火呢?”

“还是好几处生火点?”

疑惑的眼神慢慢转为了惊恐,“不好,犬戎叛乱了。”

来不及整理衣衫,督戎大步流星向生火点跑去。

因为大多周人军士都在忙着救火。

“别救了,犬戎要犯上作乱,快点集合。”斐戎大声吼道。

而一众周人军士虽然停下了手中动作,但依旧个个有些愣神。

犬戎作乱吗?

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啊,忘了不久前,吾等是如何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吗?

“愣着作甚,快点集合。”

斐豹的声音再次传来,可是不远处已经传来了惨叫声。

片刻间,偌大的军营中,四处都传来了惨叫声,嘶吼声。

斐豹听着传来的声音,知道已经无法挽回了。

“所有人,给我堵住军营门口。”

“黄牛,快去洛邑,向陛下禀报。”

“犬戎叛乱,恐危及王城。”

“望陛下早做准备。”

黄牛听见后,拔腿便往营门而去。

而洛邑王宫外。

足足一千多蒙面之人正在围攻宫门。

本该关闭的宫门也不知被何人给打开。

天子近卫虎贲与黑衣人厮杀在了一起。

血液横飞,流血漂橹。

滚烫的鲜血,将红色的宫墙染的更红。

将黑色的夜空,染成了血夜。

没人知道,这些黑衣人来自哪里。

更没人知道,他们受了谁的指派。

天子大寝宫内,周灵王气定神闲的捧着一合书简。

好似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一般。

“陛下,宫门快要失守了,您快点撤离寝宫吧!”

在这寒冷的冬季,太宰额头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

“——陛下。”

“城防卫,目下在何处?”

“回陛下,城防卫被堵在宫门外了。”

“无法进宫护驾。”

“一群废物。”

“城外的新军,可有人去传信。”

“已经派人去了,只是夜深路远,怕是这一来一回,还不知耽误多少时辰呢?”

“既如此,寡人便等着他们。”

太宰顿时跪倒在地,口中苦苦哀求道:“陛下,您乃万尊之躯,怎可立危墙之下。”

“不若……”

“行了,区区千余逆贼,寡人便要如丧家之犬出逃,我大周丢不起这个人。”

太宰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再无言语,随后如木头人一般,守护在殿门处。

朝阳初升,金堤河南岸雾蒙蒙一片。

姬晋静静地欣赏着帝丘城外的日出。

“殿下,天寒地冻,不若回营暖和一下吧!”

斐豹适时的小声说道,因为姬晋在做着一套奇怪的动作。

并且还说这叫早操,就是需要迎着日出朝阳来做。

可在他的眼里,又不实用,就连花拳绣腿都有点搭不上边。

“马上便做完了。”

为什么又突然开始做早操了呢?

自然是因为前几日与白婷的一番大战后,他感觉身子还是弱了些。

为什么会将祭天大典设在帝丘呢?

因为帝丘城外,有一座昆吾台,昆吾台周长五十步,高三丈余,传此台为夏昆吾氏所筑。

昆吾是陆终的长子,史书记载他“名樊,己姓,封于昆吾”,并且相传昆吾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

在大禹治水时,周人始祖后稷负责后勤;夏朝建立之后,周人臣服于夏;周朝建立之后,自称“有夏”。

而这个昆吾氏是比周人更忠于夏朝的一个诸侯,从头至尾对夏族不离不弃,乃至惨遭商汤灭族,分支族人又被纣王攻打,“红颜祸水”妲己就出自该族。

昆吾台上,姬晋庄严肃穆,身上的七章冕服,随风而动。

他就犹如一个天神之子,让台下众人膜拜仰望。

在巫祝的引领下,姬晋做着一个个繁琐复杂的动作。

虽然自大周建立以后,慢慢改变了不信神明的信念,但是却转移到了天地。

天既是神,而天子,便是神之子。

所以,在春秋时期,天灾往往被神化为上天的惩罚。

平王为什么东迁洛邑,名义上是因为犬戎将镐京破坏的太严重了,王室没钱修缮王宫与王城了。

更深层次的是因为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川都干涸。

同时,岐山一带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

这一切的天灾,都被当时的周太史伯阳父神化,认为这是老天对大周降下的灾祸、惩罚。

大周如果不东迁,便有灭亡的征兆。

周平王听后,自然也是极为相信太史伯所说的话。

因为这些灾难一同爆发,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解释,自然归于上天。

待所有的祭天礼仪结束后,诸侯国的国君便开始了结盟礼仪。

结盟之礼,便轮到了晋平公这位诸侯霸主登场了。

“今逆齐无道……望诸君谨遵结盟之约,回国遣派军士,共讨逆齐。”

一番冠冕堂皇的大话后,各国国君便带领着卫队,随从离开了会盟地商丘。

而姬晋也带领着众人向洛邑赶去。

洛邑与商丘的官道上,一辆飞驰而过的戎车,如一艘快舟。

车上之人侵染着血迹,脸上布满了焦急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