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夹镜鸣琴
阿房宫,圆明园,说什么富丽堂皇,说什么奇技淫巧,不过都是民脂民膏罢了。
“我在书里面读过阿房宫的繁华,那时候我在叹息,琼楼玉宇就这样可怜焦土了。后来我听说书先生讲《红楼梦》,听得我是如醉如痴。只可惜这是禁书,最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面描绘的大观园,可是比说书先生讲的还要美轮美奂。里面的缀锦楼,藕香榭,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书里面的描写,我记忆犹新。虽不能看到书中的大观园,然而今日有幸见圆明园一面,便也此生无憾了。”容珍道,“大观园是为了贾元春省亲而建造的,倒也类似于皇家园林了。圆明园的美景,我是万般幸运才得一见,倒也弥补了未能看见书中大观园的遗憾了。”
“我虽然没有读过,但是也曾听说说书先生讲过此书。里面的大观园,本来最开始是为了迎接归宁的贾元春的,最后贾元春将大观园赐给兄弟姊妹们住。不过我只是听了一些片段,因此不甚了解。但是我记得,有一回贾政要试才贾宝玉,于是便叫来名流雅士和贾宝玉一起为大观园的各个景致题名。我就记得有一些牌匾,像是什么‘蘅芷清芬’,还有什么‘怡红快绿’……”祝华庭道,“我读书少,了解的只有这些了。”
“‘怡红快绿’最开始不叫‘怡红快绿’,而叫‘红香绿玉’。这个名字是贾元春改的,据说,‘绿玉’便是‘黛玉’,而贾元春敏锐地察觉到了宝玉与黛玉的感情,黛玉虽才华横溢,然而贾元春对她始终不是那么看好,她更看好的,还是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因此她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只可惜,最后曹雪芹先生只写了八十回,后面的有人续写,但是我没有看过。我不知道最后大观园的结局,但是根据前面的剧情来看,恐怕,这大观园会失去往日的繁华。我就担心,会有一日,圆明园也会失去如今的光彩。”容珍叹气,“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圆明园,我就担心,这会是最后一次。我仰慕沉醉在这里的繁华,可是我心里始终是不安的。我总感觉,就在下一刻,这里就会像大观园一样失去光彩,成为断井颓垣;像阿房宫一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圆明园是我家世世代代参与修筑的,若是圆明园没了,我们这个家族,也便没了活下去的意义了。”祝华庭道,“圆明园就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花费了我们多少的血汗。若是圆明园成为了阿房宫,我便与之化为灰烬!圆明园对我们几代人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都不愿意置身事外。”
“好。”容珍道,“我知道这对你而言很重要,那么,你便要一直保持你对圆明园的专一,这样也算是无愧于祖先的在天之灵。”
“每一次大兴土木都会死去无数能工巧匠,秦朝的长城,隋朝的运河,几千里路死了数不清的人。这些人,我愿称之为工匠。我爷爷是死于修筑圆明园,我父亲也差点儿丧生在忽然坍塌的石柱之下。我的祖辈们,又有几个看到了圆明园的建成?等我加冠了,也要正式投入到圆明园的修筑之中。”
“圆明园还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容珍问。
“我带你去夹镜鸣琴吧。”祝华庭道。
夹镜鸣琴主体建筑是一座横跨水上的重檐四坡攒尖顶桥亭,亭子上挂乾隆御书“夹镜鸣琴”匾额,这里的夹镜是指桥北面的福海与桥南的内湖用桥相“夹”,而鸣琴则是指桥东面山坡上小瀑布跃落,冲激石罅的自鸣。
“很多景观都会取名‘鸣琴’,而这夹镜,实在有趣。”容珍道,“想必这就是李太白所说的‘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吧。”
“乾隆皇帝写过一首御诗,便叫《夹镜鸣琴》。”祝华庭道,“取李青莲两水来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垂丝风里木兰船,拍拍飞凫破渚烟。临渊无意渔人羡,空明水与天。琴心莫说当年。移情远,不在弦,付与成连。”
“皇家的园林之美,哪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家能够想象的。”容珍感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然而无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伯牙便断琴绝弦,此生不复鼓。如此景色,若无欣赏之人,便如伯牙没有知音,千里马没有伯乐了。”
而又见夹镜鸣琴当中有五座匾额,分别是:恩光仁照,西山入画,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每一座匾额,都极其巧妙地勾勒出夹镜鸣琴的景象。
“这是多少工匠才能打造这样的景致!”祝华庭道,“我可以毫不谦虚地称我家世世代代为工匠,我的一个表叔公便是死在这里的。他们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历史会掩盖这一切。无人知晓他们的辛酸,最后不过领着微薄的俸禄勉强养家糊口。施工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儿小意外,可能辛勤全部白费,甚至搭上性命。工部的大人只负责安排,见有人死了,便极其不耐烦地送去一张破草席。或许将来我也是这样的结局,我们整个家族,对一手打造的圆明园,实在又爱又恨。圆明园死伤了多少人,然而,这里却寄托着我们一生的回忆。有的人想进入圆明园,却怎么都进不去;有的人想要逃离圆明园,却怎么都逃不了。当想进来的人进来了,要么便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般循规蹈矩,小心谨慎,要么便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看得眼花缭乱,如同没见过世面一般。而想出去的人,到了真的出去的那一天,反而舍不得这里了——这里实在寄托着太多的回忆了。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也乐在其中。”
望着夹镜鸣琴,祝华庭露出欣慰的表情,对着看不见的墓碑深深致敬。